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2016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备注
接收推免生比例 或人数:2人左右 接收推免生比例 或人数:1人左右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二、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
考试科目
政治
外语
专业一
专业二
总分
艺术与科学
34
34
51
51
325
三、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科目名称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 答题法”,即 what,why,how。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 词,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必要性,罗列要点,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 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二)基础理解阶段(3 月上旬——7 月初):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 3 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 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 3 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 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 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 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 2-3 章/天, 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六、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独家专业课复习经 验指导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 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2 月底——3 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 确定考研院校专业 、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 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 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 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 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 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 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三)重点掌握阶段(7 月初——11 月上旬):
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 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 点等。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 80/20 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 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 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 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1 月上旬——11 月中旬):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一) 名词解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 点概念夯实。 近 5-10 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 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我们的考研专业课对每个科目都收集了重点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析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 成/案例,来作答。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如果 做到,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王宏建Βιβλιοθήκη 四、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真题
817 综合考试[艺术学]
一、简释 京剧 行为艺术 山水画 二、简答 1、谈谈你对“有我止境”和“无我之境”的认识和理解。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2、有人说“写意就是浪漫主义,写实就是现实主义”。谈谈你的看法。 3、郭沫若说:“艺术无用,但又是大用”谈谈你的认识。 三、论述 1、大众传播媒介对艺术生产和传播的影响 2、细节刻画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五、2016 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 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下面易研老师以经常考察 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来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 来。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 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 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方法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条数也不宜 过多,在 5-8 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论述题字数在 1500 左右。用时为 25-30 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 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但是案 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 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 分将理论部分写透。(这是主要的部分) 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结合的方法或 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 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我们有各专业案例分析库,可以供 考生练习答题。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 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 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例如:“A”。 第一,什么是 A(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A 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 的 5 点内涵。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 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 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 150-200 字 为佳。如果是 A4 的纸,以 5-8 行为佳。 (二) 名词辨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 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 类为“A 是„”“A 和 B„”“AB 和 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 例如“A 就是 B”。(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 和 B„”类型的题目) 第一,A 的定义。 第二,B 的定义。 第三,总结:A 与 B 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 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 350-400 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篇幅占到 A4 纸的半页为佳。 (三) 简答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资深名师总结点评】如果想考取专业课 135 分甚至 140 以上的高分,答题 方法不可忽视。我们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每 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一般是 12 月份左右,会组织相关的专业课模考,一般考 生只要按照总结的模板模拟考试 4-5 次,就能熟练地掌握高分答题方法和技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学员专业课单科曾创下 150 满分奇迹的原因!
2016 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 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 脑科学与智能媒体
研究院
1301J3艺术与科学
01艺术虚拟现实与 互动
招生 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 语或203日语③725艺术与科学基础④817 综合考试[艺术学]
书名
作者
725艺术与 科学基础
《智能学简史》
冯天瑾
725艺术与 科学基础
《智能科学》
史忠植
725艺术与 科学基础
《视觉艺术心理》
王令中
725艺术与 科学基础
《认知心理学》
王甦等
725艺术与 科学基础
《认知科学概论》
武秀波
817综合考 试[艺术学]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817综合考 试[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