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思与批判: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反思与批判: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期中作业专业社会学1301班学号_U201316931_____________ 姓名__张晏郡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反思与批判: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摘要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理论为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这三种不同的理论在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责任与权力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新自由主义的重心在于“自由放任”,充分认识到了市场的积极作用,但其坚决反对政府干预,不但奉行古典主义中的绝对自由,而且过分夸大了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新自由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古典自由主义,认为虽然市场自发调节存在缺陷,但是市场仍然可以依靠自身平稳发展,不需要政府干预,提倡市场经济绝对自由。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从“新自由主义”中汲取精华,批判继承其精髓与内涵。

反思并批判的探索新自由主义,对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具有重大而独特的价值意义与启示。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社会保障反思与批判社会福利市场自由放任–正文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后在反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坚持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新自由主义的重心在于“自由放任”,充分认识到了市场的积极作用,但其坚决反对政府干预,不但奉行古典主义中的绝对自由,而且过分夸大了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新自由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古典自由主义,认为虽然市场自发调节存在缺陷,但是市场仍然可以依靠自身平稳发展,不需要政府干预,提倡市场经济绝对自由。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对当时盛行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能够尽快解决经济危机,使经济快速恢复平稳运行,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

其中,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在当时最具代表性。

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被凯恩斯主义所取代。

然而,仍有少数经济学家坚持自由主义经济的信条,同凯恩斯主义对抗,主张回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

到了70年代,特别是在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使凯恩斯主义陷于重重矛盾的境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经济学家纷纷回过头,将目光重新放在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上,希望可以从中找到解决方法。

于是,继承并发展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再次盛行,并获得了众多经济学家的推崇。

古典自由主义中,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可以很好地促进商品经济的平稳发展,在引导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而相对的,国家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则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并不直接干预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在社会保障政策方面,古典自由主义也认为政府不应该出面,否定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

同样,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生气蓬勃的充满活力的,富裕创造的经济制度”。

他们认为虽然市场自发调节存在缺陷,但是市场仍然可以依靠自身平稳发展,不需要政府干预,倡导市场经济绝对自由。

于是,对于国家出面建立社会保障这一观点,新自由主义者持否定态度。

他们主张自由放任主义,只相信个人财富,不相信社会公平,反对政府主动改变社会贫富分化,以及对贫困者给予过多的关注。

新自由主义完全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中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不但坚持古典自由主义中市场经济绝对自由化的基本思想,而且还过分夸大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他们认为,即使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市场经济完全可以自我修复,自动恢复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因此,新自由主义者强调,国家不应该干预经济,主张自由竞争,要求恢复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原则,推行放任主义。

新自由主义以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反对和抵抗凯恩斯主义,后来,由经济学术性理论转化为思想价值观和政治性纲领,坚持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和价值观前提,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反对国家干预。

新自由主义包括众多学派,但是影响较大的是以英国的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和以美国的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美国的供给学派,德国的弗莱学派和以美国的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等。

这些学派之所以都归入新自由主义的学说范围,是因为它们在一些基本思想方面具有共同点。

一、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第一,强调经济自由,主张非调控化,反对国家干预。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更有甚者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基本原则。

他们认为,只要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过程是自由的,那么其结果一定是最好的。

新自由主义完全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中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坚持古典自由主义中市场经济绝对自由化的基本思想。

他们认为,即使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市场经济完全可以自我修复,自动恢复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相反,国家干预经济不仅不能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反而还会限制市场经济的自我完善和自发调节。

他们确立这一基本观点的依据有以下两点。

一是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认为国家调控破坏了经济活动原有的自然规律,是造成经济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新自由主义者坚信,只有实行市场自由竞争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才能不断促进财富的积累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国家的宏观管理和干预恰恰阻碍了市场的自我发挥,不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不能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新自由主义者称“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国家不干预经济是对经济最好的管理,它将会使每个人受益。

”,认为国家采取的任何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归根到底都是徒劳无益的。

要使市场经济保持稳定,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国家采取放任政策,让市场自我完善,自我调节。

二是个人主义,以个人利益为中心。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坚持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把个人自由奉为人类至高无上的追求目标。

新自由主义者们强调,社会是由单个的自由人构成的,社会财富的增加源于每个人财富的增加。

只有先实现个人利益,才能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才能保证社会的进步。

新自由主义者追捧,个人自由主义是自由市场制度存在的基础,认为国家应该尊重个人自由,让个人在市场中自由选择,不应该进行干预。

同时,强调,只有这种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自由市场制度,才能最大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才能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说:“人类的主要问题是,这些有限的关心是怎样能够产生有效的刺激以使他们自愿尽其所能为那些他们不了解的需要作出贡献。

”故而,新自由主义者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是社会利益实现的前提。

因为,在自由市场制度下,个人在为自己利益进行努力的同时,可以自动地为别人和社会的利益作出贡献。

因此,新自由主义者强调,国家不应该干预经济,主张自由竞争,要求恢复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原则,推行放任主义。

尽管新自由主义者不可能完全拒绝国家干预经济,以稳定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但他们推崇市场机制的万能作用,过分强调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认为市场能够自觉克服一切弊端,认为国家对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调控与干预越少越好,一切都应顺从市场的利益至上原则。

第二,积极鼓吹私有化,坚决反对公有制。

私有化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新自由主义者是私有化的狂热拥护者。

他们认为私有制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下,私有经济能够自动地实现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

他们强调,私有制经济的这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优势是公有制经济所没有的。

新自由主义者还认为,私有制经济的最大好处在于它保证了个人的自由。

因此,自由主义者坚决反对国家干预贫富分化,坚决否定社会救济。

他们认为,穷人通过个人努力就可能致富,而且穷人致富的努力不会受到任何人的阻碍。

包括穷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都能够通过努力工作致富。

虽然在私有制社会里,富人在机会方面受到的限制要比穷人少得多,从而可能造成人们收入不均等,但每一个人致富的机会是均等的。

所以,他们强调,贫困者的贫穷与懒惰有关,认为贫困者的贫穷是自己造成的,故而,不主张政府调节贫富差距;同时,他们认为政府加重对富人的税收,从而为贫困者提供社会救济的行为,不仅不能使穷人变富,还会使富人变穷,会使人们丧失生产积极性,使人们变得懒惰,依靠政府的社会救济存活,阻碍经济的发展,乃至影响到社会的进步。

新自由主义在鼓吹私有化的同时,还极力反对公有制。

哈耶克增进写道:“正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这个唯一的缘故,才没有人来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

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在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或是属于独裁者,谁操有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管制我们。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在公有制中,人们虽然成了公有财产的主人,但是人们要受着有着垄断权的国家的驱使,因此,他们认为只有在私有制中,将生产资料掌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人才能自由选择。

二、新自由主义下的社会保障理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积极倡导发挥市场作用和个人责任的社会保障理念。

新自由主义者强调,保障的责任应由国家向个人转移。

他们认为“福利国家”建立在高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弱化了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动机,最终导致经济上的低效率,;“充分就业”政策不利于市场自由发挥起调节作用,使经济发展缺乏弹性;以养老、就业和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福利,不利于提高个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加了个人依赖国家的惰性。

在哈耶克看来,福利国家完全忽视了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社会中应当建立“自发秩序”的必要性。

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宣扬公平和自由,反对社会公平和缩小贫富差距。

哈耶克公开反对社会公平,他认为由市场进行的资料分配和财富分配是最为公平的。

他主张机会均等,反对通过人为干预进行公平分配,因为任何人为的财富分配要求都会导致社会丧失前进的动力。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主张消弱市场经济的社会功能,反对国家干预社会公平。

新自由主义者在反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同时,也反对国家在社会保障领域、在促进社会公平分配方面采取适当的措施。

弗里德曼坚决反对政府制定社会保险方案、扶贫计划、公共住宅和其他津贴方案、法定最低工资标准等社会保障政策。

新自由主义者强调,高效率来自于市场竞争,如果政府对低收入者实行“最低生活水平的维持制度”,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人们养成依赖政府的惰性。

第二,强调个人责任与市场作用,反对国家干预。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与责任紧密相连,个人不承担责任,就意味着其丧失了自由。

因此,他们提倡自由竞争,认真劳动,履行自己的责任,反对政府以累进税收之类的再分配手段对个人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