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寒假作业(四)
一、选择题
1.某时刻,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车的位移x 、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能反应t 1时刻两车相遇的是( )
2.如图所示,北斗导航系统中两颗卫星,均为地球同步卫星.某时刻位于轨道上的A 、 B 两位置.设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周期为T.则( )
A .两卫星线速度大小均为2R T π
B
C .卫星l 由A 运动到B 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3
T
D .卫星l 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3.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引力常量 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得出电磁感应定律 C .伽利略通过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基础
D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4.如图10(a )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滑金属寻轨cd 、eg 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 垂直于导轨放置,与寻轨接触良好。
在两根导轨的端点d 、e 之间连接一电阻,其他部分的电阻忽略不计。
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在mn 上,使mn 由静止开始向右在导轨上滑动,运动中mn 始终垂直于导轨。
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图(b )表示一段时间内mn 受到的安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则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 )
5.如图6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 s 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是14 cm
B.这列波的周期是0.15 s
C.这列波可能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
D.t=0时,x=4 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
6.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
A.蓝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B.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
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蓝光的临界角较大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的折射角较大
二、实验题
7.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板上有两个光电门相距为d,滑块通过细线与重物相连,细线的拉力F大小等于力传感器的示数.让滑块从光电门1由静止释放,记下滑到光电门2的时间t,
改变重物质量来改变细绳拉力大小,重复以上操作5次,得到下列表格中5组数据.
(1)若测得两光电门之间距离为d=0.5m,运动时间t=0.5s,则a= m/s2;
(2)依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a-F图象.
(3)由图象可得滑块质量m= 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 。
(g=10m/s2)
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做“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
(1)请你根据电路图,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该小组利用测量出来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画出了U —I 图线如图3。
根据图线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_,电源的内电阻r=___________。
(3)另一实验小组也做了“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他们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器材:
A .一节待测的干电池
B .电流表A1(满偏电流3mA ,内阻1A R =10Ω)
C .电流表A2(0~0.6A ,内阻2A R =0.1Ω)
D .滑动变阻器1R (0~20Ω,10A )
E .定值电阻0R (1190Ω)
F .开关和导线若干
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提供了两块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并进行实验。
该同学测出几组电流表A1、A2的数据1I 、2I ,利用测出的数据画出21I I 图像,则由图像可得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 ,内电阻r=________Ω。
三、计算题
9.如图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静止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在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 点出发到B 点,然后撤去F ,小球冲上放置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 的光滑绝缘5
8 圆形轨道,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 与水平面相切,小球恰能沿圆形轨道运动到轨道末端D ,并从D 点抛出落回到原出发点A 处。
整个装置处于电场强度为E= mg
q 的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小球落地后不反弹,运动过程中没有空气阻力。
求
(1)小球刚到D 点的速度; (2)AB 之间的距离; (3)F 的大小。
10.在远距离输电时,要考虑尽量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有一个小型发电站,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为P=500kW ,当使用U=5kV 的电压输电时,测得安装在输电线路起点和终点处的两只电度表一昼夜示数相差4800 kWh 。
求:
(1)输电线上的电流 I 、输电线的总电阻r 和输电线上的损耗的电压U 损
(2)若想把损耗功率控制在输送功率的1.6%,又不改变输电线,那么电站应使用多高的电压向外输电?线路损耗的电压是多少?
11.如图所示,A 、B 为两块平行金属板,A 板带正电荷、B 板带负电荷.两板之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两板间距为d 、电势差为U ,在B 板上开有两个间距为L 的小孔.C 、D 为两块同心半圆形金属板,圆心都在贴近B 板的O ′处,C 带正电、D 带负电.两板间的距离很近,两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B 板上的小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O ′.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B 板的间隙可忽略不计.现从正对B 板小孔紧靠A 板的O 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问:
(1)微粒穿过B板小孔时的速度多大?
(2)为了使微粒能在C、D板间运动而不碰板,C、D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3)从释放微粒开始,求微粒通过半圆形金属板间的最低点P点的时间?
高三物理寒假作业(四)参考答案
1.BD
2.B
3.C
4.B
5.B
6.A
7.
8.(1) (2分)
(2)U0
00
U I
(3)1.5 0.6 9.(1
(2)R ;
(3)322 mg .解析: (1)电场力F 电=Eq=mg
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F合=2m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向左下方
小球恰能到D点,有:F合= mVD2 R
(2)从D点抛出后,只受重力与电场力,所以合为恒力,小球初速度与合力垂直,小球做类平抛运动,以D为原点沿DO方向和与DO垂直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小球沿X轴方向做匀速运动,x=VD t
沿Y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y= 1
2at2 a=
F合
m=2g
所形成的轨迹方程为y= x2 2R
直线BA的方程为:y= -x+( 2 +1)R 解得轨迹与BA交点坐标为(2R,R)
B的坐标为(
2
2R,(
2
2+ 1)R)
AB之间的距离LAB =R
(3)从A点D点电场力做功:W1=(1 -
2
2)R·Eq
重力做功W2= -(1+
2
2)R·mg F所做的功W3=F·R 有W1+W2+W3 =
1
2mVD2
F= 32
2mg
10.(1) 100A; 20Ω; 2000V (2) 25kV; 400V
(1)P 损=
E t
损=200 kW (1分) 输电线上的电流 P I U
=
=100A ,(1分)
输电线损耗功率P 损=I 2r ,得r=20Ω(1分) U 损= I r=2000V (1分)
(2)= 1.6%=P P '⨯损
8kW (1分) 2
=P I r ''损
I '=20A (1分)
P I U =
'
'=25kV (1分) ==U I r ''损
400V (1分) 11.
(3)微粒从释放开始经t1射入B 板的小孔,d =v
2t1, 则t1=2d
v =2d
m 2qU ,
设微粒在半圆形金属板间运动经过t2第一次到达最低点P 点,则t2=πL 4v =πL
4 m 2qU ,
所以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t1+t2=⎝⎛⎭
⎫2d +πL 4
m
2qU 微粒第一次到达P 点;根据运动的对称
性,易知再经过2(t1+t2)微粒再一次经过P 点…… 所以经过时间t =(2k +1)⎝⎛⎭
⎫2d +πL 4
m
2qU ,(k =0,1,2,…)微粒经过P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