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自考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民间文学半期考试题一、单项选择1、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一般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A、审美价值高B、教育意义大C、认识价值深刻D、直接参与人民生活2、"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

"是()A、成语B、谚语C、歇后语D、谜语3、《赵州桥》是一则()传说。

A、人物B、史事C、风物D、技艺4、《虎门烧烟》是一则()传说。

A、人物B、史事C、风物D、技艺5、第一次使用"童话"一词的人是()A、阿尔奈B、瞿秋白C、山东京传D、庄子6、郭沫若指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

"他"指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7、流传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本菲B、库仑父子C、格林D、胡适8、《粤风》的编者是()A、屈大均B、冯梦龙C、李调元D、黄遵宪9"米筛筛米壳在心,嘱妹恋郎要真心,莫学米筛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这首民歌用的是()手法。

A、双关B、托物起兴C、比喻D、白描10、"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

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

"这首客家山歌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兴B、借喻C、双关D、叠韵11、谜语一则:"多多多多"(打二民间节目,谜底:七夕,除夕)。

这则谜语的败笔是()。

A、浅露B、底面相犯C、谜面不成文D、闲字无着落12、谜语一则:月巴(打一城市名,谜底:合肥)。

这则谜语的主要毛病是()A、谜面不成文B、扣合不紧C、底面相犯D、浅露二、多项选择题 13、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范围界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作者的范围扩大了B、民间文学概念发生变化C、作品的内容,已经不是确定民间文学的重要条件D、流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E、体裁发生了变化14、郭沫若同志说过,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A、神话B、民间文艺C、作家文学D、童话E、经过加工的民间文学15、民间文学单项整理的内容有()A、改换过于偏僻懂得方言方语B、规整词句C、增饰文采D、删节封建迷信思想,神仙鬼怪等E、删去不必要的重复16、民间文学艺术特色主要是()A、倾向性鲜明B、体式和章法较稳定C、修辞手法灵活多样D、常用拟人法及托物言志E、结构完整,线索清楚三、填空题17、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18、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_________有机组成部分。

19、列宁指出,民间文学是______的重要材料。

20、毛泽东亲自起草的______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1、原始社会没有文字,也就没有______和_______的差别。

22、人类学派的理论,对我国学者______ 、_________ 、______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3、保存我国古代神话资料较多的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

24、,召树屯》是_______族长诗。

25、《毛诗故训传》说:"曲合乐曰_______徒歌曰_________。

"26、〈钟九闹漕〉又名________,是_____族民间叙事诗。

27、我国蜚声世界的三部少数民族史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大学是我国民俗学的发祥地,她于1927年创办了______-〈刊物〉,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

民间文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民间文学作品按体裁粗分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即______________、民间诗歌、民间曲艺和民间戏曲。

2、民间文学有三大社会价值,即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__________。

3、有的民间故事在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度中都有同一类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4、歌谣是人民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短篇韵文作品。

5、谜语按内容可以分为物迷、事迷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

6、民间长诗是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的长篇诗歌创作,包括抒情长诗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7、快书、快板是以说_____________进行表演的曲艺形式。

8、民间小戏在北方多称为秧歌戏,在南方多称为_________________。

9、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应贯彻全面搜集、忠实记录和_____________这三大原则。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民间文学是最古老的文学,又是最有群众性的文学。

()2、通过洪水传说,可推想远古婚姻制度的某些特点。

()3、《狼外婆》的故事,属于传统民间童话中的魔法故事。

()4、强烈的喜剧性是笑话的特色。

()5、“小白菜,地里黄,三岁两岁死了娘”。

这首民歌的开头用的是比喻手法。

()6、对答性的山歌一般称为“盘歌”。

()7、相声主要依靠运用“包袱儿”制造喜剧效果,“包袱儿”是相声的唯一艺术手法。

()8、《走西口》、《凤阳花鼓》等民间小戏的主题是:反对封建婚姻,要求恋爱自由。

()9、《古谣谚》、《历代笑话集》等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某种体裁作品的总集。

()10、楚剧是在莲花落和东北蹦蹦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不识字的作家》一文中,对民间文学作过非常精辟而全面的论述的作家是()。

A.鲁迅B.郭沫若C.茅盾D.巴金2、蒙古族有种民歌叫“安代”(又译为“安达”),是为()而演唱的。

A.风调雨顺B.六畜兴旺C.战胜疾病D.爱情幸福3、“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是谚语中的()。

A.政治谚语B.劳动谚语C.道德谚语D.科学谚语4、“四面四堵墙,当中一根梁,一宅分两院,关猪不关羊。

”(算盘)这则谜语的结构手法()。

A.矛盾法B.比喻法C.拟人法D.谐音法5、山东的“沂蒙山小调”、安徽的“凤阳花鼓”、甘肃的“刮地风”等都是()。

A.民间小调B.山歌C.信天游D.花儿6、女娲造人的童话,最先见于()。

A.《楚辞·天问》B.《淮南子》C.《三五历纪》D.《风俗通》7、鲁班的故事属于()。

A.神话B.民间传说C.民间故事D.民间笑话8、阿凡提笑话,是()家喻户晓的优秀笑话。

A.藏族B.回族C.蒙古族D.维吾尔族9、中国历次文学创作的高潮都和民间文学有深刻的渊源关系,明清小说同(),相互之间就存在这种关系。

A.两汉乐府B.六朝歌谣C.五代以来的词曲D.两宋以来的说唱10、“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是由()发起的。

A.北京大学B.中山大学C.清华大学D.武汉大学四、双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越剧六十年前还是浙江嵊县西乡的一种民间小戏,原来叫()。

A.的笃戏B.落子C.小歌戏D.蹦蹦戏E.花鼓戏2、评书又称()。

A.快书B.评话C.说书D.琴书E.弹词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则歇后语采用的艺术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谐音E.对仗4、旧时代抒情长诗以悲歌为多,如()。

A.《妈妈的女儿》B.《铁牧牛》C.《流沙河之歌》D.《我的么表妹》E.《傣家人之歌》5、诗人李季与闻捷吸取了民歌的丰富营养,分别写出了优秀诗歌()。

A.《漳河水》B.《王贵与李香香》C.《回延安》D.《天山牧歌》E.《死不着》6、《蛇郎》和《石榴》这两个故事,分别表现家庭人伦关系中的()。

A.父子关系B.婆媳关系C.姐妹关系D.兄弟关系E.母女关系7、地方传说是民间传说的一种,属地方传说的是()。

A.《玉龙山和金沙江》B.《青稞种子的来历》C.《马头琴》D.《白菜王》E.《望娘滩》8、傣族有一类长诗,是描写爱情政治主题的,如()。

A.《重缝调》B.《召树屯》C.《生产调》D.《娥并与桑洛》E.《葫芦信》9、下列长诗,属于史诗的有()。

A.《游悲》B.《阿诗玛》C.《格萨尔王传》D.《重逢调》E.《玛纳斯》10、创作鼓词“子弟书”最著名的有“东韵”子弟书作家和“西韵”子弟书作家,他们是()。

A.贾凫西B.归庄C.杨慎D.罗松窗E.韩小窗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名间文学2、民间文学的口头性3、谚语4、史诗5、民间小戏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民间文学的主要标志有哪些?2、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人民自己的“百科全书”?3、民间故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4、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谈谈传统民间童话的艺术特色。

2、谈谈民间文学资料的整理。

五、简答题(附简答举例)1.怎样衡量民间文学的人民性的特点?(见教材P.8)2.为什么说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的特点?(见教材P.9)3.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见教材P.12)4.什么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为什么会形成变异性? (见教材P.15__16)5.简析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见教材P.75__77)6.汉族有没有创世史诗?为什么?(见教材P.192)7.简要说明我国民间歌谣的特征。

(见教材P.232__234)8.谚语有什么特点?(见教材P.250__-251)9.什么是相声?相声有什么特点?(见教材P.279、281)10.什么是道具戏?傩戏有什么特点?(见教材P.313__314)简答举例:1.我们衡量人民性的标准,首先要看作品的题材内容是否提出人民所关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是否反映出人民的疾苦,人民的心理、希望和期待;其次要看作者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现实,是否站在人民的立场来阐明问题;再次是要看作品的艺术形式是否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是否具备鲜明的艺术力量。

是者就是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否者则不是。

当然不是说每篇作品都要同时具备上面的所有条件,部分具有的,也应该是有人民性的作品。

(仅供参考,下同)3.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两方面:创作过程的集体完成和演唱过程的集体加工。

前者是说其作者并非某一个人,而常常是劳动者集体。

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民歌民谣往往没有作者,正是这种集体性的体现。

而后者是说,民间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某主题的作品常常是在内容、情节、人物方面有些改动,传播者常把自己的部分创作增加进去。

这就形成了同一故事、民歌等有不同的版本。

5.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有:一、体裁上的影响。

各种文学体裁大都来自民间。

作家往往首先是借助于民间文学的体裁进行创作,然后使这一体裁在文坛确立。

所以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已有。

”(《鲁迅书信集》)二、艺术手法的影响。

文人创作有许多艺术手法正是吸取民间文学艺术手法,加以发扬光大。

如《诗经》民歌的赋、比、兴手法为历代文人所吸取,成为我国诗歌传统的艺术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