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路习题2014-6-18一、填充题:1.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是有 电源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三个基本组成2. 电压源模型由理想电压源与电阻的 串联 来表示。
电流源模型由理想电流源与电阻的 并联 来表示。
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表明:在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 代数和 恒等于 0 ,用公式表示为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表明: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各支路电压的 代数和 恒等于0 ,用公式表示为 。
4. 已知u=310Sin(314t+30°) V ,则其频率 50 、有效值 220 、相位 314t+310 、初相位 π/6 、角频率 2πf 314弧度/秒 、周期 0.02 。
5. 正弦电量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频率 、 幅值 、 初相位 。
已知u =102Sin(3140t+45º)(V),则其频率 、有效值 、相位 、初相位 、角频率 、周期 。
6. 已知正弦电流i 的有效值I =10A ,初相Φ=30°,则其电流有效值相量的指数 为: 10ej30 ;极坐标式为: ;直角坐标式为: 。
7. 在图示平面电路中有 个节点,有 条支路,有 个网孔。
8. 杂质半导体可分为 N 、 P ,它们主要靠 、 导电。
9. 当有电场力作用时,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将产生运动,称为 运动;半导体中载流子由于浓度差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 运动。
10. 二极管的核心是一个 ;由于二极管具有 性,因此利用它可以进行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这样的电路叫 电路。
14. 为了实现半导体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必须给半导体三极管的 结加正向偏置, 结加反向偏置。
11. 在N 型半导体中,电子载流子的浓度 于空穴载流子的浓度。
在P 2型半导体中,电子载流子的浓度于空穴载流子的浓度。
12.半导体二极管具有:特性。
(半导体二极管在整流电路中,主要是利用其。
)13.半导体三极管通常可能处于、、三种工作状态。
14.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时,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不完全一致称为波形。
15.图解分析法是利用三极管的、和通过作图来分析放大器工作状态的方法。
16.已知一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三脚A、B、C的电位为4V、3.3V、8V,该三极管发射极是、基极是、集电极是,它的基体材料是,它的型号是。
17.已知一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三脚A、B、C的电位为9V、4.35V、5V,该三极管发射极是、基极是、集电极是,它的基体材料是,它的型号是。
18.已知一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三脚A、B、C的电位为6.5V、3.3V、3V,该三极管发射极是、基极是、集电极是,它的基体材料是,它的型号是。
19.已知一PNP型硅半导体三极管三脚电压Ue=8.75V、Ub=8V、Uc=4.45V,这三极管工作在状态。
20.差动放大器对共模输入信号放大作用。
21.R、L、C 谐振时,总阻抗最大,最大。
谐振频率f0= ;品质因数Q=22.R、L、C 谐振时,总阻抗最小,最大。
谐振频率f0= ;品质因数Q=23.在R、L、C串联交流电路中,产生谐振的条件是,谐振频率为f0= ,谐振时电路呈性。
24.集成运算放大器可实现加、减、、、运算。
25.若一个实际电压源的开路电压为U o=10V,其短路电流I s=30A,则该电源的电动势为:;内阻为。
26.(若一个实际电流源的开路电压为U o=20V,其短路电流I s=20A,则该电流源的电流为;内阻为。
)27.换路定律指出:动态电路在换路瞬间,电容元件的不能跃变,电感元件的不能跃变。
用公式表示为和,但流过电容的电流和电感两端的电压是可以跃变的。
28.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组态是:、、、。
29.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Uces约为,当工作在截止区时Ic约为。
30.差动放大电路对模信号无放大作用,只对模信号才起放大作用。
差动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常用来衡量。
31.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主要有:、、 、 。
32. 负反馈能 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但输入一个失真的信号,通过负反馈放大电路后 得到改善。
33.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1>>∙∙F A ,称为 ,则有f A ∙≈ 。
34.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反相比例电路是 电压 并联负反馈。
35. 一阶电路过渡过程中电路的电压(电流)随时间而变的一般形式(俗称三要素法)为: 。
36. 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 、 、 。
37. 在电压有效值U 、电流有效值I 和功率因素角为φ的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为P= ,无功功率Q= 。
视在功率S= 。
(电压有效值U 、电流有效值I 的乘积称为 功率。
电压有效值U 、电流有效值I 与功率因素的乘积称为 功率。
无功功率Q= 。
)38. 理想的运算放大器具有下列持性 、 、 、 。
39. 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方程是 。
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方程是 。
40. 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组合可能有 、 、 和 。
41. 放大器又称射极跟随器(射极输出器)。
42. 在使用叠加原理时,当某一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独立源应为零值,即独立 电压源用 代替;独立电流源用_______________代替。
43. 共射放大器的信号由 极输入, 输出,共用 。
44. 射极输出器的信号由 极输入, 输出,共用 。
45. 共基放大器的信号由 极输入, 输出,共用 。
46. 判断引入的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可以采用 法。
47. 一个40K Ω,10W 的电阻,使用时至多能容许流过电流为 。
48.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N ,就其端口来看,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并联电阻组合。
电流源的电流等于该网络N 的短路电流I s ;并联电阻R 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为零值时所得网络N 0的等效电阻R 。
这就是 定理。
49. 在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端电压在相位上 于电流90°。
50. 差动放大器对输入的 信号具有放大作用。
51. 负反馈放大电路,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变大,输出电阻R o变小。
52. 画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时,将__ _视为开路;画交流通路时,将_ 和__ ___视为短路。
二、选择题:1. 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应采用放大器。
A、直接耦合B、阻容耦合C、变压器耦合D、其它耦合2. 放大交流信号应采用放大器。
A、阻容耦合B、直接耦合C、变压器耦合D、ABC都可以3. 放大器若要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正反馈C、电流并联负反馈D、电流串联负反馈4. 放大器若要稳定输出电压,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
A、电流串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正反馈C、电流并联负反馈D、电压串联负反馈5. 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使放大器。
A、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增大B、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增大C、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减小D、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6. 共射放大器的信号由输出。
A、基极输入,集电极B、基极输入,射极C、集电极输入,基极D、射极输入,集电极7. 射极输出器的信号由输出。
A、基极输入,集电极B、基极输入,射极C、集电极输入,基极D、射极输入,集电极8. 共基放大器的信号由输出。
A、基极输入,集电极B、基极输入,射极C、集电极输入,基极D、射极输入,集电极9. 要使放大器的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需要。
A、发射结正向偏置且集电结反向偏置B、发射结反向偏置且集电结正向偏置C、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向偏置D、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向偏置10. 放大器的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的主要特征是。
A、发射结正向偏置且集电结反向偏置B、发射结反向偏置且集电结正向偏置C、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向偏置D、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向偏置11. 放大器的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主要特征是。
A、发射结正向偏置且集电结反向偏置B、发射结反向偏置且集电结正向偏置C、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向偏置D、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向偏置12. 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方程是。
A、A f=1+AFB、A f=A/(1+AF)C、A f=AFD、A f=A13. 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方程是。
A、A f=1+AFB、A f=A/(1+AF)C、A f=AFD、A f=1/F14. 差动放大电路是为了而设置的。
A、稳定电压放大倍数B、增加带负载能力C、抑制零点漂移D、展宽频带15.线性含源二端网络N,就其端口来看,可以等效为一个实际的电压源。
电压源的电压U0等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串联电阻R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为零值时所得网络N0的等效电阻。
这就是定理。
A、戴维南B、诺顿C、基尔霍夫D、叠加16. 线性含源单口网络N,就其端口来看,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并联电阻组合。
电流源的电流等于该网络N的短路电流is;并联电阻R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为零值时所得网络N0的等效电阻。
这就是定理。
A、戴维南B、诺顿C、基尔霍夫D、叠加17. 一个40KΩ,10W的电阻,使用时至多能容许流过电流为。
A、14.8mAB、15.8mAC、14.8AD、18.8mA18. 在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的端电压在相位上。
A、超前电流90°B、落后电流90°C、与电流同相位D、不确定19. 在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端电压在相位上于电流90°。
A、超前B、落后C、相等D、不确定20. 在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端电压在相位上于电流90°。
A、超前B、落后C、相等D、不确定21. 在多个电源共存的线性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或电压)等于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在相应支路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这就是。
A、戴维南定理B、诺顿定理C、基尔霍夫定理D、叠加定理21.22. 一个1KΩ,10W的电阻,使用时至多能容许流过电流为。
A、0.1mAB、1mAC、1AD、0.1A23.若要使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状态,应引入。
A、负反馈B、正反馈C、无反馈D、降低电源24.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为了而设置的。
A、信号工作在最佳线性区B、增加带负载能力C、抑制零点漂移D、展宽频带25.任意一个,就其端口来看,都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
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串联电阻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不起作用时所得网络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
A、有源线性二端网络B、有源线性网络C、线性二端网络D、二端网络26.在含有多个电源的中,某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这就是叠加定理。
A、线性电路B、非线性电路C、任意电路D、交流电路三、分析计算题(要求写出分析或计算全过程,否则不给分)1、图中,已知:R B1=10K Ω,R B2=2.5K Ω,R C =2K Ω,R E =750Ω,R L =1.5K Ω,β=150,E C =+15V ,三极管T 为Si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