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梁海蓉(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新疆乌鲁木齐西市830009)摘要:人力资源在企业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地位越来越突出,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风险因素,本文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

关健词: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措施21世纪是全球市场化和信息化的世纪,也是知识主宰的世纪,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企事业单位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进行整合和管理的重要部门。

企业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该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应该时刻关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结合风险成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人力资源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不但来自于人力资源的本身,还来自于其管理过程中的不善或者缺失。

这是企事业前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风险根源。

1.1人力资源本身的风险人力资源相对其它资源来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企事业单位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心理和生理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会在过程中表现出不确定性,比如人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和反馈都存在主观或者客观的依赖因素;人的理性特征较为有限,当人在进行决策时,并不可能搜集到所有的可行性方案,也不能将所有相关方案或者实施后果进行全面了解,这种有限性往往会对人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风险,这也是人力资源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另外,人力资源还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因为人力资源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

人不可能像机器资源一样按照一种特定的程序或者指令进行规定的动作和行为,所以人的行为结果可能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与预期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以只要是存在有人参与的工作,就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人力资源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现阶段社会存在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人的发展也在追求多元化,企事业单位要想留住人才往往很难,企事业单位与个人同时面临多种选择的机会。

这一点也说明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社会发展越快,这种流动性也就越强,这也不同程度的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1.2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风险现代企事业单位的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这种复杂性往往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根源;人力资源管理还具有系统性,这种特性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的若干组成部分决定的,但是每个组成部分又不是简单组合而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统一性和整体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部分协调或者连接的失误,便会形成不确定的风险;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会使人员的行为很难预测,再加上人力资源的其它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隐患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

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类型2.1人力资源规划风险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其它人力资源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所不同,它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通常企事业单位几年才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然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和影响却非常大。

所以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应该具有一定预测性和全局性,如果规划工作进行的不好,就会带来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甚至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规划的缺乏、人力资源规划过于盲目,缺乏准确性等方面。

目前大多数的人力资源规划存不不规范问题,通常只是做一些较为简单的估算和预测,甚至根本不做规划。

这就会导致企事业单位在遭遇内外部环境变化时,造成人力供求关系无法达到平衡,对企事业单位的经营造成影响。

2.2人力资源绩效风险绩效与考核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通常企事业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比较支持和认可,绩效考核也是一种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但是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中,绩效考核往往只是在走过场,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作用,甚至会形成一些负作用。

这就会导致绩效风险的产生,具体表现在考核的指标不明确,通常考核的指标应该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绩效考核的标准,如果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绩效考核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另外,在考核的实施过程中,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形成一系列健康的绩效考核制度,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人情分和虚假分较多,大多数的职工都能得到高分,这样做也会使绩效考核的意义丧失;绩效考核往往对绩效工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部分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例过低的问题也非常普遍,而绩效考核的结果在其他方面也没有表现出其应用价值,部分优秀员工就不会得到相应的激励,工作积极性也就得不到提高。

2.3人力资源招聘、离职的风险人员招聘和离职是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不可缺少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招聘工作中,往往存在单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招聘过来的人员却不能胜任其工作,使人员招聘事得其反;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在招聘过程中,容易受到人情因素、态度因素或者关系因素的影响,导致招聘工作没有发挥实际效率,为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由于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人才的流动性也日益突出,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

一些企事业单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物力培养起来的人才,另谋高就的问题也比较常见。

这就容易造成正常的工作停滞,甚至会给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离职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2.4人力资源培训风险培训工作通常属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范畴,对员工的培训可以看成是单位的福利待遇,对员工的培训往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企事业单位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如果选错了培训对象或者选错了培训课程,就容易出现培训对象对所培训的内容接受较难、一些(下转第30页)(上接第28页)优秀的员工在培训后选择面更广,进而离职、培训课程与接受培训员工的业务专长不符等问题。

这样不但会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更会给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带来风险。

三、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措施3.1科学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以及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来制定的。

人力资源规划应该结合企事业单位的总体战略,对企事业单位未来几年的整体用人数量与质量进行规划。

同时要结合单位目前的经营状况,对差距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比较具体且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能够有效的规避人员招聘或者离职所带来的风险,实现人力资源的均衡发展。

3.2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起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不但可以减少绩效管理的风险,也能避免大量人才流失的风险。

企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总体的战略规划,明确出单位的关键业务活动和需要的关键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绩效指标进行明确,再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进而建立起一整套的、科学的、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

同时,还需要对绩效考核进行公开、透明的监督,建立监督机制,以保证考核绩效的权威性。

3.3人力资源培训的科学化对员工培训风险进行规避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实施科学的培训开发体制。

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应该以单位的战略需求为主线,对单位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确定培训内容;以组织的目标来确定培训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和合理的培训课程;对培训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了解,全面掌握员工的培训效果。

3.4建立职业生涯管理机制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体制,不但可以留住人才,还可以凝聚人才。

企事业单位应该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看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单位内部积极的开展业务培训,创建学习型组织,使人才能够持续发展;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跟踪和指导,使员工能够按照设定目标不断努力;建立起职业生涯的反馈体系,密切关心员工的职业生涯实施过程。

四、结论在具体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工作面较广,包括招募、绩效、晋升以及培训等多项工作,其中不可避免的会由于各种负面因素形成一定的管理风险。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对各种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产生的根源,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规避。

保证单位在良好的人力资源状态下,持续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1]胡碧军.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6月.353[2]王能元.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类型与控制分析[J].企业论坛. 2010年4月.83~85[3]张秀兰,钟伟.浅谈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J].企业管理. 2010年5月.18~19使这部分人员的思维方式从旧的观念、习俗和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

三是在生活上关心离退休老同志。

每逢重大节日、离退休人员生病住院、已故人员善后工作,及时组织走访慰问活动,在走访过程中,主动征求,虚心听取离退休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生活上有困难的老同志,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让老同志感觉到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如今企业并没有因为他们退休而忘记他们,稳定离退休人员队伍,维护公司和谐稳定。

6、不断完善离退休管理工作的网络:一是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由集团老干部管理中心、公司离退休管理处、各片区离退休管理分办组成的管理网络,使老同志人有人管,事有人做,难有人帮;二是从左到右的联系网络,主要是指左邻右舍,因为它们隔得近,低头不见抬头见,对老同志的情况便于观察了解;三是从里到外的亲情网络,主要是指亲朋好友、老乡同学,战友同事,他们之间感情上比较合得来,平常走动的比较近,能够从日常的接触中了解老同志的思想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7、切实加强离退休人员的信访工作:一是要热情接待,老同志上门交心是件好事,要给出足够时间让他们倾诉和宣泄,在交谈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无论大小、是否合理,都要用心倾听,热情接待,让老同志感觉到组织的温暖,感觉到干部的平易近人和理解体贴,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反映自己的诉求。

二是要耐心解答,要站在老同志的角度和立场,换位思考,认真替他们着想,要充分理解他们的难处,对其反映或提出的问题,不推委、不拖拉,及时给予解答或回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不讲条件,对于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好思想疏导或解释说明工作,稳定老同志情绪。

对有特殊情况、特殊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

三是要畅通信访渠道,采取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等多渠道接访工作,深入基层,寻根求源,了解问题发生的根由,及时把各类信访问题解决在初发阶段。

8、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能给离退休人员带来欢乐和健康,也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因此,可以组建门球队、乒乓球队、腰鼓队、舞龙队、象棋队、太极拳队,充分利用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舞厅,门球场等场所,组织文体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