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察档案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规范审计监察档案管理,保证审计档案的规范、机密、科学与完整,根据我公司内部审计监察管理制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开展的离任审计、行销监察审计、专项审计、项目审计、以及其他审计监察所形成的审计监察档案。
3.术语与定义
本办法所称审计监察档案是指审计监察部门在实施审计监察过程中收集和编制的与审计监察业务相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纸质以及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包括收集和编制的文档、视频文件、图形文件等。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审计监察报告(正文)、领导批示、被审计部门提供的资料、审计工作底稿、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方案、整改方案及计划、审计监察证据材料等。
4.原则
审计监察档案建立实行审计监察主审负责制。
审计监察档案应遵照“谁审计监察谁立卷、审结卷成、上报归档”的原则,各项目的立卷责任人为主审人员。
5.档案整理排列规范
5.1审计监察档案按每个审计项目进行整理、立卷。
卷内文件材料按三个部分按顺序排列:结论性文件材料、立项性文件材料、证明性文件材料。
5.2审计监察案卷内的每份或者每组文件之间的排列规则是:
5.2.1正件在前,附件在后;
5.2.2批示在前,报告在后;
5.2.3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
5.2.4汇总性文件在前,基础性文件在后。
5.3电子档案材料的排列顺序与纸质档案相同,审计监察项目终结后,主审责任人对审计项目形成的全部电子文件资料按立卷方法和规则进行归类整理建档,一个项目一个文件夹,包含:
5.3.1审计报告终稿;
5.3.2被审计部门交换意见的审计底稿;
5.3.3书面证明材料;
5.3.4电子资料,包括审计记录的电子表格和Word文档、取证资料等。
5.4凡在审计工作中形成的审计工作方案、审计通知、审计报告等审计工作文件,以及被审计部门提供的审计承诺书、审计意见反馈书等,不管有无电子文件,均必须建立纸质文件档案。
5.5审计监察文件材料按审计项目立卷,一个大型审计项目可立一个卷或者若干卷,但不得将几个审计项目合并立为一个卷。
跨年度的审计项目,在项目审计终结的年度立卷。
六、案卷编目注意事项:
6.1以卷为单位,主审对卷内文件材料逐页在文件材料的正面右上角(双面文件背面在左上角)顺序编写页码,也可用办公软件自动设置打印页码。
6.2主审人员在案卷封面张贴审计档案相关信息并签名,涉及视频、音频等无法纸质化的,档案中注明相关电子文件存放PC地址。
6.3主审人员应当在审计监察报告下发后7个工作日之内将审计监察资料归档。
档案保管员要确保审计档案的完整、安全,电子档案要做好备份。
6.4档案保管人员(主审人员)对档案必须及时登记,并形成年度档案名录。
七、借阅、销毁规定:
7.1非审计监察人员、监察事件相关人,因工作需要需查阅的,由审计监察部门负责人审批,主审人员做好借阅登记记录,借阅人不得将审计监察资料外泄。
7.2纸质档案销毁由审计监察部门提出,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
八.附则
8.1审计监察档案保存年限为5年。
8.2本制度自2018年5月21日起实行。
8.3本办法由审计监察部负责解释。
附表1
审计监察档案归档记录表
存放地点:
附表2
审计档案借阅登记表
登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