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动物分类知识简介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动物分类知识简介
(五)、物种的命名 )、物种的命名(Nomenclature) 物种的命名
先生创建。 国际上通用的是“双名法” 先生创建 国际上通用的是“双名法”,由Linnaeus先生创建。即: 每一个物种都应有一个学名。 每一个物种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个学名由两个并列的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 前一个字是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字是种名( ,(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成,前一个字是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字是种名(形容 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学名后还可写上定名人的姓名。 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学名后还可写上定名人的姓名。如:家犬的学名是 Canis familiaris.。正式出版物要用斜体。如果种名不能确定,应在属名后加 。 。正式出版物要用斜体。如果种名不能确定,应在属名后加sp.。 “三名法” 就是种名后加亚种名。 三名法” 就是种名后加亚种名。
• (3) Lamark 1744--1829 (拉马克 拉马克) 拉马克 • 法国人,认为物种是可变的 法国人,认为物种是可变的,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是其主要观点。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是其主要观点。 用进废退 • (4) Schleiden 1804--1881 (施莱登 施莱登) 施莱登 Schwann 1810--1882 (施望) 施望) • 德国人,提出细胞学说 认为动物 德国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动物 • 和植物基本结构是细胞 • (5) Darwin 1809--1882 (达尔文 达尔文) 达尔文 • 英国人,《 物种起源》提出生物 英国人, 物种起源》 • 进化论,中心学说是“自然选择” 。 进化论,中心学说是“自然选择” (6)Mendel and Morgen ) 孟德尔和摩尔根 • 提出现代遗传学
二、 动物分类学基础知识简介 (一)、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二)、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
1. 分类学原理及依据
分类学的基础就是进化论。各种动物都具有共同的起源, 分类学的基础就是进化论。各种动物都具有共同的起源,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分化发展而来。他们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分化发展而来。 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他们和生命的起源及种族 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又称系统分类学。这是建立在达 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 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 根据物种间形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总和为基础(早期),近 根据物种间形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总和为基础(早期),近 ), 代还应从生理、生化、细胞、遗传、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角 代还应从生理、生化、细胞、遗传、血清学、 度综合定位。 度综合定位。
动物 系统进化树
(四)、物种 )、物种(Species)的概念 物种 的概念
分类的基本单位。各种动物以物种的形式作为发展的一定阶段, 分类的基本单位。各种动物以物种的形式作为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互交繁 殖的自然群体,种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 殖的自然群体,种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 亚种: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即一个种群被长期分割在不同的地区, 亚种: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即一个种群被长期分割在不同的地区, 他们之间断绝了基因交流,各自演化出了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称亚种。 他们之间断绝了基因交流,各自演化出了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称亚种。 分类学上: 分类学上:最基本的分类阶元 哲学上: 哲学上:生物界发展连续性和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 生态学上: 生态学上:占据特定的生态位 遗传学: 遗传学:所有成员共享一个基因库 形态(生理)学上:相似的形态、 形态(生理)学上:相似的形态、生理特性 生殖生物学上:统一的繁殖群体; 生殖生物学上:统一的繁殖群体;不同群体之间自然的生殖隔离
4.五界系统 五界系统 • R.H.Whittaker,(1924—1980) ( ) • 按生物的进化将生物分成五个界 按生物的进化将生物分成五个界. 年提出的。 于1969年提出的。 年提出的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 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五界系统按复杂性递增的三个层次排列生命: 五界系统按复杂性递增的三个层次排列生命: • 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 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 • 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 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 • 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 五界系统没能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 五界系统没能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 •
第Ⅱ部分 动物类群及多样性
• 第四章 动物的分类及其意义
• 一、介绍几位动物学家 • (1) Aristotle 384--322, B.C.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 古 希 腊 人 , 在 其 著 作 , 《L`Historie des Animaux》 描述 种动物, 》 描述454种动物 并用了种 种动物 并用了种(eidos)和 和 的术语。 属(genos)的术语。被称为动物学之父 的术语 被称为动物学之父.
各 界 物 种 数 比 例
(七)动物的分门 • 大大小小分为 余门。 大大小小分为30余门 余门。 • 原生动物门,中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扁盘动物门, 原生动物门,中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扁盘动物门, 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 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 颚胃动物门,原体腔动物(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 颚胃动物门,原体腔动物(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 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内肛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须腕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内肛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须腕动物门, 螠虫动物门,星虫动物门,鳃曳动物门,缓步动物门, 螠虫动物门,星虫动物门,鳃曳动物门,缓步动物门, 舌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外肛动物门, 舌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外肛动物门, 帚虫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帚虫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思考题
• 1.概念: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系统、分 概念: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系统、 概念 类阶元、 类阶元、五界系统 • 2.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 (2) Linne 1707--1778 (林 林 奈) • 瑞典人,主要贡献 瑞典人, • a 创立 《 自然分类系统 》 创立《 自然分类系统》 将动物分为纲,目 属 种 和 将动物分为纲 目 ,属 ,种 .和 六个纲--哺乳纲 鸟纲,两栖 哺乳纲,鸟纲 六个纲 哺乳纲 鸟纲 两栖 鱼纲,昆虫纲 纲,鱼纲 昆虫纲 蠕虫纲 鱼纲 昆虫纲,蠕虫纲 • b. 双名法 提出生物具有种 双名法,提出生物具有种 的概念.但认为物种不变 但认为物种不变,物 的概念 但认为物种不变 物 种由神创造. 种由神创造
5.六界系统:陈世骧1979 六界系统:陈世骧 六界系统 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 )、原核总界 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蓝藻 )、真核总界 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真核总界( 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 对生物的分界尚无统一意见,生物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以营 对生物的分界尚无统一意见,生物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养的获取方式看:能利用二氧化碳、 养的获取方式看:能利用二氧化碳、无机盐及能源合成自身 所需食物的称自养生物 绿色植物、紫色细菌), 自养生物( ),他们是食 所需食物的称自养生物(绿色植物、紫色细菌),他们是食 物的生产者。从自养生物那里获取营养的为异养生物 异养生物, 物的生产者。从自养生物那里获取营养的为异养生物,是食 物的消费者。真菌为分解吸收型 是还原者。 为分解吸收型, 物的消费者。真菌为分解吸收型,是还原者。
2.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
数值分类学方法 (Numerical taxonomy) 、进化分类学方法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分子系统发生学方法 (Molecular 、 phylogenetics)、分支系统学方法 (Cladistics)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分类阶元 )、分类阶元
(六)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位置
自然界物质分:生物、非生物。 自然界物质分:生物、非生物。 生物: 生物: 二界系统: 1.二界系统:Carl von Linne,1735 二界系统 提出了动物界、植物界。 以生物能否运动 提出了动物界、植物界。 2.三界系统: J.Hogg,1860和E.H.Haeckel,1866 三界系统: 三界系统 和 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即原生生物界(细菌、藻类、 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即原生生物界(细菌、藻类、 真菌和原生动物)、动物界和植物界。 )、动物界和植物界 真菌和原生动物)、动物界和植物界。 3.四界系统:H.F.Copeland,1938 四界系统: 四界系统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通常采用的是: 通常采用的是: 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 以人为例: 以人为例: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灵长目 人科 人属 人种
此外,还可在阶元间插入“ 此外,还可在阶元间插入“总” 或“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