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实施新课程稳步推进新高考湖北省黄冈中学近年来,黄冈中学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践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等重大教育问题,认清办好学校的总要求,把握做好教育教学的总方向,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教育定力。
现就积极实施新课程,稳步推进新高考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实施新课程,构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体系我校根据《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各学科要求,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课程,开齐开足14门课程,明确了每门课程的必修、选择性必须和选修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时间,建立了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完善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体系。
1.必修课程语数外课程。
按照课程实施意见要求,在2019年5月底(高一学年)完成语数外3科课程的必修学分内容,具体包括:语文(语文1、语文2、语文3、语文4),数学(数学1、数学2(第一、二章)、数学3、数学4、数学5(第一、三章)、数学2-1(第一章)、数学2-2(第三章),英语(英语1、英语2、英语3)。
同时,在2020年5月底(高二学年)前进一步完成其它语数外选择性必修等课程内容。
理化生政史地课程。
按照课程实施意见要求,在2019年5月底(高一学年)前完成理化生政史地6科课程的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和必修课程学分,具体内容包括:物理(物理1,物理2,物理3-1(第一章、第二章)),化学(化学1、化学2),生物(生物1,生物2),政治(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新课标涉及的相关内容),历史(历史I,历史II),地理(地理1,地理2)。
2.选择性必修课程语数外课程。
学生按照行政班组织教学,完成《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各学科课程内容安排说明》中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语文5、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3个模块内容,数学完成数学2(第三、四章)、数学5(第二章)、数学2-1(第二、三章)、数学2-2(第一章)、数学2-3完成5个模块的内容,英语完成英语4、英语5、英语6、英语7等4个模块。
理化生政史地课程。
学生选科完成以后,根据选科情况,采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教学形式,在2020年5月底前完成《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各学科课程内容安排说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相关内容。
3.选修课程一是增加语文、外语选修课程。
语文增加的选修课程,可考虑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或新课标附录中新增的文言文篇目(20篇)和古代诗歌选讲(20篇)中作为选修课程,完成2个学分;英语另外增加英语8、9,完成4个学分。
语文、英语的选修课程在2020年9月底前完成,合计完成6个学分。
二是优化提升学科奥赛课程。
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竞赛课程,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竞赛的综合竞争力,满足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的兴趣和实力。
三是加大自主招生类课程力度。
加大对自主招生课程的研究力度,一是要在数理化生信息学竞赛,语文作文竞赛,英语能力竞赛等辅导学生上尽可能获取一定等级的证书,二是在高一、高二年级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的自主招生课程,加大对学生自主招生考试课程的学科方向研究,提升学生自主招生的通过率。
四是完善大学先修课程。
与高校对接,开设本校的大学先修课,将加大基础学科、人文社科、前沿科学等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招生的条件和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4.技术、艺术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按照不同科目的不同要求完成学分和高中毕业水平要求。
其中:信息技术在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和选修1”和学校提供的信息技术类模块选修课程中,共完成3个学分的课程学习;通用技术在必修“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和学校提供的通用技术类选修模块课程中,共完成3个学分的课程学习;音乐在必修6个模块课程(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和学校提供的音乐类选修课程中,共完成3个学分的课程学习;美术在必修“美术鉴赏”,选择性必修美术表现系列的8个选修模块和学校提供的6个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共完成3个学分的课程学习;体育与健康完成必修(体能和健康教育)课程,并在高一、高二从学校提供的体育类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学习1-4个模块,高三按照行政班上课,共完成12个学分的课程学习。
必修课程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项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学校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过程,推进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与市教育局对接好课程的考核考查方式等。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部分组成。
综合实践课程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强化课程和学分意识,强调痕迹和写实管理,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是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项目式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至少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
社会实践是在锻炼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服务社会,树立劳动观念,学会感恩感激,增强社会责任感。
内容包括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职业体验,每学年不少于1周。
志愿服务是夯实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
6.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由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本课程三部分组成;校本课程包括社团课程、生涯规划课程、黄高讲坛、综合阅读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国旗下讲话;共完成12个学分的课程学习。
二、稳步推进新高考,探索新高考改革的“黄高方案”1、理清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导向新课标是标准、内容、理念、方向,应对新高考的教师准备,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教师的新课标认识和教育教学素养。
一是强化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2018年制定了“黄冈中学德育三年提升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国家育人目标“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校本化为学校的“有崇高理想,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时代精英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积极组织学习和研讨新课标。
学校为全校每位教师配齐了《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版)和《高中新课程标准》解读,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中组织学习,在“黄高论坛”平台分享和研讨,同时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取新课标制定专家的报告和课例研究,回校后及时组织分享和讨论,提升教师的新课标素养。
三是推进“说高考卷”的教研活动。
通过研究高考试卷与课程标准的关系、高考试卷与考试说明的关系、高考试卷与教材内容的关系等,引导教师研究课程标准,让课程标准的学习具体化、任务化、系统化,实现理论、理念、标准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对接。
2、优化新课标旧教材下的教学策略一是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旧教材”。
关注理化生政史地的变化,根据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与旧教材作分析对比,去掉不考内容,增加新要求。
落实新课改、新课程、新高考模式下的旧教材使用策略研究,做好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9门学科内容取舍和学考安排,使旧教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焕发出新光彩;确保政史地理化生6个学科在2019年5月底前完成必修任务,圆满通过3个学科的学业考试任务。
二是研究合格考和等级考的教学标高。
稳步推进学考课程,夯实基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部学科的教学计划、时间安排,开足开齐课程,确保学生毕业需要的学分课程落到实处。
着力研究等级考、合格考的不同教学目标、教学标高、训练模式变化;加强对上海卷、浙江卷试卷模式、考试时间和卷面分数的变化研究。
三是研究“两依据一参考”下的“三位一体”录取变化。
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高中学业考试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考生。
在浙江和上海三位一体录取就是高考分数占60%,高校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部分学校在初审时也会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这就需要高中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写实和痕迹管理。
3、探索新高考改革的“黄高方案”2015年以来,我校不断学习教育部关于高考综合改革的相关文件和省教育厅的改革动向,不断研究浙江、上海的新高考改革的进展、经验和教训,不等不靠,瞄准方向,想清楚一件事就干成一件事。
一是从2015年秋季开始,我校在全面完成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逐步开设了选修课程、社团课程、生涯规划课程、校训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海军航空实验课程等8大特色课程群,选修课程达到44门,社团75个,丰富了课程质量和内涵,率先实行了选课和走班教学,做到了“人手一张课表”。
二是从2018年秋季开始,根据2018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升级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的内容内涵,优化了教学内容,强化了课程评价,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选择性,另一方面满足学生学考的考查要求。
三是从2018年秋季开始,以学分认定管理为统领,强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和地方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和综合素质评价等课程中的薄弱环节,在2018级学生中做真做细,把课程实施做到了实处。
四是科学完成自主选科任务。
在我省高考改革正式方案出台前,做好基于生涯规划指导下的学生选科决策,并根据学生的多次选科数据分析,在“全走班”、“大走班”、“中走班”和“小走班”四种模式中,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走班模式,做好分班,选科和走班教学安排等相关的教学管理。
到目前为止,新高考改革的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在分析得失、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入探索新高考综合改革的“黄高方案”,力争为新背景下的湖北新高考改革提供“黄高样板”。
三、不断研究高考内容改革,精细化高三复习备考2018届高考,我校高三年级通过不断研讨和学习,找准新高考的命题方向,精细化高三三轮复习备考策略。
1、从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中找命题方向。
对近五年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和高考原题作对比分析已经成为研究高考命题方向的常态。
同时,加大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高考内容改革的内涵。
2016年姜钢主任《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强调的“一体四层四翼”,2017年高考后姜钢主任《高考承载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对2017年高考试题的评价和定调,2018年两会前姜钢和刘桔的《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强调的“命题四要”,一要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二要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三要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四要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回归学科、回归本质的2018年高考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