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自考-简单题论述题-近几年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自考-简单题论述题-近几年

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到__融合_阶段。

22.韦纳认为,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有两个步骤:一是_决定控制源__;二是__决定稳定性。

23.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_ 潜能____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是美国心理学家_马斯洛_认为的个体最高的需要层次。

24.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_确定目标_____、选择目标和__记录行为____。

25.冲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个人内部冲突_____;另一类是__人际冲突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登门槛技术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27.印象形成认知的主题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8.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的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29.人际吸引又称人格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0.人际冲突人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

单线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的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32.简述态度转变的方法。

参与活动法;登门拜访法;团体规定法;全面宣传法;沟通信息法33.简述影响社会助长或干扰的主要因素。

34.简述利他行为决策过程的步骤。

1.对紧急事态的注意2.正确的解释情景3.对个人责任的决定4.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5.执行助人行为35.简述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13分,共25分) 36.试结合实际,说明认知失调理论的不同应用。

1.心理治疗2.儿童教育:温和的劝告3.消费行为4.决策37.试述如何根据印象形成的效应来树立自己的积极形象。

印象形成的效应:优先效应;新近效应;晕轮效应;定型;自我实现预言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__融合阶段_______。

22.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_和___成分_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3.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确定目标、选择目标_和_记录行为_。

24.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__零-总和___冲突,另一种是_非零-总和__冲突。

25.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归因理论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即:__生理上的激起____和___认知标签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际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7.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28.行动者观察者偏见29.自我控制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

它指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30.社会两难情景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评价社会交换理论。

32.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印象管理的作用:1,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使我们更快的适应不同人们的角色要求,作出恰当的自我表现和社会行为。

33.对人的归因理论主要有哪些?海德的因果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相应推论理论;韦纳的成功与失败归因理论34.简述时尚现象的特点。

1.包含内容广泛;2.表现方式独特;3.变化的速度很快;4.受崇拜对象影响;5.时尚的象征作用;6.时尚的层次35.举例说明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13分,共25分)36.试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1.助人者的心境2.同情和内疚助人者的心境;3.个性4.责任和承诺3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应用这些原理改进自己的人际关系?1.情景因素,人际间的交往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体验性;2.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貌,才华和能力及个性品质3.类似和互补,交往对象的熟悉,态度的相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__心理____关系。

2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__认识无关____、认知间协调和__认知失调____。

23.非言语沟通可以归为动态无声的、_静止无声的_____、_副语言_____等三类。

24.凯利在其因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在归因中__行为____在协同变化。

25.群体的__规范性____压力可能使个体产生公开的服从,而没有伴随着内心接受;但是,服从__信息____压力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内心接受。

26.人际冲突有___零-总和____冲突和___非零-总和______冲突两种主要形式。

27.__印象____形成,就是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8.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由___生理上的激起______和__认知标签_____两个因素组成。

29.利他行为的榜样人物对他人的积极影响,在榜样人物并不实际存在时______会发生。

30.__人际吸引____,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1.一般说来,态度具有__社会____性、具体性和__协调___性等特性。

32.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认为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__包容____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_感情____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33.马斯洛用“自我实现”一词源于他关于_动机与人格_____的专题研究。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4.态度个体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事、观念或情境)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5.自我控制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

它指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36.利他行为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37.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行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38.人际冲突人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9.简述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0.简述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

41.简述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及其原因。

42.简述研究时尚的现实意义。

43.简述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观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4.试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5.试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注意阶段、_解除阶段______和___融合阶段____。

2.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包括__零-总和_____冲突和__非零-总和_____冲突。

3.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它们是累加模式、_平均模式______和__加权平均模式_____。

4.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即为_自我实现______。

5.相信世界上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称为__回报规范____。

6.在面临社会两难情景时,群体规模越小,边际资源份额回报率越___高____,成员合作的可能性越___低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意识形态关系2.自我障碍个体为了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3.自我实现预言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4.社会化5.利他行为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为什么相似性能导致人际吸引?4.什么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应怎样克服这种偏见?5.简述印象管理中的情景认同论。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霍桑实验说明了什么?试对霍桑实验进行评价。

2.试述时尚现象及其特点。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_冷漠_____阶段、疏远阶段到__终止____阶段。

2.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成败的归因结果主要有能力、__努力____、运气和__任务难度____四种。

3.影响服从的主要因素包括_群体因素_____和___个体因素___。

4.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__问题识别____、承担义务、_扩展自我管理_____和习惯形成。

5.影响合作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_权利理论_____和__合作的协商理论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态度个体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事、观念或情境)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睡眠者效应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3.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4.时髦指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人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5.自我控制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

它指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