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基础方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方言特点: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
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系统。
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比较小。
汉语地位:1.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2.各兄弟民族的语言接受了汉语的许多影响。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与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
5.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语素——词——短语——句子(手)人(有读音,有意义,最小的语素)(沙发)(无法拆后原来意义不变)(伟)(无法单独成词)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二)词汇方面①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②双音节词占优势③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三)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73%)。
包含有华北东北方言和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2.吴方言(苏州话。
占7.2%)包括上海、江苏省大部、浙江大部地区3.湘方言(长沙话,3.2%)。
包括湖南大部分地区4.赣方言(南昌话,3.3%)。
江西省大部分地区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3.6%)。
6.闽方言(最重要的是闽东方言,福州话。
闽南方言,厦门话。
5.7%)。
主要包括福建和海南大部分地区7.粤方言(广州话。
4%)。
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叫音质,声音的特色。
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原因:1.发音体不同(胡琴,口琴,两人的声带)2.发音方法不同(摩擦,手指弹)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发音器官:1.呼吸器官(动力区)2.喉头和声带(声源区)。
3.咽腔,鼻腔和口腔。
(调音区)口音:音在口腔中共鸣鼻音:在鼻腔中共鸣鼻化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三、语音社会属性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
1.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用不同的语音表示,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别:别去,区别,别离)同样的意义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头,脑袋)2.语音的系统性上。
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从物理和生理属性角度看是不同的音,在语言中可能认为是相同的音。
语音单位:一、音素——辅音,元音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元音(母音):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形成的音素。
a,o,e,i,u区别:1.受阻与否,主要区别2.紧张度。
辅音,发音成阻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均衡紧张。
3.气流强弱。
辅音较强,元音较弱 4.响亮度。
辅音,声带不一定颤动,不响亮。
元音,声带颤动,响亮。
二、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几次紧张就有几个音节)三、声母,韵母,声调在音节里考察: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22个)韵母:位于音节后端,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39个)零声母: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
(爱)Yw开头声母VS辅音所有的声母(22个)都是辅音(辅音声母21个)有的辅音不做声母,只做韵尾。
Guang(光)中的ng. n既可作声母,也可做韵尾。
韵母VS元音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a. ia uai 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an eng uan 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1.双唇音(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2.唇齿音(f)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
3.舌尖前音(zcs)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
4.舌尖中音(dtnl)舌尖抵住上齿龈5.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6.舌面前音(jqx)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舌面音)7.舌面后音(gkh)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舌根音)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从阻碍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来观察。
1.阻碍的方式塞音(bpdtgk)爆发成声擦音(fhx,sh,r,s)摩擦成声塞擦音(jq,zh,ch,z,c)前一半是塞音,后一半是擦音鼻音(mn)颤动声带,从鼻腔发音边音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2.声带是否颤动浊音:声带颤动(带音)mnlr 清音:不颤动(不带音)其余3.气流的强弱塞音,塞擦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别送气音,气流强,p t k q ch c不送气音,弱,b d g j zh z 韵母元音的发音:一、、元音的发音(一)单元音的发音。
①舌面元音,分为ɑ[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o[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e[γγγγ]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ê[ε]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u[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ü[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②舌尖元音,分为-i[ ](si)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 ](shi)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③卷舌元音,er[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二)复元音的发音。
13个复元音:ɑi、ei、ɑo、ou、iɑ、ie、uɑ、uo、üe、iɑo、iou、uɑi、uei。
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①前响复元音,4个:ɑi[ai]、ei[ei]、ɑo[ɑu]、ou[ou]。
②后响复元音,5个:iɑ[iA]、ie[iε]、uɑ[uA]、uo[uo]、üe[ yε]。
③中响复元音,4个:iɑo[iɑu]、iou[iou]、uɑi[uai]、uei[uei]。
二、、韵母的发音。
(一)四呼:开口呼,不是i、u、ü和不以i、u、ü起头的韵母。
齐齿呼,i或i起头的韵母。
合口呼,u或u起头的韵母。
撮口呼,ü或ü起头的韵母。
(二)根据结构特点,韵母可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辅音韵母。
带鼻音韵母中都包含“n”。
三、、韵母的结构韵头(介音,介母只有i u u(..),都是高元音,发音短而轻(家,乖,学)韵腹(主要元音):十个单元音。
韵母的主干,清晰响亮。
韵尾: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 u两个,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解释四呼:所谓四呼就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
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调值、相对音高相对音高相对音高相对音高调类: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五度标记法所表示的四种调值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隔音符号:隔音字母是y、w。
隔音符号“’”,避免音节界限发生混乱。
音变:一、上声的变调:(1)214+214→35+214 (2)①(214+214)+214→35+35+214 ②214+(214+214)→21+35+214 (3)如果连着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要划分出语义停顿,确定出音节段,在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
(4)在非上声或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调值由214变为二、“一,不”的变调1.“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的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
“一”年阴平(35),“不”念去声(51)十一,划一,万一,偏不,不2.在去声前,一律变35一样一向不怕不够不看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不”仍念去声(51)一般一边一年一成(变读51)不吃不开不同不详(仍读51)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想一想拖一拖管一管来不来肯不肯找不找。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做不好来不了写得完写不完三、“七,八”的变调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35,也可不变,其余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现在越来越少,历时音变。
七岁七块。
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辅音音位: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元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声调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音位变体:①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例如,普通话的/a/可出现在以下不同的字音中:哀[ai] 啊[A] 熬[ɑu] 安[an] 压[iA],这些读音([A][ɑ]等)就属于/a/的音位变体。
②音位变体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音位的重要标准:①辨义功能②互补分布③音感差异区别特征: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样的语音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就叫做区别特征。
互补分布: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相互补充的,这就叫做互补分布。
在运用互补分布来归纳音位的时候,还应根据当地人的音感。
音感差异也是归纳音位重要的语音标准。
汉字形体演变:①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②现行汉字经常运用的是楷书和行书,从形成的手段来看,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
汉字的结构单位: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
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所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独体字、合体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
部件又叫偏旁或构件,是构成汉字的预制构件,是高一级的构字单位,只有合体字是由部件组合成的,独体字在组字时,只能充当一个部件。
语素: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一般来说意义分两种: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叫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有词汇意义,叫实语素;只有语法意义,叫虚语素。
确定语素的代替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注意:在替代中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
成语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又叫自由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语语素又可分分为两类:⑴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⑵另一类不成语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叫词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