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复习课程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复习课程
第二章 园林的生成期
主讲:黄俊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生成期即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 成长的时期
❖ 这时期的园林发展虽然尚处在比较幼稚的初 级阶段,园林的发展极慢,但经历了奴隶社 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出奇的一千二百多年的漫 长岁月,相当于殷、周、秦、汉四个朝代 (BC11世纪——AD220年)
学习重点
❖ 历史背景与发展状况 ❖ 总体特征 ❖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 殷周时期 ❖ 秦朝时期 ❖ 西汉皇家园林 ❖ 东汉皇家园林
逐步实现其“大咸阳规划”,以及近畿、关中地 区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宫苑—皇家园林建设,参 照天空星象组成以咸阳宫为中心、具有南北中轴 线的庞大宫苑集群
秦始皇晚年,经营了阿房宫,代替信宫作为上林 苑中心,作为“大咸阳规划”的一部分
秦始皇
秦咸阳
阿 房 宫
是皇帝日常起居、视事、朝会、 庆典的场所,相当于一个政治 中心
❖ 建筑与其他三个造园要素并无密切关系,园林总体 规划比较粗放,谈不上设计经营
❖ 审美意识尚处于低层次,造园活动并未达到艺术创 作的境地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一. 园林的源头(物质因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公 元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囿
殷代的帝王、贵族奴隶主的大规模狩猎→“田猎” →集中圈养→“囿”(因此囿起源于狩猎) 还具有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功能,但它已具 备园林的雏形性质
❖ 殷、周 →初始阶段
贵族园林相当于皇家园林的前身,但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皇家园林
❖ 秦、西汉 →重要阶段
出现了皇家园林这个园林类型,它的“宫”、 “苑”两个类别对后世的宫廷造园的影响极大
❖ 东汉→过渡阶段
生成期园林总体特征概述
❖ 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 流是皇家园林
❖ 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 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是当时最大的皇家园林 苑内最主要的一组建筑群即阿房宫,也是上林苑
的核心
❖兰池宫
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高山,乃是首次见于史载 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摹拟神仙境界,开启了西 汉宫苑中的求仙活动之先河
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着重要地位
关中地区秦宫分布示意图
西汉的皇家园林
❖ 皇家园林是西汉造园活动的主流,它继承秦代皇家园 林的传统,保持其基本特点而又有所发展、充实,皇 家园林活动达到空前兴盛的局面
三. 意识形态因素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感应 天人谐和
君子比德思想
将大自然的外在形态、属性与人的内在品德 相联系
神仙思想
两大神话系统:东海仙山(蓬莱、方丈、瀛 洲)与昆仑山 在园林中摹拟神仙仙境
❖ 《礼记聘义》
❖ “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 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 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 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 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 贵者,道也。”
以“复道”连接背面的咸阳宫与 东面的骊山宫
形成以阿房宫为核心的辐射状交 通网络,是对天体星象的摹拟
清代画家袁耀所绘 阿房宫图
想象中的项羽 “火烧阿房宫”
阿房宫遗 址的夯土 台想象图
❖ 关中地区
风景优美,且是粮食丰产区 散布着秦代众多的离宫、御苑,如上林苑、宜春
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等 ❖上林苑
栽培、圈养、通神、望天是园林雏形的源初功能, 游观尚在其次
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源头
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是人工栽植蔬 菜的场地
园圃内所栽培的植物,一旦兼作观赏的目的,便会向 着植物配置的有序化方向上发展,从而赋予其园林雏 形的性质
中国古典园林在其产生的初始便与生产、经济有 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关系甚至贯穿于整个生成期 的始终
二. 社会因素
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 向上发展的社会因素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生态 美的认识——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 用比兴的方法把优美的自然物联系与人
东周时比兴的运用多见于《诗经》和《楚辞》, 且更贴近人的品德和素质
人们开始把自然风景作为品赏、游观的对象
比兴手法实例:屈原与楚辞
屈原的作品 中,就直接以善 鸟、香草配于忠 诚,以恶禽秽物 比拟谗佞,以虬 龙鸾凤托为君子, 以飘风云霓隐喻 小人
历史背景
❖ 氏族社会晚期(私有制萌芽,出现阶级分化) ❖ 夏(奴隶制国家诞生)
❖ 商(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生产力较前大为提高, 后期又称为“殷”)
❖ 周(最大奴隶制国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春秋战国(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兴起, 铁工具普遍使用,生产力提高,出现学术上 “百家争鸣”)
生成期发展状况概述
选址和建筑经营都能够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优 势并发挥其成景的作用
园林里面多建筑,除了栽培树木,姑苏台里还栽 植花卉,章华台也可能有动物圈养
人工开凿水体,创设了因水成景条件——理水。
代表着上代囿与台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为过渡 到生成期的秦汉宫苑的先型
秦朝时期
❖ 秦始皇时期
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
殷周时期
❖ 殷周时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统 称为“贵族园林”,尚未具备皇家园林的性质,却 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 周朝东都洛邑的规划建设 ❖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在郊野兴建宫苑建设的高潮,修
筑庞大、豪华的离宫别苑 ❖ 春秋战国时期以台为中心构成贵族园林的情况很普
遍,观赏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甚至宫室和周围 的天然山水都作为成景要素,游观的功能上升到主 要地位
台
是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
原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台可以登高远 眺,观赏风景
统治阶级就近修筑高台,模拟圣山进行祭祀之礼, 因此台成了山的象征
台上建置的房屋称“榭”,往往“台”、“榭”并 称
周代,台的游观功能上升,成为一种主要的宫苑建 筑物,并结合于绿化种植而形成以它为中心的空间 环境,又逐渐向着园林雏形的方向上发展了
❖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贵族园林:
章华台
❖台的体量庞大,榭亦美轮美奂,是当时“高台榭”的典 型
❖台的三面为人工水池环抱,临水成景
❖山环水抱的做法也是在园林里面开凿大型水体工程见于 史书之首例
姑苏台
❖建在山上,因山成台,联台为宫;居高临下,观赏太湖 之景
❖规模宏大,建筑华丽
姑 苏 台
❖ 章华台与姑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