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方程的意义 教学实录与评析 易玲倩
方程的意义 教学实录与评析 易玲倩
等式有两个未知数;有的未知数在等号的
生:①、③、⑤、⑥、⑧。(教师在课件上
左边,有的未知数在等号的右边。
圈出)
师: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师:另外几个为什么不是等式?
(用红粉笔描出未知数)。
生:因为它们没有等号。
师:像这样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
师:哪些又是方程呢?
程。(板书:方程)
生:③、⑤、⑧。(教师又在课件上圈出)
的 联 系 ,生 活 中 很 多 事 件 里 都 蕴 含 着 方
生 2:我知道了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程。请看,这是黄山一年一度的国际登山
……
大会,吸引了众多的登山爱好者参加。这
师 :(小 结)看 来 ,同 学 们 收 获 多 多 。
次来,老师也想去体验一下。
今天我们认识了方程,这为今后的解决问
课件出示:
生的认知引向更加抽象概括的水平。教
5 千米
学中教师根据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引导学
16 千米
生充分利用具体问题情境和直观形象的
感知活动逐步建立起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概括方程的本
质属性。教学既突出了学生对方程的意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写出哪些方 义主动探索与建构的过程,又体现了教师
程?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大家在教科书第 63 页找一找、勾一勾。
图整理一下(课件出示下图)。从这个图
5.回顾反思,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等式包含方程,
师:我们回头来看看,(课件出示)你 方程属于等式。
认为写出这些方程要注意什么?
生 1:要找到题中数量之间相等的关系。
生 2: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方程
等式
之间的相等关系,又提高了写方程的基本
师:黑板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式子。仔 方法和程序,以此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方程
细观察,左边一组式子和右边一组式子, 的理解。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练习巩固
生:它们都是等式。
1.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些是方程?
生:因为都有等号。
①45+35=80
对方程的意义理解强有力的指导。学生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对方程的意义获得了准确的理解,教学取
师:谁来说说你想到的方程。
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入观察和分析师生
生 1:2x=5。
教与学的过程,不难发现,本节课具有以
生 2:16-y=5。
下三大特点: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一种更精准的 工具也用到了这种平衡原理,那就是—— 天平。
出示天平。 师:请看,它的指针指到刻度的正中, 天平处于什么状态? 生:(齐)平衡。 (2)演示天平,根据天平平衡现象写 出等式。 师:在天平左边放 2 个 50 克砝码,右 边放 1 个 100 克砝码。此时天平又会是什 么状态? 生:平衡。 师:后面的同学可能看得不太清楚, 老师把它展示在大屏幕上。平衡意味着 什么呢? 生:意味着左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把这种左右两边 相等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生:50+50=100 或 50×2=100。 师:(小结)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 的式子,就是等式。 (3)引导学生列举出不同的等式。 师:那再看看,这时的天平也平衡,你 还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生:90+60=100+50。 师:像这样的等式还有很多,谁来说说? 学生举例。 师:(小结)看得出,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已浮现出了很多这样的等式,那让我们回 到天平上再来认识一些不一样的等式。 【评析】根据天平两边平衡的现象引 出不含未知数的等式,这些等式是学生根 据教师的演示过程写出来的。既有利于 学生切实感受这些恒等式的产生过程,又 有助于学生学习根据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相信随着深入
我是这样计划的:从南大门出发到云 的学习,你们会越来越感受到方程的魅力。
谷寺,休息片刻再出发,2 小时后到达终点。
【总评】
方程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的一个
十分重要的概念,学习这一内容是小学生
数学认知过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将学
北
南 大 门
y 千米
云
海
谷
广
寺 x 千米 x 千米 场
x 千克 y 千克
2.5 千克
y 克 200 克
z 克 150 克
x元 x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元
2.4 元
师:四人一组,先找出图中的相等关 系,并用等式来表示。组长带头,边说边 记录。
师 :哪 个 小 组 先 来 汇 报 ? 先 汇 报 等 式,再结合图说出等式的意思。
生 1:x+y=2.5,猫的质量+狗的质量=熊 的质量。
小学数学教育 2016.1-2 079
特别报道
TE BIE BAO DAO
程。在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并用 集合圈表达出方程与等式的包含关系,既 进一步深化了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又渗 透了集合思想。
2.请看这三个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 脏了,它们是方程吗?
师:想说哪个就选哪个。 师:(处理第一个,追问)确定吗?为什么? 生:确定,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还 是一个等式。 师:也就是说只要它是等式,且含有 未知数,就一定是方程。对吧! 师:(处理第二个,追问)因为它不是 等式,所以不可能是方程。 师:(处理第三个,追问)怎么又可能 了呢? 生:如果遮住的是未知数,那就是方 程。如果遮住的是已知数那就不是方程。 3.请你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生 2:y+200=z+150,梨的质量+桃子的 质量=香蕉的质量+苹果的质量。
生 3:3x=2.4,单价×数量=总价。 【评析】从直观演示写出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到看图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 “等式”、“含有未知数”,让学生切实经历
方面拓宽学生建立等式的视野和途径,让 概括方程的意义的过程。概括方程的意
学生尝试根据等量关系写等式,进一步感 义时教师还特别注意利用方程的非本质
受方程特别是等式的意义;另一方面丰富 特征去强化其本质特征,以此让学生对方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数量,为后面概括方 程的意义有更加准确的理解。总结方程
程的意义提供更多的依据。
定义后的回顾反思既强化了方程中数量
4.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写出等式的方法。以此从方法上为后面 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打下基础。
2.演示天平,尝试写出含有未知数的 等式。
(1)称出杯子的质量,揭示已知数。 师:请看(课件演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 边 100 克砝码天平平衡),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杯子的质量就是 100 克。 师:杯子的质量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 个已知数。 (2)往杯子里倒入水,引出未知数。 师:接着往下看。(课件演示倒入水) 师:此时,水的质量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那就是一个未知数。这 个未知数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x、y、z、…… 师:都可以。 (3)调整天平,经历不平衡到平衡的 过程。 师:如果想要知道水的质量怎么办? 生:添加砝码。 师:好,添了。 生:不行,再添砝码。 师:又添了。 生:不行不行,换一个轻的试试。 师:现在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前面三次都 不能确定水的质量,而最后这次就能够确 定呢? 生 1:因为前三次天平不平衡,不能确 定水的质量。而最后一次天平平衡了,所 以能确定水的质量。 生 2:前三次左右两边质量不等,就不 能确定水的质量,最后一次左右两边质量
特别报道
TE BIE BAO DAO
易玲倩 执教 (重庆市人民小学) 李光树 评析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 62~63 页。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 等式的关系。 2.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 的过程,在观察、分类、抽象中感受方程的 思想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增强符号意识。 3.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方程的作用,为 进一步学习方程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天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 :首 先 让 我 们 一 起 来 欣 赏 一 段 视 频,请看。(课件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都开心的笑了,但笑声的 背后也得思考,这小虫子们在跷跷板上跑 来跑去,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让跷跷板保持平衡。 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保持平衡呢? 生:在跷跷板左右两边质量相等的情 况下就能平衡。 师:好,今天我们就借助这种平衡现 象,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知识。 【评析】用课件动画呈现游戏中的平 衡现象,并告诉学生这种平衡现象中隐藏 着重要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利用这种平 衡现象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新课引入生 动有趣,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出 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它对本节课的学 习不仅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而且还有很好 的导向作用。 二、新知探究 1.演示天平,引出等式。 (1)认识天平,了解平衡现象。
生 3:有一个或多个未知数,而且是等
生 2:方程一定是等式。
式的就是方程。
生 3: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生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师:特殊这个词用得好,特殊在哪?
师:正如大家所说,像这样含有未知
生:特殊在它含有未知数。
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板书)
师:同学们把关系说得非常清楚,为
师:教科书上也写有这样的结论,请 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把这个
师: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吗?把
师:你们怎么都不在圈外面找方程呢?
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因为方程必须是等式,所以一定
同桌互相说后集体汇报。
要在等式里找。
师:谁先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听你这样一说,等式和方程之间
生 1:含有未知数,有等量关系。
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
生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