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初探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初探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初探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对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初探中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技体育的根基所在,其改革与发展必须得相关部门与体育人的重视,尤其在体育教学方法上,实践告诫我们好的教学质量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

根据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实际访谈调查,笔者发现,在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针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希望能为改善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1.体育教学方法的概述目前,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特征等的理解有其多样性,或者混乱,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相关的概述进行了梳理,以便让广大的教学者准确的把握相关概念,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1.1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体育教学方法给予不同的定义,对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解比较多样,角度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

这必然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

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比较赞同卢元镇给体育教学方法所下定义。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互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1.2 体育教学方法的特征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了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方法的共性,有共性必然会存在规律,从中总结出教学方法的几个特征,对于这些特征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体育教学方法,同时更好的选择应用于教学中。

(1)双边性原则。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有很强的互动性,体育教学方法应该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载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系统性原则。

我们通常认为体育教学方法是一套体系,体育教学方法多样性,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性、适用性,他是一系列方法、方式的组成的体系。

方法之间相互依存、密切配合,综合的发挥着整体效能。

在实践教学中,各种方法的合理运用,成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教学质量的好坏。

(3)继承性与发展性原则。

体育教学方法有历史继承性与发展性,体育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寻求发展与进步的。

在长期的实践体育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发现、总结,把宝贵的实践经验转化成生产力,应用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教学质量。

1.3 体育教学方法影响因素体育教学方法的构成无非是程序、技术与工具,这三个要素是影响体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

首先,体育教学中强调教学技术与教学工具的重要性,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的教学技术和利用的教学工具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教学程序的不同自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年轻的体育老师不是在教学技术上与有经验的教师有差距,更多的是在教学的程序上,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

其次,影响体育教学方法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可以概括为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媒介、适用教材、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等。

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正确的处理好以上几种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定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2.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

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情况,周密计划,选用并组织好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才会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2.1 常用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大体可分为常规教学方法与新式教学方法,根据笔者的实践教学可以归纳出如下,常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问答法、动作示范法、多媒体演示法、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循环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新式教学方法有:发现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竞赛法、表扬法、讨论法、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学生的特点、所教授内容、一些硬件设施等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

2.2 教学方法的选择2.2.1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意义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正确地、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因为用错教学方法影响教学的实例。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

2.2.2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通过实践教学的摸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首先,要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的体育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

其次,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体育教师应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具体内容的特点灵活而有想法地选择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

第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

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更重视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该时期的身心健康的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第四,还有根据教师自己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很重要,不要一味的模仿跟风,他人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你,自身的条件和特长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比较重要的依据。

第五,根据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来选择。

任何体育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独特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的限制等,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应在实践基础上合理的选择。

最后,要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来选择。

总之,体育老师应尽可能选用省时又有效的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2.3 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首先,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把握整体观点,发挥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的整体结合功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再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各种教学的手段、媒介都不是单一的,强调灵活的应用。

这就对任课的体育老师有较高的要求,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等。

最后,实践教学要求任课老师要坚持灵活性与创新性。

体育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方法不是万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人因地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在选择方法上要灵活,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形成创新教学。

3.体育教学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首先,任课老师依赖于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方法的借鉴与使用不够,结合自身环境的创新教学方法缺乏。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老师惯用常规的教学方法,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有限,能力水平的限制,不敢使用先进教学方法,很多任课老师更是没有创新教学方法的勇气与魄力,不敢打破常规,这是值得所有体育人深思的问题,如不改变必定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

其次,体育老师错误的使用教学方法,很多教师不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教学方法,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与擅长参与教学,不顾学生的主观感受,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错误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很多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造成学生的反感,失去学习的兴趣,有甚者因为方法的不当造成学生受伤的情况,这些在现实中都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通过教育与管理的手段来减少类似事情的发生。

第三,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以学生为本”,忽略了什么是人文,什么是科学。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忽略的学生的内心感受,这堂体育课必然是失败。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更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自身体会,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

第四,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比如领导层不够重视、器材缺乏、教师有限等,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得不到有利资源的支持,也是让授课体育老师烦恼的事情,这种情况在偏远的农村更为常见,需要得到关注。

最后,有些体育老师是闭门造车,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缺少外出学习的机会,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教学方法得不到改革与发展,严重滞后于新课标的要求,应该重视外出考察学习,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4.结论与建议(1)加强中学体育老师的教育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基础,培养教师的大局意识。

(2)学校应该鼓励体育老师借鉴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从管理入口,形成一种硬性的指标、考核的指标,让老师之间自评,让学生给予评分。

(3)学校管理层应重视体育课程,意识到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给予体育老师以政策与资源的支持,让其放手大胆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中。

(4)实践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5)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给中学体育老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先进方法,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1]薛继升.中小学体育教材叫法[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2]霍军.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1)[3]石正伟.对中学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6)[4]高菲菲.对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3)[5]姚含凤.浅谈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j].体育世界,2013(01)[6]何冰.浅析搞笑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科技教育,2013(07)[7]肖本松.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的探讨[j].内江科技,2013(04)[8]王月华.学校体育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9]毛振明.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