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基础知识2016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基础知识2016


3、形态:作物营养特性不同,对营 养元素的形态有特殊要求
♣马铃薯:以NH4+_N为好,马铃薯喜S,施氮肥应优
选 (NH4)2SO4,不宜用NH4Cl。 ♣忌Cl作物:茶、烟草、柑桔、甜菜、甘薯、甘 蔗、 葡萄等。 ♣甜菜: 以NO3-_N为好,因喜Na+,施用氮肥优选 硝酸钠。 ♣烟草: 硝酸根有利燃烧,NH4+促进芳香族挥发油 形成 (香味),优选NH4NO3。 ♣水稻: 优选NH4Cl,因S形成H2S毒害根系,Cl- 抑制亚硝化细菌的活性。
三、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根部对养分的吸收 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 吸收最集中的部位在根毛区。 吸收形态: 离子态:NO3- NH4+ HPO42-… 分子态:尿素 生长素 CO2…
叶部对养分的吸收(根外营养)
(一)根外营养的机制 ♣ 根外营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另一种方式; ♣ 根外营养的部位是茎叶,主要是叶; ♣ 叶部吸收可通过植物叶片的角质层上的裂 缝进入; ♣ 叶背面是比较疏松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 大,孔道细胞多,吸收养分比上表皮快。
评价: 1、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 不缺的可不归还。 2、归还的数量,不是取多少归还多 少,而是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 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
(二)最小养分律(1843)
要点:①作物
产量的高低受
土壤中相对含
量最低的养分
所制约。也就
是说,决定作 物产量的是土 壤中相对含量 最少的养分。
( 5%-25%) 灰分元素Ca K Si P S Cl Al Na Fe… (1%-5%)
★灰分元素:将作物干物质进行煅烧后,C H O N以气体形态挥发(气态元素)残留 下的不挥发的物质称灰分,灰分中的元素 称灰分元素。 ★ 植物体中元素有七十多种,含量相差很 大,这与: 植物的种类有关,如:盐生植物含钠多、 豆科植物含氮多、水稻含硅多,马铃薯、 甜菜含钾多; 环境有关,如:红壤土上的植物含铝多; 施肥可以增加植物体内该元素的含量。
2、比例:各种作物对不同营养的要 求有一定适宜比值,如:
Ca/B : 甜菜100 大豆500 烟草1200 Fe/Mn : 大豆1.5-3.5 小麦2.5 K/Mg >8 烟草缺镁症 P/Zn >400 马铃薯缺锌 作物每生产100斤籽粒需N:P2O5:K2O约为3: 1:3斤。


(四)、养分状况
1、养分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 浓度增加养分吸收增加,过多烧伤根 系(生理干旱)。 2、离子间的关系 (1)对抗(拮抗、颉颃)作用: 一种离子的存在能降低另一种离子 的吸收。
科学施肥
一、 二、 三、 四、 科学施肥的定律 肥料分类及施用 肥料在生产中的作用 养分平衡法计算作物施肥量
Nitrogenous Fertilizers Potash Fertilizers Phosphate Fertilizers Total Fertilizers
10,000,000
0
年 份
发展中国家化肥消费量的变化
消费量 t
100,000,000 90,000,000 80,000,000 70,000,000 60,000,000 50,000,000 40,000,000 30,000,000 20,000,000 10,000,000 0
Mineral Nutrients
必需元素的作用
1、构成作物活体的结构物质及生活物质: C H O N S Ca Mg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 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脂类、叶绿素等 2、加速作物体内代谢 : Zn Cu Mn Cl Mo B Fe Ca Mg K…. 是酶的辅 基或活化基 3、对作物具特殊功能的元素: K Ca Mg …. 调节渗透势,增强抗逆性
60000
55000
50000
45000 40000
1500 1000 5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0
1975
1978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15000 2000
粮食产量(万吨)
发达国家化肥消费量的变化
消费量 t
90,000,000
80,000,000 70,000,000 60,000,000 50,000,000 40,000,000 30,000,000 20,000,000
2.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 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 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
3.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 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直接性
目前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
(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7种):
大量营养元素 主要吸收形态 主要来源 在干物质中的含量(%)
明显,如:NO3- > NH4+,这可能与阴离 子主要是主动吸收有关,因ATP少。 越冬作物施水溶性磷,与温度低、磷 扩散系数小、以阴离子吸收有关。 ☻ 影响顺序:PO33-> NH4+ > K+ > SO42> Mg2+> Cl- > Ca2+
(二)、通气 大气地面含氧量20.34%,土壤空 气含氧量10-20%,正常情况下 够用,但如果含水过多、通气不 畅,造成氧气下降。 棉花在O2小于3%、玉米小于6% 生长受影响。
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1. 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 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
2. 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 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 代替 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
二、作物矿质营养的基本特点
1、数量:作物需16种必需元素是通性; 但作物不同所要求的数量不同: 块根、块茎类作物如:马铃薯、甘蔗需钾多; 以收获叶子为主的蔬菜、茶、桑需氮多; 豆类作物能固氮,需氮少,需磷、钾多; 油菜、甜菜需硼多; 大豆、马铃薯需钙多; 水稻需硅多。
最小养分律示意图
②而最小养分会 随条件变化而变 化,如果增施不 含最小养分的肥 料,不但难以增 产,还会降低施 肥的效益。
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
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三)、报酬递减律和米采列希学说
1、报酬递减律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 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随 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 增加却逐渐减少。
C、H、O --天然营养元素 非矿质元素
来自空气和水 大量元素 (0.1%以上) N、P、K --植物营养三要素 或肥料三要素 Ca、Mg、S --中量元素 矿质元素
微量元素
(0.1%以下)
Fe、Mn、Zn、Cu、
B、Mo、Cl
来自土壤
植 物 养 分 来 源 示 意 图
CO2 O2 SO2
H2O O2
2、溶液的pH值 溶液酸性,吸收负离子多,有 利于H2PO4-、SO42-、BO33-、 NO3-吸收。 溶液碱性,吸收阳离子多,有 利于K+、Ca2+、Mg2+、Zn2+吸 收。
3、溶液与叶面接触时间 时间少,吸收不完全,无风 傍晚好,遇雨重喷,营养液加 湿润剂。 4、叶子部位 叶背面有气孔,易吸收;叶 正面液体易存留,注意喷施。
Nitrogenous Fertilizers Potash Fertilizers Phosphate Fertilizers Total Fertilizers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93
1995
1997
1987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年 份
1989
1991
1999
二、肥料分类及施用
来源: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机肥(矿质肥) 按来源分:农家肥和商品肥
按主要作用分:直接肥和间接肥
按肥效快慢分:速效肥和迟效肥
通气影响吸收的原因:
1、根系的有氧呼吸; 2、土壤的Eh; 3、养分的形态及转化; 4、二氧化碳含量。 深翻整地、中耕松土、形成良好结构 等都有利于通气,促进吸收。
(三)、土壤水分
各种养分溶解在水中方可吸收,土 壤水分太多,造成通气不畅。 ★ 田间持水量的70%-80%有利于吸 收。 ★ 水分影响: 养分溶解; 养分扩散; 土壤通气。
C H O N P K S Ca Mg
CO2 大气 H2O 土壤水 CO2 O2 大气和土壤空气 NH4+ NO3土壤 H2PO4- HPO42土壤 K+ 土壤 SO42+ 土壤 Ca2+ 土壤 Mg2+ 土壤
45 45 6 1.5 0.2 1.0 0.1 0.5 0.2
微量营养元素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自然界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能 找到,但并非全部必需。可以用除去 某一元素的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通 过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情况判断。 D.I.Arnon和P.R.Stout 1939年提出了 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
1.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必要性
(二)根外营养特点:
1、提高肥料利用率(无土壤中的固定作用); 2、用量少:NPK1%-3%,是土壤施用的1/5- 1/10; 3、有利于作物后期和密植作物的追肥; 4、转化快:32P肥示踪表明5分钟后各器官有PO43-; 5、是施肥的辅助性方法,需和主要措施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