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卫类专业综合知识模拟试卷答案

医卫类专业综合知识模拟试卷答案

医卫类专业综合知识模拟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C 2C 3A 4D 5A 6C 7A 8A 9A 10C 11A 12C 13B 14A 15C 16D 17A 18A 19D 20C 21D 22D 23D 24D 25C 26C 27D 28C 29A 30A 31A 32A 33A 34C 35A 36D
二,多选题
1ABE 2ABCD 3BDE 4ACD 5ACD 6ABC
三,填空题
1,骨质,骨膜,骨髓2,颈曲,腰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3,幽门部,胃小弯,咽隐窝4,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
5,直肠子宫陷凹,肋膈隐窝6,室间沟
7,腔静脉孔,右心房,第8,主动脉,胸导管
8,第6,右。

9,11,2,
10,颈内动脉,椎动脉。

11,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视神经盘,中央凹。

12,反射,反射弧。

13,静息电位,钾,外。

14,三联体,钙离子。

15,抗凝血酶Ⅲ,肝素。

16,心室收缩射血,外周阻力。

17,延髓,颈动脉窦,主动脉弓。

18,小肠。

19,容受性舒张。

20,夜盲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1,肺通气,肺泡气体交换。

22,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血管升压素,催产素,甲状旁腺。

23,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四,名词解释
1,胸导管:是最大的淋巴管道,起自乳糜池,注入左静脉角;收集左半头颈,左上肢,左半胸,腹盆部和两下肢的淋巴。

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环境的刺激作出的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反应。

3,膀胱三角:位于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粘膜光滑无皱襞;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4,中心静脉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血压。

5,阈值:当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变率都固定时,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强度。

6,咯血: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血液随咳嗽而咯出。

五,简答题
1,肱骨颈骨折,易损伤的神经为:腋神经;运动障碍为:“方肩”,肩不能外展。

肱骨体骨折,易损伤的神经为:桡神经;运动障碍为:“垂腕征”,桡腕关节不能伸。

肱骨髁上骨折,易损伤的神经为:尺神经;运动障碍为:“爪形手”,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拇指以外的各掌指关节过伸。

2,可分α受体和β受体两类;β受体又可分为β1和β2两型。

α受体的阻断剂是:酚妥拉明;β受体的阻断剂是:心得安。

α受体与递质结合后的效应主要是兴奋,如:血管收缩,瞳孔扩大。

β1受体与递质结合后的效应主要是兴奋,如:心的活动加强,脂肪分解增强。

β2受体与递质结合后的效应多数以抑制为主,如:支气管平滑肌舒张,骨骼肌血管舒张。

3,鼓室有6壁,分别为:
上壁:鼓室盖;下壁:颈静脉壁;前壁:颈动脉壁;后壁:乳突壁;外侧壁:鼓膜;内侧壁:迷路壁。

咽鼓管的鼓室口开口于前壁;前庭窗,蜗窗位于迷路壁。

4,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之间,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持续数日或数周。

驰张热:体温高达39℃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间歇热: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可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数日,然后降至正常,无热期持续一天或数天,如此反复。

五,1,途径: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肾脏。

升血压机制:抗利尿激素可作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动脉血压上升。

2,(1)肿块压迫其后面的肝门静脉→肝门静脉系统的静脉血压上升→其收集静脉血区域的组织器官毛细管血压上升→组织液生成增多。

(2)可有黄疸症状。

原因为:胰头压迫胆总管,出现梗阻性黄疸。

(3)穿刺点可有:一,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二,侧卧位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相交点。

三,坐位取脐与耻骨连线中稍偏左或右1-1.5cm处。

(4)视诊:其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腹壁静脉血流方向为:脐水平线以上,血流自下而上;脐水平线以下,
血流自上而下;
(5)静脉曲张部位可有:食管静脉丛,脐周静脉网,直肠静脉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