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课件
——语义重复
(5)您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 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谦敬错位
(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 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 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 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 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精卫填海 揠苗助长 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火中取栗
1、具有修辞作用
胸有成竹:肚子里长了一根竹子。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 文不加点: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 捷,写作技巧纯熟。 不刊之论: 不能刊登的言论。 刊,删改。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 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 击。
读一读
• 人才济济(jǐ)
• 图穷匕见(xiàn)
(xiù) 乳臭未干
(yí) 虚与委蛇
• 大腹便便(pián)
• 卑躬屈膝(xī)
(páo) 如法炮制
(bì) 刚愎自用
• 封妻荫子(yìn)
(xián) 垂涎三尺
改一改
• 走头无路 (投)
(绌) • 相形见拙 (罄) • 磬竹难书 (拥) • 蜂涌而至 (骛) • 好高鹜远 (历) 再接再励 (躁) 心浮气燥 (部) 按步就班 (川) 穿流不息 (碧) 金壁辉煌
(1)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天的考试都不理想, 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望文生义 (2)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
——轻重失度
(3)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激烈的场面 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误用褒贬
(4)当看到赵本山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地笑了。
• Many dropsof make an ocean
• 杯弓蛇影 • 烈火见真金 狐假虎威 异曲同工 集腋成裘
积少成多
One is extremely suspicious。
people of worth show their morality during hardships bully people by flaunting one's powerful connections different in approach but equally satisfactory in result many a little makes a mickle • 有眼不识泰山 One entertain an angel unawares
——我国古曲的曲目。
5、成语与教育:
因材施教 青出于蓝
循序渐进
言传身教
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言以其珍贵的精 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6、成语与爱情
人们借有尽的文字传达无尽的情思,寄托对 爱情的美好愿望。
• “一见钟情”、 “浓情蜜 意”、 “山盟海誓” —青年男女热恋时的甜蜜与 美好 • “纸短情长”、“魂牵梦萦” —离别后的思念及痛苦; • “月下老人” 的传说
成语和其他固定短语的异同
• 格言 前半部分像谜语,后半部分像谜底
• 谚语
• 歇后语
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
在群众间流传的固定语句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图穷匕见
火中取栗
醍醐灌顶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夸父追日 刻舟求剑 负荆请罪 图穷匕见 醍醐灌顶
7、成语与做人:
高风亮节 浩然正气
光明磊落 两袖清风
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 童叟无欺、一诺千金
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成语: 勇者无惧、大义凛然
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 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比一比
•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 Rise in rebellion 揭竿而起 三顾茅庐 • Stand together through thick and thin 同甘共苦 • Repeated a whole-hearted invitation
3、成语与建筑文化 :
•“雕梁画栋” ——有雕刻和彩绘装饰的栋梁, 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 “曲径通幽” ——强调幽深曲折以通佳境,所 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
中国古代的楼台宫室建筑,不仅突出地表 现了古人在建筑设计上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 等级制度和经济地位上的鲜明不同。
4、成语与文学艺术:
阳奉阴违(羊PHONE鹰"喂")
成语接龙
• 一败涂地→地大物博→博学多才→才疏学浅 →浅尝辄止…… • 石破天惊→ 惊弓之鸟→鸟尽弓藏→藏龙卧虎 →虎口余生→生离死别→别有天地→地大物 博 • 大庭广众→众所周知→知难而进→进退两难 →难解难分→分秒必争→争先恐后 • 鲜为人知→知书达理→理直气壮→壮志凌云 →云泥之别→别有洞天→天真无邪
•“烘云托月”
——作画的一种技法。比喻从侧 面加以点染或描写,从而衬托主 要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功力深 厚。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都是汉民族精神文化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汉语言中有大量反映各种不同艺术形 式的成语,从中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 貌。
(置) • 毋庸质疑
(清) 山青水秀
辨一辨
•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 古玩文物、令人 ( 目不暇接)。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 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 美不胜收 )。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 来,令人 ( 应接不暇 )。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悲翠、玉 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琳琅满目) 。
壮志凌云
誓 同 峨 眉 共 比 高
书 山 学 海 甘 之 若 怡
敢 与 金 鸡 争 晨 晖
良 辰 美 景 惜 时 如 金
偏正关系
补充关系
后起之秀
轻于鸿毛
一盘散沙
遗臭万年
1、成语与自然文化
• 江山如画 ——对美好的山川大地的讴歌
• 凄风苦雨
——对险恶自然的由衷敬畏 • 傲霜斗雪
——对自然的精神气节的歌颂
这类成语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在探索自然、战胜 困难的过程中那细腻的情怀,勇毅的精神。
2、成语与服饰文化:
• “凤冠霞帔”、“珠围翠绕” —妇女 • “披红挂彩” ——遇到喜事 • “披麻戴孝” ——遇到丧事 服饰是古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志趣节 操、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
猜谜语
• 哑巴说话
• 变奏为春
指手画脚
偷天换日
• 二、四、六、八、十
• 举棋不定
无独有偶
下落不明
• 滥竽充数
随声附和
对对联
• 守株待兔
缘木求鱼
放虎归山
引狼入室
• 流芳百世
• 阳春白雪
遗臭万年
下里巴人
•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用十二属相填成语
•鼠 _目寸光
牛 老_舐犊
龙 望子成_ 羊 顺手牵_ 狗 _急跳墙
2、结构形式固定,不能随意改变
一诺万金 抱柴救火
一诺千金 抱薪救火
3、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
A 惟命是从、马首是瞻
B 衣锦还乡、披坚执锐
宾语前置
词类活用 状语后置
C 嗤之以鼻、重于泰山
D 逍遥法外、盲人瞎马 E 善男信女、拐弯抹角
成分省略
互 文
4、语法结构多样
主谓关系 并列关系 动宾关系 人定胜天 情投意合 平分秋色 毛遂自荐 防微杜渐 好为人师
虎 _视眈眈 蛇 画_添足 猴 尖嘴_腮 豕 狼奔_突
兔 • 守株待_
•马 _到成功
鸡 • 闻_起舞
与成语有关的脑筋急转弯
• 拿筷子吃饭 脍炙人口(筷至人口)
过目不忘(过木不汪) • 有十只羊,九只蹲在羊圈,一只蹲在猪圈 抑扬顿挫(一羊蹲错) • 狗过了独木桥就不叫了
• 羊打电话给老鹰,老鹰接起电话说 “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