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鹏2020年6月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doc

奥鹏2020年6月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doc

1.根据()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A.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B.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C.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D.教育制度是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参考答案】: A2.()主要是因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A.反抗行为B.嫉妒行为C.从众行为D.竞争行为【参考答案】: C3.()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A.文化失调B.情绪失调C.行为失调D.认知失调【参考答案】: A4.()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A.文化失调B.情绪失调C.行为失调D.认知失调【参考答案】: A5.()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A.意大利B.德国C.英国D.美国【参考答案】: A6.1907年苏扎罗在()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成为大学的一门课程A.斯坦福B.耶鲁C.哥伦比亚D.普林斯顿【参考答案】: C7.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这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第一个里程碑A.《人类环境宣言》B.《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C.《我们共同的未来》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考答案】: A8.衡量人口()的指标主要有:人口的寿命、人口的死亡率、人口发病率A.质量B.文化素质C.身体素质D.心理素质【参考答案】: C9.()论述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说明了了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基本定位与规范A.《学记》B.《论语》C.《师说》D.《弟子职》【参考答案】: C10.当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来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研究A.归纳式B.总结式一般方式C.特殊方式【参考答案】: A11.华莱士提出的理论、假设、经验观察、经验概括、被检验过的假设等五种知识构成的社会研究的逻辑模型,被称为“()”。

A.自然环B.社会环C.科学环D.应用环【参考答案】: C12.社会学分支说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后,主张用社会学理论的建立,强调()方法,以教育系统内部的社会学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

A.理论性研究B.实证性研究C.通用性研究D.社会性研究【参考答案】: B13.()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A.功能主义范式B.解释论范式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D.结构主义范式【参考答案】: B14.德国社会学家()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A.恩格斯B.涂尔干C.韦伯D.马克思【参考答案】: C15.()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

狭义上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A.教育问题B.政治问题C.经济问题D.社会问题【参考答案】: D16.()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合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

这也是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渐转变的过程A.个性化B.社会化C.集体化D.群体化【参考答案】: B17.()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参考答案】: B18.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A.群体化形成阶段B.成熟阶段C.形式主义阶段D.瓦解阶段【参考答案】: D19.()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参考答案】: B20.()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A.按控制的层次分B.按控制的手段分C.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D.按控制方式分【参考答案】: B21.中国要实现赶超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教育观念的巨大转变B.区域教育的发展应与区域发展相辅相成C.教育的多元化发展D.教育系统需要应对三种压力【参考答案】: ABCD22.教育功能研究的三种途径是()A.价值分析途径B.逻辑分析途径C.事实分析途径D.系统分析途径【参考答案】: ABC23.学生的重要性他人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次()A.互动性重要他人B.偶像性重要他人C.认识性重要他人D.通用型性重要他人【参考答案】: AB24.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A.导向作用B.凝聚作用C.控制功能D.激励作用【参考答案】: ABD25.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困难()A.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B.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C.公平与效率的矛盾D.主体与权威的矛盾【参考答案】: ABCD26.教育的功能理论代表人物()A.涂尔干B.帕森斯C.杜威D.里尔【参考答案】: ABC27.人文研究范式包括()A.批判方法论B.现象学方法论C.通用方法论D.理解方法论【参考答案】: ABD28.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A.“言必称希腊式”的“拿来主义”B.“全盘抛弃式”的“排斥主义” C.中国的教育要与国际接轨 D.中国的教育传统是现代化的阻力【参考答案】: ABCD29.以时间为准社会流动可以分为()A.代际流动B.代内流动C.竞争性流动D.赞助性流动【参考答案】: AB30.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研究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A.教育病理学B.社会解组论C.文化失调说D.价值冲突说【参考答案】: ABCD31.在学校组织的运行过程中,与协调交替出现的还有另一种现象,就是冲突。

冲突是所有社会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2.过程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也包括对自身行为)进行的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3.非教学人员对教学、行政、科研方面的干预,随着其年限的延长、数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34.教育定义研究范式强调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并以经验观察和调查为主要的研究方法()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5.分配理论是对社会化理论的反动,强调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社会化,不如说是选择、分类和分配,强调的是,教育是一种个体社会地位的竞争机制()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36.教育社会学的功能范式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功能范式”,二是“中层功能范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37.人口分布不均衡,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稳()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38.社会声望的高低也与受教育程度呈现负相关()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9.教师的教育者与受雇者角色之间的矛盾是最经常的角色冲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0.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不用语言文字;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不用数字和量度。

与定性研究相比,定量研究更接近自然科学的方法()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1.经济结构与教育制度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2.社会革命对于教育制度变迁的冲击与影响是巨大的()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3.教师课堂行为的研究主要有五种方式:一是课堂观察技术;二是课堂语言分析;三是课堂谈话逻辑分析;四是学生期望;五是师生互动行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4.教师的社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特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这是一种公众形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5.教育社会学与学校教育是社会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社会研究的目的在于,为直接的实际问题提供答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6.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绝对公平()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7.教育的过程本质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尤其是班集体生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以及学生对自己的三个最重要的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环境之间的调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8.早期社会学家如帕克、斯莫尔等人曾研究过社会冲突,但到了帕森斯一代则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平衡等,而视社会冲突为社会病态,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开始重新注意社会冲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9.社会变迁是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时间上失去其原来面貌的变动,是一种社会过程。

它包括较小的局部变迁或较大是整体变迁;有进步的或倒退的变迁;有进化的或革命的变迁;有暂时的或永久的变迁;也有自发的或有计划的变迁等。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50.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互动关系来划分,国家现代化可分为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