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认识
淮滨县台头乡启明学校周佳
摘要: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一直是令很多数学教师头疼的问题,有些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家长、老师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习信心越来越足,成绩就会越来越好;相反,有些学生基础较差,主观上不努力,家长、老师又缺少适当的关心,导致他们产生厌学心理,成绩越来越差。
面对着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现象,作为一名小学英数学教师,我认为学生学习的信心应该成为我们攻略的突破点,同时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学生的现状,成功实施教学。
关键词:两极分化自信心数学
纵观自己几年的教学实际,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突显,并且年级越高,分化差距越来越大。
尤其是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这使我们许多教师感到担忧,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自己的实际教学分析几点原因和对策。
一、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1、新旧教材的变化。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死记硬背的内容少了许多,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感悟的东西多了,通过思维逻辑判断的内容多了。
比如,新教材取消了各种数量关系的总结,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相应类型的由易到难的训练让学生去感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替代了四则运算各部分关系的运用;六年级求“单位1”问题的解答,取消了用算式解答的方法,替代的是用方程解答等。
新课标的教材对有些内容进行了删、添,对有些教材内容及顺序进行了重新组织和编排。
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作出改变。
思维灵活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对于理解能力欠缺、基础知识不好学生很难适应,势必造成学习数学的两极分化的现象。
2、学生的智力因素
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可以看出,学生入校时本来都是白纸一张,但由于受智商的影响,一年级就已经表现出学生学习的差异,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随着知识由直观思维往抽象思维的转化,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成绩一直不理想,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缺乏,加上学生习惯的差异,都是造
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
3、学生的心理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
这时的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上课不积极主动发言,没有勇气或者怕大错被人取笑,这种少开口、少出错的心理占据了很大部分。
长此以往,课堂就缺乏竞争氛围、合作意识,学生思维缓慢,学习懒散。
特别是学习动机不明确,无上进心及竞争意识的部分学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使他们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4、家长的不关心、不重视。
在农村的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不重视,有的甚至置之不理,他们认为学习那是老师的事情,我们不识几个字,怎么给孩子辅导呢?还有部分家长忙于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
而在家里这个引导者就是家长。
家长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当然家长在处事中还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太专制,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多和他们沟通,交流,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减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
那些学习跟不上,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时常会出现与老师对立的言行。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他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研究科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老师争论,这样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因此,愉快、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温暖友爱的班级氛围,最有利于学生学习。
(2)调动学生思维参与,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跟着提高。
记得前几天听过的《年、月、日》这堂课,教师在解决一年有几个月和每个月分别有几天这几个知识点之后,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之前我们讲的这些知识(手指着板书)你有什么疑问吗?我猜想教师接下来肯定要解决2月这个特殊月的问题了,那还了得,老师给的范围这么大,学生肯定会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
如:为什么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为什么一年要365或366天呢?等等,但是就不会提到教师所预设的问题的,没想到问题抛出之后,第一个学生站起来之后一针见血地说“为什么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呢?”这个问题真是提得好啊,他一眼就看出2月的特殊,这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这个问题不但让这个环节自然地过渡到解释2月的特殊性上,还激起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兴趣,因为这个问题是他们自己的疑问,是在解决自己的困惑。
教师的这一问题真是一举两得啊,巧妙!
(3)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一部分后进生在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正在教学中,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要靠他们主动地思维去获取。
(4)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双方所获得的信息。
一天中,学生在校的时间占了大部分,因此家长很有必要了解他的孩子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这包括学习、思想、生活等等方面的信息,一些不良的行为或者习惯也能被及时纠正或者制止。
作为老师从家长所提供的信息中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从而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建立他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总之,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和做法,只要我们坦诚交流,主动请教,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本学期班级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现象会逐渐消灭。
三、主要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2、《我教小学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
3、《有效学习的策略和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