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体概述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内容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升级改造工程,主要新建构筑物: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多段多级AO生物池、综合泵房、二沉池、鼓风机房、脱水机房等。
1.1.2 工程特点及重点、难点分析⑴工程施工特点①单体工程多,分布范围广本工程施工作业点多,占地面积大,除各单体分散布置外各类配套设施(包括各类管线、工艺生产设备、电气仪表、动力照明、道路绿化)穿插其中,大部分分部分项工程的作业面相对独立,因此需合理布置完善施工道路及生产的临时设施系统。
②土建和安装工程工序交错,立体交叉作业。
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专业多。
如土建部分有:基础、结构、屋面、装修等。
每个专业和单项施工任务均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配合,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精心施工,才能保证每个专业和专业之间交叉施工的正常开展。
③施工场地特殊由于工程所在地为原有农田,给现场的临设布置、机械进退场、材料的运输、现场排水、基坑边坡保护等方面工作带来了难度,同时使场内短期内难以形成完善的场内排水系统和交通网络体系,须强化管理。
④室外作业多,受天气影响较大工程施工需跨越冬、雨季,工艺流程中的单体工程和大部分构筑物安装也为敞开式,特别是管道室外敷设施工时,管沟内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排水措施的实施效果易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应加强计划调度管理。
⑵工程重点、难点池体抗渗要求高工程中的水工池体构筑物,必须具备良好的抗渗漏性,设计中池体构筑物采用结构自防水,池体变形缝处采用橡胶止水带,如何保证工程中池体混凝土和防水变形缝的施工质量是施工的难点之一。
另外池体预留洞和预埋套管较多,确保预埋套管的标高、坐标、和套管与混凝土结合质量也是工程施工的重点。
1.2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1.2.1施工管理目标本工程将作为我单位的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将严格按照合同承诺及本企业ISO9001质量标准,ISO14001环境标准、OHSMS18000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程序进行全过程控制,以实现以下管理目标。
⑴质量目标本项目工程质量目标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⑵工期目标本工程施工工期180天。
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7月28日,计划竣工日期2014年1月23日。
⑶安全生产目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月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制在1.5‰以内、杜绝火灾事故。
⑷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达到省级文明工地。
⑸环境保护目标做到“五无”(无大气污染、无粉尘污染、无噪音污染、无市民投诉、无污水污染),“五化”(即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
⑹服务目标本企业愿与业主建立全面的、融洽的合作关系,愿从施工角度以及利用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来为业主当好参谋,积极为业主提供合理化建议,建造业主满意工程,并作好维修服务工作。
1.3 主要施工方案选择1.3.1 基坑施工方案选择生化池及构筑物工程基坑施工采用1:1放坡开挖,基坑采用明排水方案;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槽。
1.3.2 模板工程池体结构及综合楼墙板、柱、楼板等全部采用2440×1220×12mm高强覆膜竹胶板,胶板背面采用50×100mm木方,大于700×700mm的柱及墙板均采用φ12对拉螺栓,间距500×500mm,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1.3.3 钢筋工程钢筋加工均在现场加工,成型钢筋由专用平板车场内运输。
粗钢筋接头方案22≤φ的采用滚轧直螺纹冷接头,16≤φ<22的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φ<16的采用焊接接头。
1.3.4 混凝土施工方案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浇筑采用泵送工艺。
墙柱结构采用插入式震动器振捣,底板、楼板采用插入式震动器和平板式震动器相结合的振捣方式。
1.3.5 运输方案由于本工程的构筑物高度不高,主要以水平运输为主,故采用坑内坡道、叉车、平板车、人工搬运等方法;综合楼为满足主体结构施工期间钢筋,模板等的垂直运输,采用一台QTZ-40固定式塔吊,为满足砌体工程及装修的需要设一部井架。
其它较高单体的垂直运输分设5部井架。
1.3.6 雨季基坑保护应急方案现场始终保持供电连续性,备用发电机,保证水泵正常作业,同时配备二部柴油抽水机,确保及时抽取基坑内的雨水,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抗浮安全。
1.3.7 外脚手架方案本工程地面以上构(建)筑物,采用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1.4 施工准备通过前面对本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我们必须在场内道路排水系统、场内临时用电用水、场内生产生活设施、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物资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1.4.1 场地平整及道路按总平面布置做好现场临时道路、围墙,并且建立整个现场的测量控制网,合理安排施工及生活设施,使临时施工道路系统覆盖至工程中的每个单体工程,同时对路面和部分场地进行硬化,避免雨季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确保工程的各种物资资源能够全天候进场服务于施工。
1.4.2 场地排水良好的现场排水系统是保证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此在工程的临时设施的施工阶段,我们将首先完善场地排水系统,确保整个场内及基坑四周的排水路径通畅,避免因雨水、地表水或其他水源对基坑边坡和路基、场地的浸泡而破坏良好的作业环境。
1.4.3 临时用电根据现场施工要求,用电量较大的施工机械主要是:电焊机、对焊机、钢筋机械、砼搅拌站及砼输送泵等机械。
a.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按整个工程施工高峰期同时用电时的主要机械功率进行计算。
办公、照明用电考虑60KW总用电负荷计算根据公式P=1.05(K1∑P1COSφ+ K2∑P2+ K3∑P3)=1.05(0.5×119.30.75+0.6×370+60)=1.05(79.53+222+60)≈389.8Kw即业主只需提供500Kw的总电源,即能满足我方施工用电需求。
b.后期阶段:由于大型机械已不再使用,现场用电主要为一些零星小型机械,业主提供的总电源完全能满足施工用电需求。
1.4.4 临时用水本工程用水包括施工用水,生活用水;业主提供DN150市政管线至现场,水量能够满足施工及生活用水量。
施工用水:因主体结构采用商品砼,现场搅拌站只搅拌零星砼,用水量较小,可直接由市政管线网接入。
考虑到节约用水,池体试水及砼养护用水考虑就近从河塘取水使用。
生活用水:直接接入市政管网,并分别接进各个用水点。
1.4.5 技术准备①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土建与安装以及业主分包单位的各工种间的交叉配合,进行图纸自审工作,以便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工作,编制安全、文明施工等具体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和较为详细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②编制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质量方案。
③进行逐级质量和安全等书面技术交底,作好有关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
④会同业主办理好水准坐标基点的交接工作,并以此作为现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的依据。
⑤向有关试验部门申请各种砼级配,并做好对试验室的评价。
1.4.6 现场施工准备①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测量定位放线。
②搭建现场临时生产和办公用房,做好现场施工的“四通一平”。
③按总平面图做好各种材料堆放的场地,根据施工要求安排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就位以及试运转。
④加工制作及安放好工地六牌一图以及各种安全标志,安装在现场醒目位置。
1.4.7 组织准备①制定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②组建项目经理部管理班子,明确各自职责。
③有计划地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安排好职工生活和职工教育工作。
1.4.8 物资准备①编制各种材料和施工周转材料需用量以及机械零配件进场计划,并按施工进度要求组织进场,堆放排列整齐。
②进场材料需要检测的及时经监理见证取样送至市质监站指定的试验部门进行检验,各种计量器具及时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配备计划详见计量检测器具配备计划表。
③结构施工用模板以及支撑钢管、方木等,投入计划详见主要周转材料、工具需用量计划表。
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2.1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2.1.1 轴线控制本工程现场有影响测量工作的不利因素,单位工程和构筑物单体比较多,会与控制点设置出现冲突,造成控制点损坏或视线不通;基坑开挖深、支护易变形,会直接造成控制点的损坏等等。
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建立一个稳固可靠、使用方便的控制网尤为重要。
1)平面基准控制网建立第一步:根据图纸及现场条件,先进行控制网优化,从图纸上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尽量远离基坑边,以免基坑变形对控制点造成影响),用图解法从图纸上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作为坐标设计值。
第二步:粗测,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按各控制点的设计坐标值用全站仪将其放样到现场,做好控制桩。
控制桩采用钢筋砼制成(为便于控制点的点位修正,桩面采用200×200mm的钢板),以便于投点和引测。
当控制点埋设完毕以后,和业主提供的基准点组成测边网或边角网,用全站仪进行测角量边。
通过计算机平差程序进行内业工作,经过对数据的预处理,剔除测量中含有粗差或错误的数据,再采用间接平差的方法计算出各点的平差坐标、点位精度、边长测量精度及控制网中最弱点位置、各控制点的误差椭圆。
第三步:精测,将上一步得到的控制点的坐标值和其设计值比较,进行点位修正,再用全站仪对控制网进行精密测量,用第二步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控制点的最终平差坐标及其点位精度。
第四步:栓桩保护,由于本工程场地均为回填土,因此在观测点布置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观测,观测完毕后,对各控制桩用栓桩进行保护,这样在控制桩遭到破坏或下沉时,可通过栓桩进行恢复。
具体现场测量控制点布置见下图所示:2)观测精度为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配备一台日本进口的全自动SET2B-Ⅱ型全站仪和两台激光经纬仪、两台水准仪等高精度仪器,所用仪器必须定期校验,并且在每次使用前,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确定各项指标不超规范规定。
为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度,减少实测中的误差,整个工程各角坐标及纵横轴线用全站仪精确测量,细部用经纬仪,测量选用有计量检测合格证厂家生产的钢卷尺。
2.1.2 水平标高控制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着使用方便、控制点不易破坏的原则来建立水准网,按《工程测量规范》中三等水准网的观测要求来施测(沉降观测基准点的设置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差处理,得出各点的高程作为施工控制的基准。
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定期对布设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防止施工中出现差错。
2.1.3 沉降观测本工程单位工程较多,结构类型包括钢筋砼池体、钢筋砼框架结构等,施工时应根据各个单位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图纸设计要求预埋沉降观测点埋件。
观测点的埋件以及埋设方法和标准均遵照设计图纸及质监站下达文件要求进行,观测从观测点安装稳定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