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六章模拟题

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六章模拟题

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消费或使用上,公共物品的特点是()。

A、竞争性和排他性
B、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C、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D、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A、横向加总
B、纵向加总
C、算术平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数
3、一般认为,只有在()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A、寡头垄断
B、垄断竞争
C、完全竞争
D、不完全竞争
4、下列属于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

A、信息不对称
B、存在外部经济
C、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
D、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
5、某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其产量水平()帕累托最优产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都有可能
6、吸烟者的行为危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但没有对受害者进行任何支付。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生产的外部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7、关于生产的外部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者的社会收益等于私人成本
B、生产者的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C、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D、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8、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对于具有()的企业,应给予罚款。

A、外部经济
B、外部不经济
C、道德风险
D、纯公共物品
9、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原因是()。

A、垄断
B、外部性
C、市场失灵
D、信息不对称
10、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称为()。

A、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
C、趋利行为
D、败德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私人物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B、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C、该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具有独占性
D、一个人不进行购买就不能消费该物品
E、一个人不进行购买也可以消费该物品
2、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A、垄断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信息不对称
E、原料供应
3、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法律手段
B、公共管制
C、补贴手段
D、税收手段
E、明晰产权
4、在经济社会中,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均衡,并且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应具备的条件是()。

A、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B、信息是完全的
C、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D、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E、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5、下列对外部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外部性的影响能促进市场机制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B、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
C、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
D、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E、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6、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关于产权和外部性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不包括()。

A、很多外部性的产生都是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B、即使产权不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C、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D、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相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E、明确和界定产权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特点。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垄断与市场失灵。

一般认为,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均衡,并且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有条件的。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外部不经济。

某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由于其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生产,所以其产量水平大于帕累托最优产量。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消费的外部不经济的理解。

某人的消费行为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损害,但该人并不必对这种损害进行补偿,这就是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外部经济的概念。

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对于产生正外部性(外部经济)的行为,政府应给予财政补贴。

而对于可能产生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的行为,政府应征收适度的赋税(或罚款)。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信息不对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逆向选择的概念。

由于卖方和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最终结果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就是逆向选择。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特点。

私人物品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排他性。

所谓竞争性就是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所谓排他性是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

所以,私人物品不购买就无法消费。

2、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3、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为了限制和消除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的另一种手段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菅制,可以规定限价,或者规定利润率。

选项CDE属于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只有选项AB正确。

4、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均衡,并且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有条件的。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5、
【正确答案】 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外部性。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所以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

6、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斯定理。

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选项B的表述是错误的。

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选项D的表述是错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