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调查

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调查

“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状调查问卷及分析
同学们,为了了解谢家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现状,加强培养我校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特制定了本调查问卷。

本调查在于了解你对数学课堂学习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情况的调查,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求真实,调查与你的任何学习成绩都无关联,调查不公开,我们承诺不会给您带来任何不良的影响和后果,调查结果主要用于本课题的研究。

本调查题设单项选择题,请在您选择答案前的序号上打上“√”。

一、基本情况调查
1、您的姓名:
2、您的性别:
A:男;B:女
3、您的父亲或母亲:
A:不在家;B:偶尔在家;C:在家
4、您在班级里担任职务:
A:一般学生;B:班长;C:班级委员;D:其他职务
5、您上学期平时数学成绩:
A:优(90分以上);B:良(80到89分);C:中(60到79);D:差(60分以下)
6、您本学期平时数学成绩:
A:优(90分以上);B:良(80到89分);C:中(60到79);D:差(60分以下)
7、您的家长文化程度:
A:本科以上;B:大专;C:高中;D:初中以下
8、您的家长工作情况:
A:务农;B:企事业单位;C:政府机关;D:其它职业
9、家长关心你的数学学习成绩:
A:关心;B:不关心;C:有时关心有时不关心
10、在家数学学习过程中,家长给予指导情况:
A:指导;B:不指导;C:有时指导有时不指导
11、家长对数学兴趣情况:
A:有兴趣;B:根本没有兴趣;C:有时有、有时没有
12.
二、数学学习两级分化成因的现状调查
1、对于数学学习信心:
A:有信心;B:学习信心时有时无的;C:没有信心的
2、抄数学作业情况:
A:经常性拿成绩好的学生那里抄作业;B:偶尔从成绩好的学生那里抄作业的;C:从来没有抄同学作业
3、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发言调查:
A:发言积极;B:有时有发言;C:很少发言
4、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对我的关注:
A:老师经常关注我,指导我的练习;B:老师很少关注我,指导我的练习;C:老师没有关注我,没有指导我的练习
5、对独立完成数学课堂练习:
A:一堂数学上好后,我能够独立并很顺利完成课堂练习;B:我有时能,有时不能顺利完成;C:我无法完成课堂练习
6、对数学基础知识学习:
A:感觉很容易;B:感觉一般;C:感觉有困难
7、对数学拓展知识学习:
A:感觉很容易;B:感觉一般;C:感觉有困难
8、上数学课前有预习习惯的情况调查
A:有预习习惯;B:有时会,有时不会;C:没有预习
9、在上课时认真听讲情况的调查
A:在上课时有认真听讲;B:在上课听讲时,有时会开小差;
C:在上课时根本不认真听讲。

10、对于在回家学习过程中,遇到数学题目不会做时的调查:
A:立即打电话问教师;B:会打电话问自己的同学;
C:对不会做的题目就不做了
“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就是试图通过针对我校3—6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成因有系统的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做仔细认真的分析研究,以便找到适合绝大部分学生学好数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向更高一层发展,同时也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建议。

为此我设计了本课题的调查和研究。

二、调查方法:
1、本次调查方法采取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调查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达到100%。

2、本调查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方式,以调查统计分析,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得出相应的参数和理论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三、调查结果:
(一)、学校里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及分析
从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中可获悉,本校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基本情况不尽人意,两级分化比较严重,让人担忧。

首先,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平时的数学成绩在中等以下偏多,优良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少,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处在中游和下游;其次农村学生家长对于自己子女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也从来不对子女数学学习作指导;再次,就是农村学生的家长不但文化程度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只占极少一部分,及大部分家长都是初中以下学历,而且所从事的工作以务农为主,很少有事业、机关职务的。

我们知道家长知识水平的高低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一系列方面都存在问题,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养成,从而不可避免导致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局面。

(二)、两级分化成因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信心、抄数学作业、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发言、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对我的关注、对独立完成数学课堂练习、对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对数学拓展知识学习、上数学课前有预习习惯的情况、上课时认真听讲情况、对于在回家学习过程中,遇到数学题目不会做时“等10项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1、有较多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没有树立足够的信心,目标、方向以及学习状态都还没有进入。

2、课堂知识不能很好消化、运用,只能借助于别人的“帮助”,且这类学生还占大多数,导致课堂的听课效率不高,接受知识能力欠缺,课堂训练水平低下,数学学习两级分化的现象就形成了。

3、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不能积极和老师进行交流,极大的影响了课堂良好的接受效果,不是形成教学相长,而是形成了教学两张皮。

4、课堂训练时独立完成的人不多,及大部分都无法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久而久之,不能独立完成者,数学学习成绩就明显下降,而每次能够独立完成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就自然进步快,这样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分化就越来越严重。

5、当题目做不来时,只有极个别学生打电话问老师,而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打电话去问问题,做不来又不主动问,那么日积月累,成绩自然而然下降,数学两级分化现象也就自然形成。

6、课前预习存在明显缺陷,几乎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有的则从来不曾有过要预习的想法,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村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听课效率不高,这也是导致两极分化的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四、形成原因分析
1、农村学生普遍对于数学重视程度不够、信心不足,兴趣不高,学习意志薄弱。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缺失。

3、现在学业负担重,数学认知结构缺乏。

4、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教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5、没有明确的数学学习动机。

6、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不高。

五、解决对策
1、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信心。

信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信心,就会形成求知欲,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2、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水平差异。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的活动过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教法,其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打击了学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新课标的练习设计不仅具有层次性、多样性、科学性,而且要针对信息量,思维量和深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3、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一部分后进生在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正在教学中,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要靠他们主动地思维去获取。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

那些学习跟不上,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时常会出现与老师对立的言行。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他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研究科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老师争论,这样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因此,愉快、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温暖友爱的班级氛围,最有利于学生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