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月考试卷【完整】

2019-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月考试卷【完整】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月考试卷【完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3B.K2SO4C.MgO D.Zn (OH)22、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2)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3)使步骤(1)中产生的氧化钙和水反应;(4)熟石灰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该厂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碳酸氢钠;③碳酸氢钙;④烧碱;⑤二氧化碳;⑥熟石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始原料是①③B.起始原料是②⑥C.最终产品是②④D.最终产品是⑤⑥3、《周礼》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为CaCO3),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东汉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的碱液可用“蜃”与水混合制得。

“蜃”的主要成分是A.CaO B.Ca(OH)2C.CaCO3D.Na2CO34、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B.用盐酸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C.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硫酸铜三种白色固体D.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5、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生成水,实质是H+和OH- 结合生成了H2OSO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24D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在氧气中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可以实现的是A .C→CO 2→ COB .CuO→Cu→Cu(NO 3)2C .CaCO 3→CaO→Ca(OH)2D .Na 2CO 3→NaCl→NaOH7、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K +、H +、Cl -、OH -B .Cu 2+、K +、Cl -、-3NO C .Ba 2+、+4NH 、2-4SO 、-3NO D .Na +、K +、-3NO 、2-3CO8、KNO 3溶液常用作无土裁培的营养液。

实验室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KNO 3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NO 3属于钾肥B .将该溶液稀释为3%KNO 3溶液,需要加入100g 水C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D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旧,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 2(OH )2CO 3,也可写作CuCO 3·Cu (OH )2,后者化学式更能体现它的化学性质。

CuSO 4溶液与Na 2CO 3溶液反应能否得到碱式碳酸铜?某兴趣小组进行相关探究。

(沉淀制备)称取12.5g 胆矾(CuSO 4·5H 2O )溶于一定量的水中配成8%的CuSO 4溶液。

向其中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将所得蓝绿色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1)配制该CuSO 4溶液需要______mL 的水,使用______(填仪器的名称及规格)来量取。

(实验探究)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OH)2;丙同学认为沉淀是xCuCO3•yCu(OH)2。

为了进一步测定组成,现设计了如下装置,用制得的固体进行实验:(2)A装置加热前,首先打开活塞K1、K2,关闭K3,通入适量氮气。

停止通氮气,然后______(写出如何控制活塞),再点燃A处酒精灯。

(3)若丙同学的观点成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经查阅文献,三位同学讨论认为需要用Ba(OH)2代替Ca(OH)2来定量测定固体的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__。

A.Ba(OH)2的碱性比Ca(OH)2强B.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C.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5)经实验测得该蓝绿色固体化学式为2CuCO3•3Cu(OH)2。

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千里江山图》中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2CuCO3·Cu(O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2CuCO3·Cu(OH)2中铜的质量分数低于Cu2(OH)2CO3B.保存《千里江山图》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2、下面4个观点都是错误的。

写出你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否定相应的错误观点:(1)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_________。

(2)复分解反应一定只有两种生成物___________。

(3)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__________。

(4)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_________。

3、某实验中学的同学归纳总结了有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如图所示。

其中A是一种生活中产量最多的金属,B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B的物质分类属于___________。

(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⑨:___________。

(3)请你用文字描述反应⑤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___个。

4、用化学用语填空:(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3)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

(4)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单质是______。

5、从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按要求组合,完成下列填空:(1)用化学式填空①固体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②“西气东输”的主要气体是______;③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的气体______;④能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2)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填空①生成物全部是气体单质______;②反应物全部是氧化物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为测定氯化钠和氯化镁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求解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3)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__;(4)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通过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现有12.5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理论上可以制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3、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亚硫酸钠(Na2SO3)未经处理,会造成污染。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水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反应方程式:2323Na SO +CaCl =CaSO +2NaC1 ;氯化钙不与废水中的其它杂质反应)试计算:(1)反应完后生成亚硫酸钙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

(2)废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4、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测定某电镀厂所用CuSO 4溶液中CuSO 4的质量分数。

取该CuSO 4溶液50g 向其中加入某未知NaOH 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40g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 (OH )2沉淀4.9g(1)计算CuSO 4溶液中CuSO 4的质量分数。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 g.5、某化学课外小组对熟石灰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物质,为测定两种物质的含量,小组同学称取8.7g 样品放入质量为41.3g 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搅拌且每步都充分反应。

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烧杯及其中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象如下所示:(1)8.7g 样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g 。

(2)8.7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结果精确至0.1%)(3)以上三次的实验数据中,只有一次加入的稀盐酸与烧杯中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①如图图象中a的数值是_______。

②求该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6、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锻烧实验(所含杂质在锻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计算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7、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5.6g。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8、水垢可以看作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化学组成可表示为aCaCO3·bMg(OH)2·nH2O或aCaCO3·bMg(OH)2·cMgCO3·nH2O。

为研究某锅炉水所形成水垢的化学组成,取水垢6.32g,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得到5.78g剩余固体A。

高温灼烧A至恒重,放出的气体若用过量的Ba(OH)2溶液吸收,得到11.82g 沉淀;若被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增重2.82克。

(1)写出高温灼烧固体A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任意正确的两个)(2)通过计算判断该水垢中是否含有MgCO3 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

(3)计算固体A中Mg(OH)2的质量是_______g。

9、取200g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

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结合题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