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测量技术交底
6、水平尺,塔尺,2kg,0.5kg线坠等器具。
以上器具必须已经授权计量单位检定,精确度合格,使用在有效期范围内。
二、工艺流程;
2.1定位控制网的测定:工程测量成果表→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定位轴线桩投测→闭合校测钉桩点→测定轴线控制网→引桩和后视点。
2.1.1定桩的程序:经校核建筑物控制网准确无误→初定位挖坑→定位(木桩上作点)→混凝土浇筑,砌墙→精确定位(木桩上钉米钉子)。
测定内控点,闭合校测后精确定点,用钢钉钢板上钉点,点直径不大于1.5mm。,以控制点为
中心顶板预留出200×200(mm)的方洞,预留洞位于每层四个大角。作为用激光垂准仪向
上传递控制点的依据。留设此洞时,位置必须正确,测量人员在每层板浇注前应对各洞定位
进行校正。
激光垂准仪投点:将激光垂准仪精确对中于各大角控制点。精密调平对中后,把激光点投测到施工作业面的有机玻璃板上。根据投测点导出控制点。控制轴线经校核无误后,架经纬仪,等偏定平盘左盘右取中法,把控制点投测到板面上,进行闭合校核(分段施工,分段闭和)。校核无误进行细部尺寸的放线。墙体边线、模板就位线、墙体50控制线、洞口位置线。
非承重墙边线±3
门窗洞口线±3
6.成品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桩位和后视点(用红油漆标识)。
交底提要:标高线的标识
交底内容:根据建设单位给我项目部提供的在天成街南侧马路边KE1-1:21840.193_38340.093_45.820为依据,利用附合测法校核水准点标高,各单位工程
±0.000=47.4m。
2.2高程控制网的测定:水准测量成果表-附合校测-正负0.000m标高线-“▼”红漆标识-引测。
三、基础施工测量放线(±0.000)
3.1:平面控制
3.1.1基槽开挖放线:根据图纸,首先设定轴线控制网,再用轴线控制网将楼坐外墙边线和基坑开挖线测定出来,定钢筋头撒白灰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线签字,方能开挖。为了严格控制边坡位置,不造成超挖或少挖现象,挖槽过程中测量人员要跟班作业,并用塔尺吊线坠法控制坡度及标高及时用白灰标识,就随口集水坑边坡度要严格控制。
4.2高程控制:标高传递用50m钢卷尺从楼裙±0.000线沿柱边往上传递,每层三个传递
点。统一传递该层结构500mm线。结构抄平时,必须以两个传递点作后视取中,并以已抄测标高闭合,误差≤3mm。标高传递分3个阶段,首层~10层、10层-20层、20层-33层,以防止距离过长带来的误差。
5.质量标准:
5.1允许偏差项目
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允许误差(mm)项目允许误差(mm)
L(B)≤30±5每层±3
30<L(B)≤60±10H≤30m±5
60<L(B)≤90±15总高30m<H≤60m±10
90<L(B)±20 H60m<H≤90m±15
90m<H±20
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轴线竖向投测得允许误差
项目允许误差(mm)项目允许误差(mm)
L≤30m±5每层3
外廓主轴线30m<L≤60m±10 H≤30m5
长度(L)60m<L≤90m±15总高30m<H≤60m10
90m<L±20(H)60m<H≤90m15
细部轴线±290m<H20
承重墙、梁、柱边线±3
工程测量技术交底记录
年月日
交底者: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接受人: 项目部测量负责人
工程名称
名流嘉园工程
工程交底部位名称
测量工程
交底者(签名)
接受人(签名)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全站仪一台
2、光学经纬仪1台。
3、自动安平水平仪1台。
Hale Waihona Puke 4、激光垂准仪1台。5、50m钢卷尺1把,5m钢尺1把,7.5m钢尺1把。
钢筋绑扎过程中抄测本层结构50线,浇注砼之前、后均需检查一遍,以免钢筋移动给
标高点带来偏差。相关专业使用标高线时,与测量人员明确无误后放可使用。钢筋上红油漆
点要标识清楚、准确如▼。墙体模板拆模后,及时抄测建筑1m线,以此弹出板底的下口线。
钢筋绑扎过程中,钢筋上所标识的均为本层的结构500mm线。
墙柱拆模后,墙柱上所标识的以建筑50线为准。
白线×形控制。钢筋上红油漆点要标识清楚、准确如▼。墙体模板拆模后,及时抄测建筑
1m线,以此弹出板底的下口线。
4.主体施工测量放线(±0.000以上)
4.1.平面控制
4.1.2首层底板放线:控制轴线经校核无误后,架经纬仪,等偏定平盘左盘右取中法,
把控制点投测到板面上,进行闭合校核。测角中误差±10″,距离中误差1/10000(分
4.1.5外控点的确定:现场狭窄使经纬仪外部投点无法实施(离建筑物较近时,可采用
弯管目镜经纬仪投点,但从成本角度考虑造价偏高),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困难,固外部投点
用吊线坠法(现场制作3kg扁线坠)取代经纬仪投点。
4.1.6内控点的确定:每流水段四个控制点。地下一层顶板钢筋绑扎时,根据建筑物定
位控制点(偏950控制点测定楼层控制线,横纵控制线焦点,预埋200×200×10厚钢板)
体边线、模板就位线、墙体50控制线、洞口位置线等)→墙体钢筋绑扎→墙体模板→砼浇
注、墙体拆模(本层建筑1m线,墨线弹于墙上,红油漆点标识▼)→顶板支模,钢筋绑扎
(墙体边线、门窗洞口线,用红油漆标识)→校正钢筋→浇注砼。
4.1.4双控法作竖向控制:本工程属于高层建筑檐高m,总高m故采用内外
双控法,内外投点相闭合的方法控制楼层的垂直度。
3.1.2基础剪力墙撂底:校核轴线控制桩和后视点后,将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网投测到垫层防水保护层上,用经纬仪对中于各控制交点,进行角度闭合(精度±10″。。用墨汁弹出墙边线,
集水坑线、洞口线。经自检互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用红油漆标识,以便施工。
3.2.高程控制
以建设单位给我项目部提供的在天成街南侧马路边KE1-1:21840.193_38340.093_45.820为依据,利用附合测法校核水准点标高±0.000(47.4m)。
随着挖土深度的进行(按挖土方案做)。用悬吊钢尺法向基坑引测标高。槽底保证三个标高
控制点,每区一个标高点,挖土深度严格按技术交底预留。为防止超挖、挠动地基布标高控
制网清土,严格控制集水坑的标高。
钢筋绑扎过程中抄测本层结构50线,浇注砼之前、后均需检查一遍,以免钢筋移动给
标高点带来偏差。抄测时保证每个开间4个标高(大开间6个),柱子不少于2个标高。拉
段施工,分段闭和)。校核无误进行细部尺寸的放线。墙体边线、模板就位线、墙体500mm控制线、洞口位置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根据轴线控制网图和施工分区图作轴线控制桩和后视点,作为竖向投测的基准点。每个大角保证两条轴线控制线。
4.1.3测量工作与主体施工的关系:楼板砼浇注→砼强度达到1.2MPa后(控制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