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单位专职安全员基础知识

基层单位专职安全员基础知识

专职安全员基础知识1 定义:1.1 安全:安全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1.2 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1.3事故:事故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1.4 事件:事件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1.5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1.6 危险源辨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6.1 危险源辨识是从组织的活动和设施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断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1.6.2 危险源辨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只有辨识出危险源的存在并准确地确定其特性,找出导致事故的根源,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1.7 风险: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是对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这两项指标的综合描述。

1.8 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其包括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将风险与安全要求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可接受。

1.9 安全监察:安全监察是指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监督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监督行为。

1.10 目标:目标是指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达到的目的。

是组织依据职业健康方针制定的,在预定的时间内期望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达到的目的;目标应尽可能量化,以便目标的分解和测量。

1.11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1.12 不符合: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2 基层单位专职安全员职责:2.1 监督、检查工地施工场所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和职工的作业行为。

有权制止和处罚违章作业及违章指挥行为;有权根据现场情况决定采取安全措施或增加安全设施;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施工,有权指令先行停止施工,并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2.2 参加本单位重要施工项目和危险性作业项目开工前的安全交底,并检查开工安全文明施工条件,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

2.3 参加本单位安全工作例会和生产调度会,协助工地领导布置、检查、总结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2.2 协助本单位领导布置与检查每周的安全日活动;监督检查班组每天的“三交”(交任务、交安全、交技术)“三查”(查衣着、查“三宝”、查精神状态)站班会。

2.5 对施工现场和安全卫生责任区内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环境卫生、2成品保护措施执行情况以及生活卫生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2.6 负责施工机械(机具)和车辆交通安全监督工作。

2.7 负责防火防爆安全监督工作。

2.8 督促并协助有关人员作好职业防护用品、用具和重要工器具的定期试验、鉴定工作。

2.9 组织开展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负责对新入厂人员进行第二级安全教育。

2.10 参加工地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按“三定”原则督促整改。

2.11 负责对分包单位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与指导。

2.12 负责对班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考核与奖惩。

2.13 协助工地领导组织人身轻伤事故、记录事故中严重未遂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统计、分析及上报。

3 专职安全员应具备的条件:3.1 具有较高的业务管理素质和高中以上文化水平。

2.2 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3.3 熟悉本专业技术,具有必要的电力建设专业知识,有3 — 5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

3.4 熟悉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规程、制度等。

3.5 身体健康,能够适应安全监察工作强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 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4.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这是要求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党政工青齐抓共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对策,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2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这是要求企业领导要把安全和生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施工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3 安全一票否决的原则。

对干部晋级和各类评优、资质评审中,安全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35 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5.1 三级(公司、分公司、班组)安全教育: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新工人进行二级安全教育5.1.1 二级安全教育(项目部级)内容:本工地的施工特点及状况;工种专业安全技术要求;工作区域内主要危险作业场所及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和环境卫生、文明施工要求。

5.1.2 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内容:本班组、工种安全施工特点及状况;施工范围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器具的性能和操作要领;作业环境、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个人防护要求、文明施工要求。

5.2 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对从事电气、起重司炉、焊接、爆破、爆压、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及架子工、厂内机动车驾驶人员、机械操作工作及接触易燃、易爆、有害气体、射线、剧毒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有关主管部门培训取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定期进行考核,不合格者,收回证件,停止作业,待重新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5.3 定期安全教育:每年年初或新工程开工前,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一次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5.4 特殊情况的安全教育:5.4.1 对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型机械(机具),以及职工调换工种等,必须进行适应新操作方法、新岗位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5.4.2 对因违章及事故责任而下岗的职工,应组织进行复工前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竞争上岗工作。

5.5 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采用公司、工地大会、专业性安全会议,班前、班后会,事故现场分析会等会议的形式,以及谈话、讲座、黑板报、安全通讯、简报、安全活动日、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讲演会、安全电影、录像、宣传画、安全教育陈列室、4安全展览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广泛地对职工进行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

6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6.1.1 日常性安全检查:检查站班会情况,检查作业票的签发和执行,检查安全活动日记录,检查工器具的日检查情况,检查防护用品的配戴情况,检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检查施工现场的布局和是否存在违章、隐患。

6.1.2 定期性安全检查:本单位每月一次。

6.1.3 阶段性安全检查:按工序进行。

6.1.4 专业性安全检查:如防火、防汛、交通、机械设备检查。

6.1.5 季节性安全检查:夏季检查防暑降温,冬季防冻防寒检查。

6.2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6.2.1 查领导:是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否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付诸实施;是否做到“五同时”以及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6.2.2 查管理: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帐、表、册、卡的建立及执行情况;查工地和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6.2.3 查隐患:查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查违章违纪;查安全设施及安全标志的设置;查文明施工情况。

6.2.4 查反事故措施:是否真正做到“四不放过”;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统计和上报。

7 安全工作例会及会议记录、施工班组安全活动日记录的填写7.1 基层单位应每月召开一次有专职安全员、施工技术人员和班组长、分包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安全工作例会,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施工项目、各工种、各工序的安全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总结和布置日常性安全管理工作。

也可以根据当时的安全生产形势,传达贯彻领导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

会议应有完整的记录,每月至少1次,写清会议内容。

所有参会人员必须签字。

57.2 施工班组安全活动日记录:7.2.1 每周一次(间隔不得超过7天)的安全日活动时间,任何人不得占用,如情况特殊可串用。

7.2.2 安全活动日的主要内容包括:a) 总结前一周的安全施工(生产)情况,安排布置下一周的安全施工(生产)任务。

及时总结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中的好经验,吸取不足之处的教训。

表扬好人好事,批评违章违纪。

b) 查找和预测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及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解决不了的项目及时向上级报告。

c) 传达上级各种安全文件、通报及会议精神情况。

d) 有关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内容。

7.2.3 安全日活动要求本单位全体人员参加,因故没有参加的人员,事后由安全员或工作负责人对其进行补课。

7.2.4 安全日活动中参加人员要积极发言,禁止一言堂。

7.2.5 安全日活动必须建立记录,各单位领导、安全部门应对所属施工班(组)的活动记录定期检查,并签署意见。

安全日活动记录不得有漏项,保持连续性。

8录用分包单位资质审查内容及有关要求:8.1 录用分包单位资质审查内容8.1.1 有关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施工资质证书。

8.1.2 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

8.1.3 安全生产许可证8.1.4 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8.1.5 上级主管部门出据的三年无事故证明8.1.6 施工简历和近三年安全施工记录8.1.7 安全施工的技术素质(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取证情况。

8.1.8 安全施工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备(30人以上的分包单位必须配备6专职安全员)8.1.9 保证安全施工的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用具的配备清单。

8.1.10 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8.2 对录用分包单位的有关要求8.2.1 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资质审查不合格的分包单位严禁录用。

8.2.2 资质审查应在每年年初或新工程开工前进行。

不得降低标准,不得简化审查程序,不得逾期不办。

8.2.3 对管理混乱或近三年内发生过死亡事故的分包单位不得使用。

8.2.4 对不符合资质审查的队伍,安全监察部门有权否决录用。

8.2.5 未交纳安全保证金的队伍不得录用。

9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审、批程序和执行要求9.1 工程项目的一切施工活动必须要有书面的作业指导书(包括安全施工作业票),作业指导书必须有专题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签字认可。

无措施或未交底,严禁布置施工。

9.2 一般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由本单位总工程师审查批准,由班组技术员交底后执行。

9.3 重要临时设施、重要施工工序、特殊作业、季节性施工、多工种交叉施工等施工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由工程技术人员编写,须经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监察等部门审查,总工程师批准,由本单位技术专职工程师交底后执行。

特别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大型作业,需报公司审核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