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名、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行政管理:城市规划管理(规划)二审行政裁定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许可【审理法院】安徽省池州地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安徽省池州地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4.07【案件字号】(2020)皖17行终16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桂群叶光氢钱跟东【审理法官】桂群叶光氢钱跟东【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吴法名;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当事人】吴法名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当事人-个人】吴法名【当事人-公司】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吴法名【被告】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本院观点】上诉人认为其属于不动产提出诉讼的案件,商品房买卖合同是2010签订的,至今2020年没有超过20年,在起诉期限之内。
【权责关键词】行政许可合法违法受案范围证明不予受理【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上诉人认为其属于不动产提出诉讼的案件,商品房买卖合同是2010签订的,至今2020年没有超过20年,在起诉期限之内。
但本案诉请的【2010071】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系2010年7月30日发证,上诉人与安徽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时间为2010年9月12日,且该《商品房买卖合同》明确载明预售商品房的批准机关及许可证号,上诉人签订该《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应该是对该预售许可行为是知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做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若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故一审法院根据上述规定认定上诉人于2020年1月6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已超过法定起诉期限并无不当。
综上,一审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更新时间】2021-11-02 19:29:05吴法名、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行政管理:城市规划管理(规划)二审行政裁定书安徽省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20)皖17行终16号当事人上诉人(一审原告)吴法名。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所地池州市长江南路红森大厦某某某某。
法定代表人罗辛平,该局局长。
审理经过上诉人吴法名诉被上诉人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规划管理(规划)行政许可一案,不服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2020)皖1702行初2号行政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做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若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本案中,原告诉请的【2010071】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系2010年7月30日发证,原告与安徽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时间为2010年9月12日,且该《商品房买卖合同》明确载明预售商品房的批准机关及许可证号,故依据前述法律规定,原告于2020年1月6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已超过法定起诉期限,其要求撤销【2010071】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起诉应予以驳回。
原告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相对方为安徽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并非被告,故其要求确认涉案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应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其该项起诉亦应予以驳回。
鉴于原告前述的两项起诉均应予以驳回,故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于法无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第四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款之规定,裁定驳回原告吴法名的起诉。
二审上诉人诉称吴法名上诉请求:一、判令撤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2020)皖1702行初2号案行政裁定书。
二、判令确认撤销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处批准的,【2010071】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三、判令确认我所购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编号:2010011456)无效。
四、判令确认被上诉人因被上诉人所属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处滥用职权批准的,【2010071】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造成上诉人损害,赔偿上诉人162.26万元经济损失。
五、判令被上诉人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2010年7月份安徴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公开对外预售安徽省贵池区太阳新城B区25幢商品房,我向该公司交付定金,并签订预买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太阳新城B区25幢607室商品房合同,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是封闭式商品房小区,大约在2010年9月12日该公司售楼开盘,对外销售商品房,我与该公司签订了购买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太阳新城B区25幢607室商品房买卖合同,在约定的时间内我向安徽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付清33.1万的全部购房款,商品房交房的时间为2011年9月30日之前。
2011年10月份该公司声称池州市市政府不允许建小区封闭式围墙,与池州市市政府交涉,推迟交房,2011年11月份交房,该公司声称池州市市政府不允许建小区封闭式围墙,市政府叫房产开发公司赔偿购买人损失,房地产公司赔偿我1.073万元交房,该公司用欺诈方式交房,并且所购商品买卖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价格至少30%使我造成了商品房价格和至今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等损失。
安徽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安徽省贵池区太阳新城B区25幢我所购商品房,开发商分割变更登记表中的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证书号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中的土地使用权证书号不一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第1条第三款第四款中称,该公司与安徽省房地产管理局签订安徽省贵池区太阳新城B25某、B26某、B27某楼项目开发建设合同,办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且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规划许可证号(341701201000009)与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处官网公布的,房地产预售许可证中的规划许可证号(341701201000050)的证号不一致,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批准的(341701201000050)号、(341701201000009)号规划许可证,存档存根中都无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楼前绿化一部分在2018年池州市市政府修建了停车位,修建停车场施工人员称,是市政府建设“海绵城市"修建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13条第15条第37条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化法》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第3条、《最高人民法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第68条的法律规定,开发商开发的城市商品房建设土地是通过签订买卖合同出让在转让给购房人的,我所购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属于私人使用权属,池州市市政府不可能违法修建停车场,依照法律规定推定安徽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安徽省贵池区太阳新城B区25幢我所购商品房,编号为(16xxx982)号地块土地使用权证书,是违法办理的假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化法》第38条第40条、《最高人民法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第68条,的法律规定,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小区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内私有权属建设工程,池州市市政府不可能违法修建停车位,也不可能是开发商与安徽省房地产管理局签订项目开发建设合同办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且我所购商品房,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商品房规划许可证号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中的规划许可证号不一致,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批准的(341701201000050)号、(341701201000009)号规划许可证,存档存根中都无使用的土地的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推定安徽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安徽省贵池区太阳新城B区25幢我所购商品房,开发商的商品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违法办理的假证。
在安徽省池州市市场监督局合法查询的企业基本信息中安徽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住址是“安徽省池州市杏村西路247号",后变更为“安徽省池州市齐山大道平天湖假日酒店A栋424室",与我购房买卖合同的该公司住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翠微西路247号",,地址不一致经查安徽省豪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无固定住所,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当有固定住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0条的规定,该公司是非法的假房地产公司。
我所购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与我签订合同的是自称代理人程斌签名,假公司没有法定代表人,自称代理人没有被代理人,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签订合同没有卖方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2条、第52条第五款的规定,我所购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无对方当事人合同不成立,是无效的合同。
依据以上所述事实,我所购商品房买卖,是非法假房地产公司串通行政相关机部门非法办证,私建住宅,欺诈、诈骗坑害购买消费者,其目的是为了非法获取经济利益。
【2010071】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批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5条、《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48号第22条第23条的法律规定,是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处滥用职权办理的该证。
非法假房地产商用该证销售私建住宅房,使我购房被骗,是这一行政行为致使我购房被骗,侵犯了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对我造成房价价格损失及其所产生价值的损失32万元、利息损失12.2万元、办房产证费用损失6600元、原告购房款及购买同等面积的房屋差价损失110.4万元、搬迁费1万元、临时安置费5万元,合计162.26万元经济损失。
是非法的假房地产公司和行政相关部门串通非法办证欺诈、诈骗购房人,耽误了起诉,我至今知道才诉至法院。
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方网站公布,安徽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处是属于安省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下属二级单位机构,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局长是该单位机构的负责人,我作为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第12条第一款第12节第14条第20条第25条第一款第26条第46条第二款第49条第61条第7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2条、第52条第五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法释【2018】1号第12条第四款第20条第23条第68条第一款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4条第7条第11条的法律规定,2019年12月30日我将被上诉人诉至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2020年1月13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作出了(2020)皖1702行初2号案行政裁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