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回乡养殖创业故事

关于回乡养殖创业故事

关于回乡养殖创业故事
西双版纳种香蕉赚钱年入千万元
■人物
姜东海?男,29岁,重庆合川人。

9年前只身来到西双版纳种植香蕉,如今已是有名的香蕉种植老板,年进账千万元。

■对话
重庆晨报:刚来的时候是怎样的?
姜东海:一个字,苦。

虫子多、野生动物多、紫外线强、温差大,刚来的时候差点没挺过去。

后来咬牙坚持下来了,也就觉得没啥大不了的。

重庆晨报:现在多久回一次家?
姜东海:以前没钱的时候,一年也难回一次家,现在有钱了,什么时候想回什么时候就动身,对重庆崽儿来说,出来时间长了,都会思乡。

■声音
世界那么大,不多走走多看看,你怎么知道什么职业最适合你。

他高中毕业,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带着500元钱独自到外地闯荡,最终成为年进账数千万、西双版纳数一数二的香蕉种植企业的老板。

他就是合川85后——云南西双版纳东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东海。

三千亩香蕉园的主人
秋天午后的云南西双版纳,气温仍然有28摄氏度。

迎着有些炙热的阳光,乘车从西双版纳自治州首府景洪市中心出发前往普者黑,在高速路上开30公里,从关坪下道后再经过20多公里乡村公路,便抵达了目的地——一片占地3000亩的香蕉园。

刚走进香蕉园,一位身穿天蓝色短袖衬衫、浅灰色西裤、棕色休闲皮鞋的年轻人便迎了上来。

如果不是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记者很难想象,这位85后男生,就是这片香蕉园的主人、云南西双版纳东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东海。

“路上没人晕车吧?”还没等记者开口,姜东海就询问起大家。

得到记者的“否定”
答复后,姜东海松了一口气。

他笑着解释说,这一路上弯道太多,曾经有一些远道而来的
朋友在路上被“甩吐”过。

揣着500元钱闯天下
29岁的姜东海出生在合川农村。

2021年读完高中后,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态,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带着仅有的500元钱,独自一人南下广东佛山,开始了
自己的逐梦之旅。

在佛山一家小型电器厂,姜东海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产品质量管理员,每月薪水不
到一千元。

凭着踏实肯干,一年多后他成为部门主管,工资也涨到3000多元。

加班对姜东海来说是家常便饭,尤其到了销售旺季,“朝八晚十一”的作息时间不时
会出现。

虽然是电器厂的中干,但企业有限的发展前景,让姜东海提不起继续“往上爬”的兴趣。

在外漂泊两年,思乡的情绪也越发强烈。

2021年底,姜东海回到了重庆。

把香蕉运到盘溪来卖
“香蕉在这边适合种植,这边的地也比较宽阔,所以就到这边来。

”姜东海说,当时
自己的亲戚在西双版纳种植香蕉,2021年初姜东海也来到这里,开始了二次创业。

刚到西双版纳的时候,姜东海在自家200亩的香蕉园里,干的是“打杂”的工作,除草、施肥样样都干,也没少碰到皮肤晒伤、脚被扭伤的事情。

一年以后,看着当初的荒山
坡变成香蕉林,盘算着每1元的投入变成2.5元的产出,姜东海觉得之前的种种付出都是
值得的。

2021年初,广西、海南等香蕉主产区大丰收,让往年不愁销路的云南香蕉碰到了“无人问津”的窘境。

看着地里已经挂果的香蕉,姜东海有些犯难,“那时候头都大了,后来
想起家里有个朋友,他在重庆的盘溪市场批发香蕉,于是我就给他打了个电话。


朋友的一个建议,“你可以自己把香蕉拿到盘溪来卖”,让姜东海动了心。

他立即租
了一辆卡车,将20多吨香蕉亲自运到了重庆盘溪水果批发市场,不到一天的时间便销售
一空。

除此之外,姜东海还和不少客商建立了联系,产品打开了销路。

不忘为家乡做贡献
如今,姜东海的企业在西双版纳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年进账3000多万元。

今年4月,姜东海在家乡合川区的中心地段,修起了一座可以同时接待180
桌客人用餐的酒楼。

这家酒楼有员工近百人,以上是合川当地人,“这么多年一直很想家,这也是对合川的一点贡献。

”姜东海说。

自家楼上养蛇致富,养一条蛇利润赚钱100元
“养蛇是前景很好的生财路,基本上不愁销路。

有时别人来个电话让我送上门,有时
贩子上门收购。

”黄茂文说话很快,言语之间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

这个曾经靠卖小鸡苗养家的汉子,如今靠养蛇活得更加滋润。

卖鸡苗30年钱难赚
广西拜师学养蛇
今年49岁的黄茂文是江夏五里界街毛家畈村人,在养蛇之前有近30年卖小鸡苗的经历。

随着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在家养鸡的人越来越少,小鸡苗的销路越来越窄,
他开始寻思另谋生路。

选择养蛇,则缘于一次偶遇。

2021年的一天,在镇上卖鸡苗时,他看见一个抓蛇人将一条两斤左右的蛇卖给一个蛇贩,蛇贩最后给了他两张红票子。

黄茂文当时就很惊讶:“一只小鸡单价也就几元,除了成本才赚几角钱,一条蛇却能
卖200元。

”他和爱人商量,不卖鸡了改养蛇!当时家里人都反对,毕竟养蛇是个陌生行当,完全不懂的人从头起步风险太大。

黄茂文是个倔强的人,他不顾家人反对,揣了1万元现金就去了广西。

他听别人说广
西有个养蛇基地。

2021年6月,黄茂文来到广西一个村庄,这里家家户户靠养蛇致富,他跟随当地一位师傅学习了3个月的养蛇技术。

在养蛇场里,他既做学徒,又当管理员,常常做很多义务
劳动。

通过刻苦求学,掌握了养蛇、疾病防治、种蛇孵化等关键技术。

“花了学费付出了
劳力,虽然耽误了家里很多事情,但很值得。

”黄茂文说。

当年9月,黄茂文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家房屋的二楼进行改造。

楼下住人,楼上
改造成蛇舍。

蛇舍的房间里装了空调、增湿器及通风设备。

为了安全,每间蛇舍都用水泥
砌起一道半米高的门槛,并用铁丝网围着。

在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及相关手续后,他从广西引进大王蛇种1000余条,开始了自己的养蛇之路,前后投资20万元。

不愁销路初尝甜头
一条蛇净赚100多元
在二楼的蛇舍里,记者看到,房间大约150平方米。

整个房子都是密封的,连窗户缝
也用泡沫塑料封住了。

“一来要保证安全,防止蛇逃出来,二来是为了保温。

”黄茂文解
释说。

只见一层层木板放在房中,还有用棉被制成的睡床、孵化设备等。

当黄茂文揭开一条
条厚厚的棉被时,大大小小的蛇盘绕在一起,有时还发出“嘶嘶”的声音。

就像任何养殖行业一样,不仅要有技术还得有经验。

“养蛇首先要防病,蛇一旦生病,会迅速传染。

”黄茂文说,通过观察蛇吃东西,就可判断是否生病,吃少了或不吃一定有
问题。

蛇吃东西很有讲究,?a href='//' target='_blank'>怀孕〖?图Φ啊?000多条蛇
每天要吃30多斤脱毛的小鸡苗和鸡蛋。

成本不低,效益如何?黄茂文介绍,他养的大部分是大王蛇,又叫王锦蛇,无毒,生
长速度快。

一条蛇从孵化出来到成为商品蛇,养殖周期在一年半至两年,可长到1.5公斤
以上,饲料加人工、水电等,成本约每条130元,目前市场价100元/斤,一条蛇可获纯
利100元以上。

“养蛇前景很好,基本上不愁销路,买家多会主动找上门。

”去年,他养
的第一批蛇上市,主要销往武汉市区、上海等地,获利10多万元。

目前,黄茂文打算继
续扩大养殖规模,对周边有能力养蛇的农民提供蛇种和技术,带动更多的农户养蛇致富。

■专业导师点评:
谈成全国著名特种养殖专家、蛇业专业合作社创办者:养蛇赚不赚钱,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技术,二是品种。

蛇类养殖,达不到70%从出壳到销售的成活率就没有竞争力。

另外,由于蛇现在大量
用于餐饮,重量也是个衡量指标。

很多地区的本地水律蛇一年只能养到2斤重,养得好的
也就2.5斤左右,料肉比约为10:1。

而越南水蛇、老挝水蛇10个月可以养到平均4斤重,料肉比仅为6.5:1。

可见,品种选择会造成养殖效益的悬殊。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