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

1.传统傻瓜相机那样只管按快门就拍照的方式来使用的话,会失去很多使用数码相机的乐趣,因此写出本文的目的就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数码相机的主要拍摄模式,以便大家在使用数码相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拍出更加漂亮的照片。

2.说到数码相机的拍摄模式,大家可以很直观地在相机的顶上看到一个“模式拨盘”,从这个拨盘上大家就可以看到这款相机的基本拍摄模式。

3.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模式拨盘上面所提供的模式,如上图所示,模式拨盘可以分为“基本拍摄区”、“创意拍摄区”和一个全自动拍摄模式(在许多相机上被标注为“Auto”)三部分。

4.人像和夜景人像模式:这两个模式都是适合于人像拍摄,相机自动会使用加强背景虚化的参数设定,使用上非常方便。

其中夜景人像模式主要是要采用内置闪光灯照亮被摄物体,而其它方面与人像模式没有什么区别。

5.风光模式:这种模式下,相机会自动使用景深较大的参数,以便拍摄风景。

微距模式:这种模式是数码相机最常使用的模式之一,比如拍摄产品等需要很近距离拍摄的情况。

运动模式:在运动模式下,相机一般会自动提高ISO感光度,以保证足够快的快门速度,同时还会采取连续自动对焦的方式,保证被摄物体的清晰。

6.创意拍摄区:创意拍摄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搞摄影创作的,不过对于广大数码相机影用户来说,这里的创作并非是要求像专业摄影师那样的创作,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发挥,也就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再加上数码相机的即拍即得特性,用好了创意拍摄区的功能,你一定会体会到数码相机的无穷乐趣。

7.P 程序自动AE(程序自动曝光):这个模式粗看起来与基本拍摄区的Auto全自动模式有些雷同,但实际上P模式的“自动”一般仅仅是对于光圈和快门配合的自动,也就是说光圈和快门的参数由相机自动设置,以保证足够的曝光量,从而保证照片的正确曝光,而对于ISO感光值、自动对焦点选择、曝光补偿、闪光灯的开启/关闭等功能都是可以自己设定的,这些在Auto模式中一般是不能变动的,所以P模式其实应该是稍微有点摄影常识的用户最主要的使用模式,并且这个模式比较适合快速的抓拍情况。

8.AE(快门优先自动曝光):这个模式主要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制造动感效果或凝固效果,因为物体在运动,必须保持足够快的快门才能保证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而不模糊,而如果需要制造动感效果,那么就必须要使用慢速快门。

快门优先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让使用者预先选择所需要的快门值,比如设定在1/60秒,而光圈的大小则由相机根据正确曝光所需要的通光量来自动设定,在这点上快门优先模式与P模式的差别就在于P模式的光圈和快门都由相机自动设定,而快门优先则是快门参数让使用者自己手动设定,光圈由相机自动设定,有点类似于P模式一半手动,一半自动。

9.Av 光圈优先AE(光圈优先自动曝光):这个模式一般常用于需要较小景深(拍摄人像)或者需要较大景深(拍摄风景)的情况,因为拍摄人像时往往需要将背景虚化,以制造突出前景(人物)的效果,而拍摄风景则需要较大景深,以使照片的远近都清晰。

要虚化背景,一般都将光圈设定在较大的值上,例如F2.8等,要让近景和远景都清晰一般就需要将光圈设定在较小的值上。

对于光圈优先模式的道理其实正好与快门优先模式相反,光圈优先由用户手动设定光圈值,而由相机自动设定快门值。

10. M 手动模式:这个模式就是相机的所有参数都由使用者自己设定,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全手动模式,这个模式一般适合于有一定摄影基础的朋友使用,由于这个模式需要对相机的光圈、快门、ISO值等都作出正确的调整,才能拍出曝光正确的照片,所以没有一定摄影基础的朋友最好不要使用,而且全手动模式的操作比较慢,不太适合需要抓拍的情况。

上面笔者把数码相机的主要拍摄模式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其实在使用数码相机的过程中,还有ISO感光度和曝光补偿两个对数码相机来说非常重要的参数需要设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提高ISO感光度将会增加照片的噪点,为了保证照片的质量,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请尽量使用较低的ISO值拍摄,例如使用ISO100。

至于曝光补偿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所拍摄的照片采取增强或者减弱的设定,以获得所需要的照片效果。

11.基本拍摄区:基本拍摄区其实就是相机厂商针对比较常见的一些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预先设置了一些程序来方便使用者拍摄照片。

说穿了就是一些预置拍摄程序而已,不过这些程序对于使用者来讲倒是可以提供不少方便,一般的数码相机都具有:人像、风光、微距、运动、夜景人像等预置模式。

其实,只要是用过胶卷相机的人,对用数码相机拍摄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对焦、曝光、感光值等两种相机都是互通的,笔者在此不作详谈。

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是数码相机内置的场景模式的运用。

一般而言,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多种场景拍摄模式,即相机内预先调节好光圈、快门、焦距、测光方式及闪光灯等参数值,以便于那些经验不足的用户拍出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数码相片。

可是,大家是否利用好这些场景模式进行拍摄呢?我看未必。

相当一部份朋友使用的是数码相机的AUTO(自动)模式,而在特定的拍摄环境中,其相片质量当然难以保障。

1.人像模式用途:用途:此模式主要用来拍摄人物相片,如证件照。

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大,做出浅景深的效果。

而有些相机还会使用能够表现更强肤色效果的色调、对比度或柔化效果进行拍摄,以突出人像主体。

技巧:在这种拍摄环境下,大家只需注意取景和构图等问题。

如果在室内拍摄并使用闪光灯,应打开数码相机的防红眼功能。

另外相机与目标之间应保持一段距离,最好在远处再用变焦(Zoom)放大功能拉近目标拍摄。

2.风景模式用途:用途:拍摄风景名胜时,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小以增加景深,另外对焦也变成无限远,使相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

技巧:注意的地方不多,大家只需注意环境光线,例如不要让阳光直射镜头。

而在日落等环境下可能要自己手动调节白平衡。

3.全景模式用途:用途:拍摄超宽幅度的画面(如山脉、大海)时,数码相机会在每张相片后留出多余位置,帮助摄影者连续拍摄多张风景相片,再组成一张超宽的风景照。

技巧:拍摄时需用一些较明显的地方(如建筑物)作为衔接标记,使拍摄下一张相片时更容易结合。

建议大家使用三脚架拍摄,以保证画面稳定和对位准确。

4.夜景模式用途:用途:夜景模式一般有两种,前者使用1/10秒左右的快门进行拍摄,从而有可能导致曝光不足。

而后者则使用数秒长的快门曝光时间,以保证相片充分曝光,相片画面也会比较亮。

上述两种都使用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同时闪光灯也会关闭。

技巧:首先,拍摄夜景时应使用三脚架;另外,最好采用Timer延时模式触发快门,因如果用手按可能会移动到相机。

5.夜景人像模式用途:用途:在夜景中拍摄人物(如逛灯会),数码相机通常会使用数秒至1/10秒左右的快门拍摄远处的风景,并使用闪光灯照亮前景的人物主体,闪光灯通常会在快闪关闭前被触发。

技巧:大家最好使用三脚架,另外注意一下目标和闪光灯之间的距离,避免前景目标过亮的问题出现。

6.灯光模式用途:用途:此模式与夜景模式相似,快门会在数秒后关闭以获得足够曝光(就像胶卷相机的B门一样)。

技巧:拍摄技巧和夜间模式相同。

7.逆光模式用途:用途:在一些背光的环境下使用,即主体的背后有较强的光线。

相机会采用重点测光以增强曝光的准确性、并增加EV值以避免主体过暗,有些相机还会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技巧:应先把焦点放在主体上并半按快门不放,再移动相机向其他地方构图。

同时拍摄者要注意光源,如果遇到太强的光线,应换个位置拍摄。

8.动态模式用途:用途:用来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数码相机会把快门速度调到较快(1/500秒),或提高ISO感光值。

技巧:拍摄时如果光源不足,可能无法锁定高速移动的图像,所以最好在阳光下使用此模式。

9.、微距模式用途:用途: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技巧:在微距拍摄模式下,要注意目标和数码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相机说明书中标明的微距拍摄距离(如4cm),否则会出现无法对焦的问题。

而且大家还应注意光源,不能使目标太暗,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1.Auto顾名思义,这是全自动档。

在传统相机中Auto会根据内置测光表给定一个快门一个光圈,就这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按下快门就可以了。

在数码中相机还要再多做一些工作,那就是白平衡和ISO (感光度),当然在Auto模式下,白平衡和ISO也是自动的。

2.A(AV)所谓A档,是指光圈优先模式。

这个也是最多人喜欢用的模式了。

那么A档都作了什么呢?还是从名字开始。

意思是光圈优先,在这个档内你所能调节的只是光圈,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个恰当的快门速度,保证相机正确的曝光量。

当然,你还可以手动控制白平衡,控制曝光补偿控制测光模式(点测/矩阵/中重)这些是Auto模式所不能的。

那我们就称他为半自动把,光圈优先可以很好的控制景深,如果你明白倒易率的原理,还可以很轻松的用光圈控制快门速度。

(光圈越大快门越快反之越小)。

所以这个档能让你完成基本上你所有的拍摄工作。

当然你要很小心快门溢出(大光圈下快门速度过快,超过相机的额定速度,此时相机会有提示)。

3.S(TV)S档和A档刚好相反,它是快门速度优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你所能调节的不是光圈啦,而是速度,当然你也可以调节诸如白平衡曝光补偿测光模式等,相机会根据你所选定的速度给出一个合适的光圈,这个模式一般用于运动摄影,或者固定速度摄影,比如你要拍流水,要固定快门速度在1/4秒,此时用S档最好了。

不过请注意,S档会出现光圈溢出的情况,(告诉相机快门速度时,超过最大光圈,或者低速快门时超过最小光圈)。

你也可以根据倒易律通过速度调节光圈。

4.P p档就是program档,程序曝光模式。

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一个A档和S档的组合,在这个档你可以调节白平衡,曝光补偿,测光模式,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组合理的光圈快门组合,你只需要用拨盘从中间选出一个合适的,在这个模式下你不用考虑溢出。

其他的和A/S是一样的。

5.M M档就是全手动档。

在这个档内置测光系统不能控制光圈和快门,光圈速度随意调节,如果经验不足,没有测光表,这个档很容易出现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只有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才使用M 档。

在Auto/A/S/P档中曝光值是被内置测光表锁定的,通过调节光圈是不能改变曝光值的,所改变的只是景深。

只有在M档中才会改变曝光值,因为M档中是不受内置测光表限制的。

在A/P/S中想改变曝光值要靠调节曝光补偿,在A档中调节曝光补偿实际上是对速度进行调整,在S档中是对光圈进行调整,在P档中对两者进行调整。

如果想使拍得的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可使用此模式。

要获得背景逐渐柔和的最佳效果,在构图时把拍摄主体身体的上半部分尽量占满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