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夜宴从弟

春夜宴从弟

摆出丰盛美好的宴席而坐赏名花;酒杯频传,醉 倒在月光下。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如果写诗不成,就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 三杯。
一、人生短暂,韶光易逝
二、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三、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哪些乐事? 从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 唐朝 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
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
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 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有诗“仙 ”之称。李白杜和甫 合李称杜
“ 豪”放。飘逸风格

序,文体的一种。 书序、赠予、宴集序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 祝愿、劝勉之意。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
墟。
——王勃《滕王阁序》
(名胜的地方不能长存,盛大的宴会也难以再 遇,兰亭集会已经没了,金谷园也成为废墟)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石崇 《金谷诗序》
(感叹道生命的短暂,害怕死亡 的没有预知)
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
——陶渊明 《游斜川诗序》
(岁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伤;美好的年华离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 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
将(qiang)进酒 (唐)李白君不见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 来。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 太白
五、.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 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 候(春夜)、什么地方(桃李园)、干什么(宴饮)等问 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缘故。意为: 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缘故 (有道理)啊。 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天地;“文章”,绚 烂的文采。即“广阔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 好春光”。岂能辜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才华,十岁就能写诗作文;“康 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 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 乐的喜悦之情。
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内心哀痛. )
小结
古人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 始写乐,继而写悲,成了一个套子。李白同样 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 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这句只是为了引出下 文,而其中的“欢”字,又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况”字下,充满着春天的生机;夜宴上,洋 溢着健康的快乐。意境是高雅的,格调是明朗 的。不但不会因为这句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还 能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提高精神境界,热爱 自然,热爱人生。
注音解词
(1)、逆旅(nì,迎。) (2)、过客 (旅客。) (3)、秉烛(bǐng,拿着、持。) (4)、假 (jiǎ,给与) (5)、序 (同“叙”,叙谈,畅谈。) (6)、琼筵 (yán,美好的筵席。) (7)、羽觞 (shāng,古代指酒器,
形如雀鸟。)
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1、大块:(古) 大自然
A. 与群季相聚咏歌 B. 欣赏美景,高谈阔论 C. 痛饮狂欢 D. 相约赋诗
对亲情的珍惜 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对人生的热爱

夜宴的原因 议论
爱 生
春夜宴诸从

弟桃李园序

用典 夜宴的经过 记叙



是否表 现了一种消 极思想?
《古文观止》的编者评价说:
“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 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这次筵席是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 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 切莫因为浮生若梦就消极地追求享乐。这样 会使生命之花过早凋谢,哀叹人生苦短会让 生命白白地消磨。
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改 变生命的宽度和高度。
三(、D下、列F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万物之逆旅也逆 逆:迎。旅:旅店。
《兰亭集序》前文虽说“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 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发出“悲夫”的慨叹。
(开头:抬头看天地的广阔,俯身体会万物种类之全,
可以开阔视野,陶冶视听情操。真是值得开心的事。
结尾: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
(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B.古人秉烛夜游 秉:持,拿。
C.群季俊秀 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浮最生:小的,此
指弟弟。
指人的
D.而浮生若梦浮 浮生:轻生。 一生。
E.开琼筵以坐花 琼筵:美好的筵席。坐花:坐
于花间。
伸:表达,
F.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咏:诗说明歌。。伸:伸展。
G.飞羽觞而醉月 飞:使动用法,使……飞动。
I.高谈转清 清:清新的话题。
(今)肥胖;身材高大魁梧的人。 2、文章:(古)错杂的色彩和花纹
(今)连缀成篇,具有一定结构、 内容的文字。
为欢几何:几何:(古) 多少 (今) 数学的一门科目。
词类活用:
1、飞羽觞而醉月(飞,使动用法, 使……飞动)
2、秉烛夜游 (夜,名—状,在夜里。) 3、高谈转清(清,形—名,清新的话题。) 4、如诗不成(诗,名—动,写诗)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光阴是百代的旅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人生漂浮不定,好似梦幻一般,欢乐的日子能有 多少呢?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 文章]。
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用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 大自然把锦绣风光提供给我们。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 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既然是一篇序文,当然要交待:
什么时间、 什么人物、 什么地点、 什么事件、 为何作序。
可由于文章篇幅短小,作者就把时间 (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作者与 诸从弟)、事件(宴饮)等都在题目中一起 交待了。
作序原因是什么?先听听。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现在聚会在桃李芬芳的花园里,畅叙兄弟间的 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各位从弟都是俊才秀士,就像谢惠连一样;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大家吟诗歌唱,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 惭愧。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幽美的景色还没有欣赏完,纵情的谈论又转向清 新的话题。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