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一一、教材:1、教学内容及简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春游活动及游览公园为主线,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灵活运用;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现在正逢春季,因此,以学生去春游为背景素材,配予《找春天》的音乐,让美术、音乐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体现学科的综合性。
在情境图中标示出一个班共有48人去春游,每位同学的车费是12元,让学生准确的搜集提取信息,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五个层次的教学: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学生在情境中搜集、提取出“48人”“每人12元”后,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接着问“你能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
2、自主探索,尝试解决:估算之后,暂且不做评价,采用设疑,“是这样吗?”接着,引导学生“你能试着算一算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3、讨论交流,优化算法: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你能把自己的算法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的算法可能出现以下几种:①48×10=480,48×12就是500多;②48×6=288,288×2=576;③48×10=480,48×2=96,480+96=576;④竖式计算;⑤我想口算熟练的学生也许会想到,48看成50,50×12=600,2×12=24,600-24=576。
当然,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要重视算法的优化,接着再问:“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引导学生在算法的比较中优化,因为学生有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对竖式计算的好处应当有所了解,所以学生会选择竖式计算。
4、共同学习,解决问题:当选择了竖式计算后,学生面临三个主要问题,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①竖式的写法;②怎样用竖式算,尤其是第二部分的积应该怎样写;③为什么要这样写。
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接着由教师引导突破难点:第一,竖式的写法,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将旧知迁移,强调两个乘数数位对齐。
第二,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从个位乘起。
这时,先让学生观察12个位上的“2”,用个位上的“2”去乘“48”,表示2个48,这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
接着,看12十位上的“1”,让学生说说这个“1”表示什么?(1个十)这个“1”和“48”相乘表示什么?(10个48)10个48就是480。
这里根据口算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竖式计算中先用十位上的“1”先乘48个位上的“8”,再乘十位上的“4”。
第二部分的积480和第一部分的积56数位对齐了写,最后两部分积相加。
第三,指出第二部分的积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
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最后得到内化。
因为学生亲自动手写,动口说的实践活动比一味由教师说或个别学生说要更为深刻。
5、验证结果,提高效率: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
因此,让学生交换48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巩固强化,灵活运用:这个环节共设计六个层次的练习,将多样性、趣味性、综合性、循序渐进性为一体,把练习题呈现在不同的公园背景中,以闯关游览公园激励学生巩固强化。
(1)列好的竖式继续算(2)根据横式列竖式计算并验算(3)补充竖式中第二部分的积(补充设计的)以上三题是基础练习,为了强化第二步积的过程以及加强验算养成良好的习惯。
指导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互相说一说,交流经验。
(4)改错:它是一个逆向思考过程,考察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综合性强。
因此,指导学生先观察,再找错,然后分析错误原因,最后订正,强化难点。
(5)游戏大转盘: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轮流旋转,旋转到哪两个两位数,就开始笔算。
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缓解学生疲劳紧张的学习情绪。
(6)应用题:①春游途中助养小动物,为它们订牛奶。
全月28元,定一份一年要多少钱?不仅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进行爱护动物的品德教育。
②公园买门票:这是一道开放题,先分组交流讨论,再全班汇报。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进行总结。
课后的拓展,与课前情境呼应,如果全年级都去春游,要付多少车费?(192×12)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尝试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5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二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关不会感到困难。
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和情况,2、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教材在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些特点:(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都能在生活找到它的原型。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3、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积的书写位置二、说教法、学法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设想课本中以立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中秋节来临之际,月饼店进货为主线,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索交流,获取新知;巩固强化,内化新知;归纳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现在正逢中秋来临之际,因此,以月饼店进货为背景素材,通过课前的谈话,让学生尽快的溶入课堂,并且根据学生喜欢吃月饼的天性,在屏幕上出示大月饼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随即立刻引入正题,出示表格,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面对一些以前学过的数学问题,及时的解决,而面对今天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直接让学生列出算式,并通过估算,然后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245×12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给予学生的时间,并且允许同桌间可以互相讨论。
在课前,教师先预设了几种答案,如245+245+……+245+245(12个245),245×10+245×2(可能是分步式),245×3×4或245×2×6,列竖式。
而且估计学生大多会选择列竖式。
2、交流算法,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说,只要学生说的是对的,不管是复杂还是简单,教师到给予肯定,这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而正如课前所料,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列竖式计算,因此重点选了几位做对的同学,让其说说思考过程,重复的叫学生说,毕竟列竖式计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算法多样化以后的优化。
3、教师设疑,让学生答疑由于重复的说,学生有点不耐烦,因此,教师通过一句“同学们都会了,但老师还有几点不明白的,谁能帮老师来解答”,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自然的引入到算理的教学,并同时初步的强调了需要注意的地方。
4、初步检验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由于在情境的设计中,得出了三个乘法算式,而245×12已经解决,还剩下2个尚未解决,因此,让学生自主的解决剩下的两个问题也是顺理成章。
而这一过程,先让两位做对的学生板演,并让其说说方法,而教师事先先选出一些错误的答案,拿在手里,待大家认同黑板上的答案后,出示事先准备好的错误答案,让学生通过改错,再次的强调了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巩固强化,内化新知这个环节共设计一个改错的练习和一个小游戏(机动),通过改错又一次的强调了注意点,而这注意点正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先后分了3次进行强调。
而小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奥秘,便于以后更喜欢数学,更好的学习数学。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进行总结。
四、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245×12490——2个245245——10个245 2940——12个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