柴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办法为了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服务,特制定本校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有效的教育科研是教师可持续发展和学校永葆生机活力的保证。
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我校的课题研究以课题为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为宗旨,积极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努力形成敬业奉献的教师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最终使课题研究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发动机。
二、课题研究校级领导机构和学术委员会1.课题研究校级领导小组校级领导机构负责全校各级别课题研究的管理课题立项、组织规划实施、督导考核、组织协调学术交流、结题总结、推广科研成果等事务。
2.学校课题指导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组长:吴永意副组长:陈永勃赵海滨成员:龚安平郑正华马诒超熊良辉刘相沛田昌安兰阳三、课题的确定、申报与立项1.课题确定的基本要求:以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研究方向,突出应用研究,注重基础理论研究,鼓励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着力成果开发与推广研究。
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理念,所有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都可以作为课题来研究,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心理品质等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以教学科研与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落实分层推进,形成国家、省、市、校多级课题网络。
每个学科都要有自己的校级课题,近五年没有市级及以上课题的或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有课题。
立足我校校情,组织各年级本学科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学科的内容特点确定课题,每1-2名教师成立一个课题小组,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研究。
校级课题要符合高效课堂构建的要求,力求实、新、小、精、快,尽量深化、细化、量化,用一学期的时间能够完成,到期末要拿出成果。
2.课题确定的原则:科学性原则:课题指导思想正确,立论依据充分。
创新性原则:课题要在前人或他人未能解决或未能完全解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实用性原则:课题必须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对学校教育改革有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可行性原则: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具体,工作步骤可靠,具有研究所必须的物质条件,组织条件和人员素质条件,能按时完成研究工作。
3.课题的申报申报人:①必须是我校在职教师,具有一年教龄以上的教师。
②必须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课题的实施,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请。
③申请人同时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以往承担的课题必须已按规定结题,未结题者不能申报。
申请人:申报课题时应严格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课题指南和申请书的要求,认真如实填写申请书和课题实施方案,并送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审核。
填写申报表时注意根据充足,学术思想严谨,研究内容和攻关目标明确,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计划切实可行,具备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各项具体条件。
4.课题的评审与立项校级课题的评审和立项程序为:(1)资格审查和分类。
按课题申报人和申请书的要求进行审查,合格者进入初评。
(2)活页初评。
评审组成员依据统一制定的评审指标,对通过资格审查的课题活页论证部分进行初评,课题领导小组综合初评意见,进入会议综合复审。
(3)会议综合复审。
对进入综合复审的课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科组确定本组拟立项课题。
学科组须有应到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能进行复审,出席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
对综合复审通过的拟立项课题,由主审专家填写评审和建议意见,由评审组长签署评审组通过的立项意见。
(4)教研处对各组通过的拟立项课题进行审核、汇总和综合平衡,并提出课题经费资助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批。
(5)课题领导小组对拟立项课题和资助金额行使最终审批权。
科研课题的立项是课题申报、评审工作的终结环节,标志着申请的课题得到通过,可以开始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
学校鼓励课题研究,对于课题立项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四、课题的管理1.课题组成员要定期开展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指导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研究专题研讨。
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评析”为重点的研讨活动。
针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施水平。
3.课题研究工作学期小结。
各课题研究组成员要坚持写课题研究小结,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功做法和体会、理论学习体会、课题研究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本材料,供集体研究、交流和存档,及时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下阶段研究作准备。
4、教育科研课题定期督导检查。
为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的指导与管理,保证课题的研究进度与质量,以发现、总结、调整改进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学校课题领导小组每学期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①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阶段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进度、阶段成果、课题材料档案袋、课题研究中的主要困难与存在的问题等。
②检查的方式是由教导处定期组织召开课题进展情况通报会。
③每学期末对校级课题进行期末检查评价,对完成情况良好的要予以奖励;完成情况不好的,将限期整改。
5.建立课题材料档案袋:课题组资料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主要有三类资料序列:课题管理、过程性研究资料、培训学习资料。
主要包含下列资料:①计划性资料(总体方案,实施计划,阶段性计划);②基础性资料(背景材料,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分析,教师基本情况分析);③过程性资料(方案,研究观察记录等);④专题性资料(专题讲座、报告、研讨,论文,照片,录像等);⑤效果性资料(个案变化、群体变化资料,检测统计成绩和试卷,获奖发表的作品等);⑥终结性资料(研究论文)。
要注意体现真实、正确、完整、系统,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申报书、开题报告、研究方案、实施计划、教案、个案、调查、测试、总结、汇报、音像资料、试卷、学生的有关情况、活动记录等等,均应存档。
特别要注意保存原始资料,对课题实施情况应作好记录,并备有课题研究大事记。
6.课题研究奖励。
有立项的课题组组,绩效考核考核视情况加分;每学期末由教导处组织检查评价,课题研究完成情况良好的予以奖励;在评聘、晋级考核中予以加分并在评先评优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7.课题主持人职责:课题主持人是课题研究的具体组织者,课题实验的常规工作均由主持人负责:①课题主持人接到立项批准通知后,确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准备开题材料,以及本课题组阶段性的计划。
②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业务知识和教育理论,要提前确定学习内容及中心发言人。
③关心课题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团结并督促课题组教师共同搞好研究工作,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
④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上研究课,研究课前认真抓好集体备课工作,课后组织有关人员集体评议,并做好记录。
⑤自己带头并发动教师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写教学教研论文。
⑥负责收集本课题组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各种数据资料等,定期向学校汇报。
⑦负责对本课题组教师进行考勤、考评、考核,实事求是地向学校推荐优秀科研成果,以及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⑧在总体上调控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保证课题有序高效地开展。
负责向本课题组教师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⑨学期末递交阶段总结及相关论文和资料;完成课题中期、最终成果的整理工作。
⑩负责课题研究的结题资料和协助成果的推广。
8.课题研究人员职责①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
②按时参加课题组活动,明确阶段研究计划,勇于探索,自觉按计划进行课题实验研究,按时完成各阶段实验任务。
③收集、整理、保存课题实验的有关资料、数据。
④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与课题相关论文或总结,每月有一篇优秀教案,双周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
⑤积极参与调查研究,认真书写调查报告。
重视典型个案的发展和跟踪及材料的积累。
⑥在公开课教学中,从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都要体现对课题研究的目标。
⑦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意识。
⑧积极向全校教师进行宣传课题研究成果。
⑨要将研究深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⑩期末认真做好阶段性总结。
9. 课题的鉴定与结题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均需按要求进行成果鉴定。
课题主持人认真填写课题结题申请书,准备好充实的资料接受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
校级课题成果鉴定要求:(1)校级课题由学校聘请与课题相关专家鉴定。
(2)课题组提供的鉴定材料,应包括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研究工作总结及《课题申请•评审书》复印件。
(3)鉴定专家在认真通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达到的目标,实事求是地对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
由鉴定组确定是否通过鉴定,并填写鉴定书。
(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免于鉴定:①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评奖;②成果提出的主要结论被(地级)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明确吸收采纳;③成果在国家权威刊物发表10.成果的宣传、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研究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二是通过研究获得应用性成果,直接指导教育教学。
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重要学术意义的成果要及时摘报各级教育决策部门,或向教育界广泛宣传;要不定期召开课题成果报告会,发布研究成果信息,组织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或学术研讨,促进成果的应用推广,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的作用。
五、关于优秀校级课题的评选及奖励学校将邀请有关专家,对校级课题进行每学期一度的评比,评选出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10%、二等奖15%、三等奖25%,分别给予500元、400元、300元的奖励。
在国、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结题课题给予800元、700元、500、300元的奖励。
对于研究价值高、起引领作用、值得大范围推广、且预期成果丰富的课题,科研处将优先向上级推荐,助其升级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