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项目化案例

一年级语文项目化案例

一年级语文项目化案例
《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 10 个生字,知道“挺一挺、舒畅、钻出来、热闹”等词的意思。

2、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感受生长的快乐。

3、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4、能用“热闹、一边……一边……”各写一个句子。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

教学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课题提问
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种子是怎样长大可的? ……)
二、听配乐朗读课文
1、你都听明白了什么?交流
2、自由读课文,看还能读明白什么?
3、交流
4、填空:课后习题 6
三、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1、把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

2、读生字词。

3、完成《课堂作业》 2
四、巩固练习
1、记一记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写一写生字。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按课文填空(课后 6)
二、研读课文
1、你能从这段话中读出种子发芽需要那些条件吗?
板书:暖和的天气
喝水
松土(空气)
2、你乐意当一回种子吗?为什么?好好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3、如果你真是种子,你最希翼得到的是什么?阳光?泉水?还是空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份读,说明原因。

4、交流:第一部份抓住“醒、挺”
第二部份抓住“种子喝的水是从哪儿来的”
第三部份是重点
(1)在学生交流后,请同学分别划出蚯蚓和种子的话。

(2)男女生分读,比一比,哪边同学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3)重点理解种子奇怪的语气,“招呼”的意思。

三、小结课文
1、到这里为止,种子已经挺了三次了。

我们用朗读来表现他三次挺的动作好吗?
2、老师读,学生表演
3、女生读,男生表演
4、男生读,女生表演
四、巩固练习
1、齐读 1——7 段
2、完成课堂作业 3
五、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读课文 1——7 段
二、学习课文 8、9 段
1、当种子挺了三次之后,他听见了什么?
2、出示句子: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3、你能想像一下,他们都会怎么唱呢?
4、比较句子: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5、练习朗读
6、如果你是那在地底下呆了很久的种子,当听到外面的歌声会想些什么?(理解“热闹”,你还知道哪儿很热闹?)
7、指导朗读种子说的话
8、种子终于又挺了挺身子,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光明的世界,你能给“光明”换一种说法吗?帮他描述一下他眼中“光明的世界”。

9、齐读 8、9 段
三、总结课文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
(把种子当做人来写,知道了种子钻出地面的条件……)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整地读一遍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听写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
五、课外阅读
1、《选学读本》《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蚯蚓》
2、《新教材》《笋芽儿》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 11 个生字和 1 个偏旁,会写 5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体味遇到艰难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懂得遇到艰难,应认真思量、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小鸟吗?(乌鸦)能看着图片说一说它长得什么样?(乌鸦混身长满了黝黑的羽毛,嘴巴尖尖的。

)
2.乌鸦不仅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它却十分聪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一起去认识一只聪明的乌鸦。

(板书课题)13.乌鸦喝水(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音生字: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旁、放”是鼻韵母,“找”是翘舌音。

)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黝黑、乌鸦、到处、找到、办法、旁边、许多、办法、放入、进出、高兴
4.学习多音字。

只(zhī)一只;只(zhǐ)只见
5.质疑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
(乌鸦喝到水了吗?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呢?)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了解具体内容。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4)课文一共分为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呢?
(第一段:乌鸦要喝瓶子里的水,却喝不到;第二段:乌鸦想出了喝到水的办法;第三段:乌鸦终于喝到水了。

)
2.学习第一段。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名朗读这一段,师生评价。

(2)思量:从“到处”一词可以看出什么?
( “到处”说明乌鸦找了许多地方,心里很着急。

)
想象:乌鸦都去过哪里找水喝呢?用“乌鸦也许去____找水喝,也许又去____ 找水喝”句式练习说话。

(3)乌鸦终于找到水喝了,它的心情如何呢?(高兴、兴奋)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4)乌鸦又遇到了哪些艰难呢?(乌鸦虽然找到了水,可是水不多,瓶口又小,还是喝不到水。

)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个艰难。

(5)指导朗读“怎么办呢?”这个问句。

师:如果你是这只乌鸦,你会怎么读“怎么办呢?”这四个字。

(学生试读,师再范读,读出疑问语气。

)你也来体验一下乌鸦的心情,带着失望和疑问的语气读一读最后两句。

3.学习第二段。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名朗读这一段,师生评价。

(2)思量: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乌鸦看到石子就想出了办法,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善于观察、勤于思量的乌鸦。

)
(3)师小结,指导朗读。

乌鸦想出好办法来了,一定很快乐。

让我们带着快乐的语气读一读这一段。

4.学习第三段。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名朗读这一段,师生评价。

(2)思量: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升高呢?
(因为放进了小石子。

)
(3)乌鸦又是如何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呢?(一颗一颗放进去的)从“一颗一颗”这个词语你能体味到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
(这是一只做事认真、有耐心的乌鸦。

)
(4)瓶子里的水是如何升高的,找出相关词语?(渐渐)
理解“渐渐”。

你能给这个词语换个词吗?
(慢慢,一点一点)
说句子: ________渐渐____________。

(5)指导朗读,读出乌鸦的高兴。

5.拓展延伸。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还有哪些方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呢?开动脑筋想一想,把你的好主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例如:可以把瓶子歪倒,水就会往外流;还可以想办法找一根吸管……)
6.教师小结: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个故事。

(播放视频《乌鸦喝水》)
7.指导书写“只、石、多、出、见”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划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8.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篇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由喝不着水到喝着水的过程,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得到解决。

我们遇到问题也要认真观察、子细思量。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感受到了这是一只善于动脑的小乌鸦。

(2)让我们明白了遇到问题要认真观察、子细思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