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电路基础A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A答案

03040038《计算机电路基础》 A 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充题:(每格1分,共30分)
1. 已知u=3Sin(314t+30°) V ,则其频率 50HZ
、有效值、相位 314t+30° 、
初相位 30° 、角频率 314rad/s 、周期 0.02秒 。

2. 杂质半导体可分为 P 型半导体 、 N 型半导体 ,它们主要靠 空穴 、 电子 导电。

3. 半导体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或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 特性。

4.
已知一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三脚A 、B 、C 的电位为4V 、3.3V 、8V ,
该三极管发射极是 B 、基极是 A 、集电极是 C ,它的基体材料是 硅 ,它的型号是 NPN 。

5.
差动放大器对共模输入信号 没有(或无) 放大作用。

6. R 、L 、C 并联 谐振时,总阻抗最大,电压最大。

7. 集成运算放大器可实现加、减、 比例(或积分、微分) 运算。

8. 若一个实际电压源的开路电压为U o =10V ,其短路电流I s =30A ,则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10V ;内阻为 1/3 欧姆 。

9.
换路定律指出:动态电路在换路瞬间,电容元件的 电压 不能跃变,电感元件的 电流 不能跃变。

用公式表示为 u c(0+)=u c(0-) 和 i L(0+)=i L(0-) ,但流过电容v 的电流和电感两端的电压是可以跃变的。

10. 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组态是: 电压串联负反馈 、 电压并联负反馈 、 电流串联负反
馈 、 电流并联负反馈 。

11. 电压有效值U 和电流有效值I 的乘积称为 视在 功率。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D 3.B 4.A 5.B 6.C 7.B 8.B 9.B 10.D
三、解:
①静态工作点
)
2(3750
3.2210
5.2105.2//,35.125.2212
12分 mA R U U I I k R R R V E R R R E U e
BE
B EQ CQ B B B
C B B B C B ≈=
-=
≈Ω
=+⨯=
==⨯=+⋅=
)
1(75.6)75.02(315)()
1(20分分 V R R I U U A I I C E CQ CEQ CEQ CQ
BQ =+-=+-≈==
μβ
②微变等效电路如下图。

(3)
)
③电压放大倍数be
L
r R Au
'
β-
=,其中:Ω
≈+=k r be 6.13
26*
151300,
Ω===K K K R R R L C L 86.05.1//2//'
所以81
6
.186
.0150'
-=⨯-
=-
=be
L
r R Au β ……(4分)
输入电阻Ω===K K K r R r be b i 889.06.1//2// ……(2分) 输出电阻Ω==K R r C O 2……(2分)
四、波形图:
(上半波3分,下半波3分)
五、解:
U AB =Us*R3/(R1+R3)-Us*R4/(R2+R4)=12*2/3-12*2/6=8-4=4V …………(2分)
Ro=R1//R3+R4//R2=1//2+4//2=2Ω (2)
)
六、解: 用叠加原理
(1) Us 单独作用时:
I R2’=-Us/(R 1+R 2)…………(3分) (2)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R2’’=Is*(R 1/(R 1+R 2)) …………(3分)
(3) 所以I R2=I R2’+I R2’’=(Is*R 1-Us)/(R 1+R 2) ……(2分)
七、解:
U 01=(1+R3/R1)*Ui1=(1+200/200)*0.1=0.2V …………(3分)
U 0=Ui2*R7/(R5+R7)*(1+R6/R4)-U01*(R6/R4) …………(2分) =0.5*50/(100+50)*(1+100/50)-0.2*100/50 =0.5-0.4= 0.1V …………(3分)
…………(2分)
八、解:用三要素法
根据换路定则:Uc(0+)=Uc(0-)=0…………(1分)
i1(0+)= Us/(R3//R2+R1)=30/(5//10+10)=2.25(mA)………(1分)
i2(0+)=2.25*R3/(R3+R2)=2.25*5/15=0.75(mA)…………(1分)
i1(∞)= i2(∞)=Us/(R1+R2)=30/(10+10)=1.5(mA)…………(1分)
τ=(R1//R2+R3)*C=(10//10+5)*103*5 *10-6=0.05S…(2分)
i1(t)= i1(∞)+( i1(0+)- i1(∞))*e- t /τ=1.5+(2.25-1.5) *e—20t
=1.5+0.75*e—20 t(mA)…………(2分)
i2(t)= i2(∞)+( i2(0+)- i2(∞))*e- t /τ=1.5+(0.75-1.5) *e—20t
=1.5-0.75*e—20 t(mA)…………(2分)
九、解:
①Z1:电压电流同相,所以该元件是纯电阻;…………(1分)
Z2:电压超前电流90°,所以该元件是纯电感;…………(1分)
Z3:电流超前电压90°,所以该元件是纯电容。

(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