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力的大小
9:12开始上课
一、认识测力计
1.自己认桌上的测力计
2.任务:它有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提出你的疑问。
(男生:弹簧挂钩……女生不知道怎样认识,很久以后才拉动弹簧。
第二个问题不见讨论)
3.交流:
(1)结构、测量单位
生1:测的单位是什么?
生2:克力牛顿师板书:牛顿克力
生3:测量单位是什么?
学生阅读P77
师:
生:牛顿用N表示,克力用字母表示:gf,这些是干嘛用的?
板书:力的单位国际上用牛顿表示力的单位
还有发现?
生:1牛≈100克力
你们怎么发现的?
生:书上。
师:刻度板上有发现吗?1牛和100克力的关系?
(交流时学生要面对学生,问题,学生在回答老师,师生互动,关系太慢了,告知就行)9:24 (2)1小格是多少?(难点)
1小格是多少?(小组有效讨论了,发现测力计不一样,在数格子,0.5/10,0.1/10女生反复数格子,男生说0.01女生还不确认,4人集体确认了)
你们怎么找1小格是多少?(学生对了,教师不要再重复了,集体就是一种学习)(3)按测量范围编号(推进太慢了,学习进度不同,有小组很快,有小组不会,也结束,让别人教)
二、测量力的大小9:35
1.认材料。
出示记录表:看懂了吗?(记录单解读太慢,等学生提出问题,孩子不会解读,老师就得用问题引导:测什么?一列一列解读。
有序读表也是一种学习,解读图表是一种科学素养。
)
生:划去线是什么意思?
估好后再去选择合适的测力计(要强化)
2.9:40取材料开始测量(推进太慢了,用了28分钟)
3.学生测量。
(有的先估了,要交代先测量钩码,这是放4个钩码的用意)
(课堂观察:1号男生用2.5牛的测水,不行,2号男生:水要用绿色的;1号男生又用了0.5牛的,不行;2号男生递给他5N的。
1号开始用合适的测力计测量;2号男生水是
4.8N。
——儿童的不同水平,小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
三、交流研讨
9:56结束实验。
整理材料。
1.小组比较数据:大钩码,如果有不同,可能是什么原因?
(小组交流数据是有效活动,学生参与度高,有意义)
(课堂观察,小组重测了鸡蛋0.55N,用2.5N的,用5N的0.5N)
2.数据交流指向:选择合适的测力计,精度不同。
3.有什么经验要跟大家分享的?(归零、……)
四、课后任务: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