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克和千克》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克和千克》集体备课教案
生:我们刚才称出的1千克苹果有5个的,也有6个的,老师的苹果比我们的要大一些,估计4个就是1千克了。
师生共同称一称验证。
师: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数量会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理解:都是1千克苹果,但是大小不一样,所以个数就不一样。每个苹果大,称出的1千克个数就少,每个苹果小,称出的1千克个数就多。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03页做一做
第1题,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找一找,并掂一掂。
第2题,分组活动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2)练习二十第1——3题。
(3)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教案
总第2课时
年级
二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受课
主备人
初备时间
讨论时间
(1)掂一掂:1个2分硬币约重1克,掂一掂什么感觉(非常轻)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先说是什么物品,再判断比1克轻还是重。
2、认识感知1千克。
计量比较中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1)理解“净含量”
出示课件:课本102页例2
明白“净含量”是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2)认识、感知1千克
生2:1千克苹果有大约有5个,20个苹果大约是4千克。教师质疑:是不是20个苹果一定是4千克呢?什么时候20个苹果比4千克重?
师:根据我们前面称一称的结果,你能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出推理的过程吗?
引导学生按不同的苹果大小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如果5个苹果1千克,这些苹果重(4)千克。20÷5=4(千克)
制法渗透
教学准备
课件、台秤、天平、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两袋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4、回到我们开始的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知道呢?(数一数)请一名学生数出一共20个苹果。
师:那么第三个问题呢?老师这一袋苹果,你能估出它有多少千克吗?你的方法是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测,学生可能的方法有:
生1:我的书包大约有3千克,我拎了一下您的苹果,比我的书包重一些,我估计这一袋苹果有4千克。
1千克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是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是1千克。
(3)克和千克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会认读秤: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
(5)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
你们知道称的苹果是多少千克吗?(1千克)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图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2、分组活动称苹果。
活动:各小组称1千克并数出数量,然后填写表格。
交流: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称的结果。
提问:看着表格里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3、对比探究。
师:如果老师带来的苹果比你们刚刚称的苹果大,你能估计老师这样的苹果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吗?为什么?
主备人
初备时间
讨论时间
定稿时间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完成练习二十第1—5题《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轻重。
出示课件:100页主题图。
看看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2、在生活中,常见的秤有哪些?你还知道人们常用什么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吗?
1斤=10两1斤=500克2斤=1千克
二、动手感知,快乐教学
1、认识感知1克
下面这些物品都比较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我知道“克”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1克有多重?(出示课件)
2、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轻重。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估测天平、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两袋盐、盘秤、苹果等
课时划分
2课时
集体备课教案
总第1课时
年级
二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受课
多媒体课件、盘秤、苹果等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这一阶段我们一起认识了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上节课布置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一些物品的轻重,谁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个苹果大约重200克。一块香皂重125克。一袋鸡精重100克。一袋面粉大约重25千克。)
小结:看来大家对物体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感受。
二、轻松导入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出示袋子让学生猜一猜。打开袋子验证。(苹果)
师:想知道一些什么?
生:1千克苹果有几个?袋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些苹果大约有多少千克?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问:想知道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怎么办?(称一称)(课件出示称苹果)
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初备时间
定稿时间
单元内容
1、学习克与千克
2、解决问题
单元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
1、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定稿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3,完成练习二十第9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估测物体质量的能力。
制法渗透
教学准备
根据我们刚才称一称的结果和日常生活经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苹果大部分是4、5个1千克,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四、愉快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4页的“做一做”。
课件出示: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