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分析就我国目前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分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分析1:据统计,我国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是2002年3.4倍多,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除了增加就业岗位之外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创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据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不到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至30%。

因此不难发现,要真正改变这种状况,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或措施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须从学生本身入手,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了解创业、接触创业、学习创业、体验创业。

随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很多在校大学生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体验。

现通过对长沙高校较为典型的在校学生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特点,用以丰富创业教育的素材,指导学生创业。

创业案例案例一季某,女,温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05级学生,开设一家画室,从事美术类高考考生的考前培训。

季某在创业之前有着非常丰富的勤工俭学的经历,曾先后代理过手机卡的销售、米高轮滑鞋的销售,代理福森造林有限公司的市场拓展业务,参加湖南软件学院的招生工作,自制圣诞礼物出售,还在超市等地方打工。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兼职后,进入大二学习的季某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她投资了10000多元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

当时的创业初衷是想为家里谋一些福利,可由于对合伙人的了解不足,在经营中产生了矛盾,不久奶茶店的经营以失败告终,不但没有盈利,还个人亏损了4000多元。

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对季某的打击很大,身心交瘁,病了一个月。

但一段时间后,她调整状态,以一种不甘心失败的心态,和同学一起投资办起了一个工作室,主要进行广告板和封面的设计,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工作室经营一段时间之后,收回了成本,并且能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但因为工作室的业务与自己的学习课程产生冲突而取消经营。

在有了两次创业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季某投资2000多元,办起了一家画室。

因为季某本人对美术很有激情,而且具有通过美术考试升学的亲身体会和成功经验,画室的经营目前较为顺利,并有一定的盈利。

对于毕业以后将会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季某还没有明确的想法,如果画室的发展很好的话,还会继续经营下去。

创业案例案例二黄某等7人,均为温州大学自动化专业2005级本科生,合伙经营一家名为“久创科技”的电脑服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组装电脑的导购,电脑及配件的代售,电脑故障维修。

2006年,黄某等人参加了学校的创业计划大赛,虽然比赛结果并不很突出,但却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

比赛结束后,黄某就和同学商量成立电脑服务公司,准备进行真实的创业。

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8位同学的响应,通过商议,黄某出资2000元,其他人每人出资1000元,共计10000元启动资金。

同年7月,正式成立久创科技公司。

在后来的经营当中,因为有两名同学因为自身经济困难而撤资,其他7人继续维持经营。

经营的7名同学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特长,分块负责公司的各项业务;店面的营业人员由7名同学轮流充当。

由于关系良好,平常的工作量和业绩并不直接与利益挂钩,而采取平均分配利润的方式。

公司营业一年多来,业绩尚可,已收回投资,并于2007年6月开始盈利,当然,这没有计算7名同学的人力投资。

在经营中,公司成员发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于是有意识的参加了一些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公司承担部分培训费用。

现在公司准备搬迁至位置较好商业区,但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谈起以后的个人发展,公司的成员都较为乐观,较倾向于往大型的高科技电子企业就职,但对于创业也很有信心。

创业总结:大学生创业一般都有以下特点1、创业者绝大多数采取合伙经营。

大学生心中虽然有些富于“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但大家更清楚的知道,很多小企业是通过合作起步的。

对于经济实力薄弱、学习任务繁重的在校大学生来讲,团队合作成了创业的必由之路。

上面案例的创业者中都采取了合伙经营的方式,通过合伙经营来筹集资金和人力。

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新企业生存的基础,季某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就反正这个命题。

但大多数新企业中的合伙关系建立在同学的友谊之上,缺乏牢固的法律基础,因而也存在较大的散伙的隐患。

2、创业者都以锻炼为主,盈利为次。

很多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而能维持现状并略有盈利就已经被看作成功,甚至不考虑自身精力的投入是否应计为成本之一。

究其原因,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时并没有把自己所创办的企业作为自己追求的事业,而更看重创业过程。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更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对于企业以后的发展和个人的资金回馈并不是考虑的重点,甚至于做好了毕业时关闭企业的准备。

当然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是创业者关心的重点,是新生企业能否继续生存的前提,是衡量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尺。

如果企业的发展能达到预期,也可能成为学生毕业后的事业。

3、大学生创业一般都充满自信,坚持不懈。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们都充满自信——对自身能力、企业生存的自信。

甚至创业失败的同学也自信的认为,虽然是失败的创业经历,却是一次难得创业体会和经验积累,大大增强对于今后的创业或择业的信心。

与此同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年轻的创业者们表现出了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坚韧与决心。

像很多创业者一样,如果不出现企业难以为继的现象,就一定会坚持经营,一直到毕业。

季某更是经历了一次较为严重的失败后坚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创业。

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分析2:“创业”这个词,当你下定决心去实践时,它的形状是方正的,你说它的口气都带着三分自信七分雄心;但当你真正实践时,它的形状又是圆滑的,让你觉得难以把握甚至有些稍纵即逝。

但这丝毫不影响年轻人的热情,他们不甘平淡,他们锐意进取,他们要将智慧的灵光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

在广州市地王广场的“广州地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我们看见了这些激情洋溢的年轻人和他们业已成型的创业方案。

本期选取的三位大学生创业个案,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不妨视其为三滴晶莹的水,充满活力,且能通过它们,折射出年轻人创业的光芒。

创业者:冼小菊(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应用与财务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当我告诉同学我即将要开小店时,他们说愚人节不是已经过了吗?”冼小菊带着自信而自豪的微笑接受我们记者的采访。

毕竟,从3月20日竞标到4月18日开业,从单纯理想抵达创业现实,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小菊坦言自己害怕在别人的公司里遭遇失败,而创业能为自己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矗她和朋友创办的(酷派商务网)已经在学院里流行,他们希望“酷派”不仅出现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还能出现在现实世界里,因为实实在在的店铺能够弥补网络虚无的一面。

以“酷派电子商城”为载体,实现虚拟和现实的结合,这是小菊的梦想。

他们经营的商品主要包括个性小家电、数码产品、公仔饰物等,另外还可以提供各项软性服务,包括光盘刻录、mp3录制、相片加工、制作相册等。

另外,他们可以为企业、个人设计网站,为年轻一族或毕业生制作有个人风格的网站或求职网站等。

“酷派之音”的店面前是一根差不多遮住五分之二门面的柱子,这本是店铺的一大缺陷,却被小菊和她的伙伴们拿来作为张扬个性、宣传店铺的载体。

黑白分明的三个年轻人的面孔,在吸引顾客眼球的同时,也承载着青春的张力。

店名:酷派之音前期投入:基于商务网已经有一定的货源,再联系厂家拿代理权,所以货源投资不用很大。

装修:自己设计、买材料,并亲手动手装修,将预算减到最小,预计1000元左右。

专家点评:创业者“自己设计、买材料、并亲自动手”符合创业精神,值得赞扬!店面广告宣传的方法新颖,以“服务带动销售”的经营模式可取,创业者的策划能力较高。

建议创业者密切关注提供服务与产品销售的业务关联性,实现“网上导购选货,店面交易和送货上门交易”等有效经营。

如何选择具有独特卖点及免后续跟踪服务的低价产品进行主力销售,是此类创业要考虑的,至于软性服务中如mp3的录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版权问题。

创业者:刘庆文(男,华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大四学生)“展现活力和自由,满足人的成就感”,听着这句创业理念,带着对美术系男生的惯性认识,想象中的刘庆文应该是个性飞扬的,否则也不会搞出这样一种把个性穿在身上的创业方式。

然而他却是踏实而稳重的,于千万毕业生中一步一步地经营着自己的理想。

“以前曾给别人打过工,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创造价值和所得收入之间的差距太大,所以我希望尝试创业,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实力。

中国现有15-28岁的学生及青年群体超过3亿人,他们对流行时尚感兴趣,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渴望摆脱千篇一律的穿着,表现自我”。

庆文与同学一起合作,自己设计各种图案,或根据顾客的需要设计图案,然后印在T恤上。

“想印就印,印出你的风采”是他们响亮的口号。

在凤凰花开的6月,制作各种毕业纪念品也是他们考虑的生意范畴。

庆文说现在切身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很多琐碎的事情堆积到一起足以让仍在校学习的他疲惫不堪,这还只是个开始。

但他有信心发挥自己的特长,把第一次创业做得有声有色。

店名:酷的印象坊前期投入:电脑——在学校自用电脑,无须购新打印机——大概在700~800元,主要使用防水墨印像机——3000元左右数码相机——打算买二手相机,花费1500元左右扫描仪——300~400元预计总投入1万元左右宣传费用:1.采取网上购物的方式,网站的制作维护费用1000~1500元2.传单发放,主要在高校里宣传(费用1000~2000元)装修:自己设计店铺,请人装修(费用2000元)专家点评:该创业点子迎合年青人时尚和个性化追求的市场需求,国外、香港和内地都有成功例子,是做精品与特色的好方案。

此类个性化产品虽然制作成本不高,但销售数量受限,不适宜批量生产,因此,店面选址十分重要。

考虑到目前电子商务在中国尚不是成功的营销方式,若以网上购物为主要营销渠道,短期内将难有好效果,建议立足于店面营销,突出精品和特色,让所有顾客有“只要轻轻一瞥就想停下来看个究竟”的感觉。

创业者:叶光伟(女,广州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有着男孩名字的叶光伟,是开朗而自信的,这是她说第一句话给我们的感觉。

也许正是这两种特质,成就了她的创业冲动。

“每个人都有创作欲望,如果能把这种欲望释放出来,会让人心情舒畅。

”而对于她本人来说,她希望这次创业能为自己的记忆留下一些精彩的东西。

叶光伟留意到,身边的很多人都热衷于自己动手制作礼品,所以她选择从事手工艺品的制作,材料以海洋贝壳类为主。

而她们所做的工作,是将原材料制成半成品,并提供给顾客将半成品加工成各种造型工艺品的方法、材料和工具,最终的成品是由顾客亲手制作出来。

她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达一种情感,毕竟亲手制作的成品送给朋友会更有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