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以“临床和试验
证据”为基础,通过系统的、规范化的循证决策程序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有根据的推理性判断。
循证医学不仅包括对传统经典医学的继承和发展,也包括现代生物学技术革命对传统医学的冲击和挑战。
1.循证医学的起源及发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最早由美国流行病学家marshall于1981年在其专著
《evidence-based medicine》中首次提出,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ebm产生的背景,就是随着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当
前的医学实践证明,药物治疗是医疗服务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但许多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医学界需要回答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药物有些患者有效而另一些患者却无效?许多证据表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药物治疗失败后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否正确? ebm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将临床医师和科研
工作者集中到一起,共同探讨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证据(evidence)是指可用于确定或预测证据的资料。
临床试验证据是在大型的试验设计下收集来自临床样本的证据,能够最准确地反映临床试验设计中关注的目标。
临床研究和证据需要具有较高的质量,而且要符合严格的评价标准。
这些试验必须按照随机化原则分配到单位容量的病例群体中,因此临床研究能够揭示出重要的差异性信息,证明用于治疗的药物的效果是有临床意义的。
临床试验的证据应该能
够让病人对疗效和安全性有可靠的信心。
2.2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1)以病人为中心(2)临床决策必须结合科研的最新进展(3)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4)强调信息交流(5)强调标准化和知识管理
,主要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或注册;对于诊断和治疗性研究则需要监管部门颁发许可证。
(2)适用范围证据分析与决策是临床科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研究,但临床研究和其他研究都不能替代个人专家的判断。
证据还应该和药物的生产、开发、制造、使用、评估和修改等相联系,因为没有个人专家的判断,所有的医学研究都将是毫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