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第十章 管理会计专题
管理会计第十章 管理会计专题
适用范围
第一,.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种类较多,作业 种类也较多 第二,生产自动化水平和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 第三,制造费用在总成本费用中占有较大的比 重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不 能将作业成本法完全定位于产品的成本核算,在 发挥核算功能时一定要重视其管理的指导作用, 这也正是作业成本法的本质所在。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1)作业 作业是作业成本法的最基本概念,是进行作 业成本法计算的核心和基础。它是指企业为 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而消耗人力、物 力、技术、智慧等资源的活动。作业可以作 为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的单元,企业经营过 程中的每项环节,或是生产过程中的每道工 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作业的划分从产品 的设计开始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
成本动因按其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将其 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是衡量资源 消耗量与作业之间的关系的某种计量标准,它反 映了消耗资源的起因,是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的 依据;作业动因是指作业发生的原因,是将作业 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依据,也是将 资源消耗与基本原理
产品作业,是指为特定产品而进行的作业,如对每种产 品编制数控规划 、材料清单等,这类作业的成本与产品产量 及批次无关,但与产品项目成本成比例变动
维持作业,是指为使各项生产条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而 发生的作业。如设备的日常维护 、保养等,这类作业与产 品的种类和产品的产量无关。
(2)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驱动或产生成本、费用的各种因 素,即作业成本与产品之间的相关性,它是作业成本 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当作业选定且作业的成本 归集后,应将作业的成本根据相关性的要求分配到产 品中去。假如某个作业的成本与产品产量相关,则以 产量作为作业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动因;假如,某个作 业的成本与产品消耗的机器小时直接相关,则可选择 机器小时作为作业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动因。
从广义的作业成本法来看,其不仅对过 去的成本进行计算与分析,而且要对未来 的成本进行规划和控制。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基 本原理较多,内容较广。我们对作业成本法的理 解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前提:
第一,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第二,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 发生。
根据以上这两个理念,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 可以概括为: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划分作业中心, 通过作业中心归集成本库,再根据各种产品消耗作业 量分配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汇总各产品 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由此可见,作业成本计算 法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对于不 同的作业中心,由于成本动因的不同,使得间接费用 的分配标准也不尽相同。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
资源
作业
产品
作业成本法的一般步骤
(1)确认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 (2)以作业中心为基础将消耗的资源分配到成本库
根据作业分析所确定的作业中心建立作业成本库, 并按照作业成本库来归集费用,计算各作业中心的 作业成本,这一步的关键是确定资源动因,即决定 作业中心资源消耗量的因素。明确了资源动因,即 可根据有关资料计算资源动因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 分配。 (3)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
制造费用
作业基础成本组
A成本组 B成本组 C成本组 D成本组
作业成本动因率
成本动因率a 成本动因率b 成本动因率c 成本动因率d
产品线
费用分组化
按成本动因率分配
作业成本法核算思路
作业成本法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 ABC) 的基本思想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学家科勒在20世纪 30年代末40年代初提出的,对它的全面研究始于 20世纪80年代,而在西方企业中应用则始于80年 代末期。它是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以作 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和 计量来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 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的间 接费用分配的一种核算和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为作业、经营过程 、产品、服务、客户等提供了 一个更精确的分配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的分配方 法。
数量基础分配率
分配率a 分配率b 分配率c 分配率d
产品线
费用部门化
按分配率进行分配
传统的成本核算思路
传统成本计算特点: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围绕生产部门所发生的费
用进行的。只要是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不论其 是否由于生产产品而发生的,都应计算入产品成 本中。 缺点(课后思考) 价值链分析观点的提出,企业为了增加顾客价 值,在服务部门投入费用不断增加,这些费用对 产品价值是否能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成 本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1)制造费用如何分配 (2)如何将非制造费用纳入成本控制中心。
X
M
工艺 Y
工 艺Z
E污染处 理中心
产品 800
KG N
污染物 100KG
污染物
50KG
污染物 50KG
作业通常是按作业服务的层次和范围划分为单位作业, 批次作业,产品作业和维持作业。
单位作业,即使每个单位产品直接受益的作业,如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此类作业具有重复性,每生产一个单位产 品即需要作业一次,所耗成本将随产品数量而变动,且与产 品数量成比例变动。
批次作业,即与产品批次相关的作业,如对每批产品的 检验、机器准备、定单处理等,这类作业与批次相关但与批 量无关。
第十章 管理会计专题
重点与难点:作业成本法的含义及其特点,战略 管理会计的含义、特点及其内容。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 (1学时) 第二节 战略管理会计 (1学时)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问题
传统成本核算及其弊端
制造费用
生产部门
A部门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某公司产品M、N的生产过程都排放环境 污染物。生产M、N都需要经过X、Y、Z、E 四个工艺过程。原材料总投入为1000千克。 经X、Y、Z加工后总产出为800千克产品和 200千克废弃物。其中废弃物在X产生100千 克,Y、Z各产生50千克。E为污染处理中心。 如下图所示:
投
入
1000KG 工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