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生字的巩固能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复习本课的生字,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三、导学施教
继续研读课文
1、文章第二章节主要写什么?
(1)出示课文片段:老师范读。
6、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7、教师小结。
二.识记生字:
1.出示要求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2.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3.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A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形声字):每+文一敏米+造=糙工+力一功辟+言一譬目+争=睁口+我一哦门+间=简
B利用词语一起识字:秩序必须
4.学生开火车读一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
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儿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山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山来。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
(请小班按顺序开火有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他们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5、学生齐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一)、导入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2.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说说“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过渡:“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苍茫的大森林,去寻找那美好而遥远的回忆吧!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同时梳理课文内容.
二、查学诊断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3、全班交流讨论。
4、质疑:原来你们小的时候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啊。那孩子
们猜猜世界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都有谁?他们又学习了哪些本领呢?
5、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猜测。
6、揭示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引导读课题,认识生字:
纪,台+己=纪。
(二)出示学习目标(1,2)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对文本真切的感知,在感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生发出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的情感。
那(巍巍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那(充满智慧、充满快乐的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
五、拓展延伸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配乐读课文。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作业
1、背诵课文,预习第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难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法、学法
教法:教授法、引导法、谈话法。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从文字阅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
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文明的起点?(有文字记载,木头或石头上刻字或画符号)
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天然博物馆?(有珍贵的遗迹,动植物的化石等)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原始森林是人类的起源,是人类生态环境的屏障,原始森林里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财富。)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
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最好、结局、开头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出示学习目标(3,4)
设计意图:生字的巩固能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复习本课的生字,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3、师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保护人类文明的起点,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章节。
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朗读,让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悟。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习识记本单元生字并做到书写整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单元教学
重、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秩序。
教法、学法
教法:教授法、引导法、谈话法。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从文字阅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示标激趣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的样子吗?你最喜欢做什么?你在小的时候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2、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2.你会说“反反复复”这样的词语吗?试试吧。
水:学会了流动,往低处流。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板书设计:23.祖先的摇篮
23.祖先的摇篮
动人的传说
祖先的摇篮
天真的童谣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题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
(3)重点的词语句子,看看它们是怎样学习生活的?
(4)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了用白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二)出示学习目标(1,2)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查学诊断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把课中出现的生字圈起来读一读。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号。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促进教学。
二、查学诊断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标自然段、圈词语或家长签字)
2、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个别读)
设计意图: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促进教学。
导学施教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解决了生字问题,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课文吧!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四、练测促学
1、分三组竞赛朗读全文。
2、说说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3、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设计意图:巩固课文内容,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作业:预习第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二、查学诊断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标自然段、圈词语或家长签字)
2、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个别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同时梳理课文内容。
导学施教
学习1-4自然段,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1---4自然段,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