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中国担当(全国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中国担当(全国一等奖)
3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依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及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中国全球性危机与难题的态度;
(2)了解中国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3)知道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了解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目标;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选自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的第一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对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本课共包含两小目:“积极有作为”和“贡献中国智慧”。本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旨在对学生进行中国与世界关系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让学生感受到今日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本课在第二单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承接、扩展上一单元的基础上,为下一框题及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起到奠基作用。
《中国担当》
教 学 设 计
设计主题
《中国担当》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整体思路设计:
顺应教材的内在逻辑,紧扣“积极有作为 贡献中国智慧”,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思路,将本课教学分为两大板块:“中国作为 共担风雨”和“中国智慧 点亮世界”。通过案例材料、视频等素材加以辅助,以问题为引导,由浅入深的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使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体验中国担当背后彰显的中国智慧,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最终着陆于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知道中国为全球性危机与难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并了解一些主要的贡献;
2、能力目标:
(1)能过通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所作所为提炼出中国对待全球性问题的态度、行为、战略和目标。
(2)能过通过分析中国对全球性难题的解决以及世界对中国的态度和评价,知道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设计意图】 在导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参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中国担当,感受中国智慧,初步完成教学知识目标。
【步骤3】 1、视频:联合国感谢中国维和部队
设问:(1)中国维和官兵在守护什么
(2)从维和行动可以看出中国面对全球性问题是怎样的态度
学生回答(略)
师:中国态度: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责任。
学生回答(略)
3、教师出示一带一路成果篇相应材料,问: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一方面:互利共赢,这些倡议对各国都有好处;另一方面:中国敢于担当,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师:中国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过渡)从中国面对全球问题的态度、行为、战略当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之前有所提高,加之因获得信息的渠道、方式越来越多元,使他们对中国与世界关系有所了解。但在由于他们社会阅历较浅,受思维局限性影响,部分学生看待问题时,容易片面化,要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让学生感受到今日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又看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新机遇,增强忧患意识,愿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多媒体出示)
设问:(1)中国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做了哪些贡献
(2)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举措
学生回答(略)
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补充阅读资料
师:中国行动: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追问:中国的倡议和举动为什么能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和响应
师:请同学们结合上一框题的所学知识,思考:我们生活的世界怎么了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
学生回答(略)
师: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中国方案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人类面临的这些共同的挑战,也是中国的责任。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第一框 中国担当。
(1)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3)增强对全球性问题的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积极有作为
教学难点:贡献中国智慧
5课前准备、教法与学法
课前准备:教师精心准备、完成教学设计,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法与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
【步骤1】 【复习导入】
生:有担当、有贡献、积极作为的中国
师:这也正是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目标,就是努力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守护者。
(过渡)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பைடு நூலகம்调整时期。面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和大智慧的引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方案,领略中国智慧。
【设计意图】 联系上节课所学内容,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本课的新课讲授做好知识铺垫。
【步骤2】 小组合作参照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完成自主预习(学生活动)
学生结合教师所出示的问题,迅速通读课本相应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可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大字慢读,小字快看)
师:积极作为,是我们的担当,我们先通过一个视频来来看看中国做了些什么
指导依据说明:
本课采用了“逻辑—心理”交融组织法,既兼顾了学科知识内在的基本逻辑顺序,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又重视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通过以知识为载体达到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目标。以课标中“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为依据,教学中通过整体化教学、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方式,致力于构建“思维型课堂”,以及促进学生认知的自主构建、情感的自主体验、实践的自主参与、人生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