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人内传播

第五章 人内传播

基本假设:人都有一个自我 (主我+客我=自我,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主要观点: 自我可以分解成两个方面:
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Ⅰ),它通过个 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
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 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用通俗的话讲:
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信息属性的综 合,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握的过程,
例:西瓜—形状(圆),颜色(红),味道(甜);
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例如:刚刚看过的西瓜,留在我们脑袋中的记忆,以后提 及,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西瓜的形象和映像;
概念-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是有意义的 形象符号和语言符号,例如:人内传播的概念,符号:例 如文字 ;
渡边等人的视听觉信息处理模 式,充分反映了人内传播的系 统性. P63页图5-1
二、自我传播的意识能动性
• 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才是人内传 播区别于其他动物体内传播的根本 特点。
(1)人内传播产生过程中的环节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 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由刺激感应的反应形 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传播的类型
传播
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 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 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 内向传播
内在传播 自我传播
人内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的 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表现 ,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传播学教程》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我思故我在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 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 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 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
• 传播类型的划分 1、二分法 内向型行为:个人内部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外向型行为:可以被他人觉察出来的活动 2、四分法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西方 人际传播、小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4、还有其他的一些划分方法:(如下)
• 温德尔举的例子说明:人内传播是由感受刺激、 神经传导、大脑活动、肌体反应等环节构成,这 些环节和要素也是人体固有的功能,因此人体本 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系统
人的身体具有一般信息传播系统的特点:
• 人内传播: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肌体反应 • 人体有:信息接收装置——感官系统 • 信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 • 记忆和处理装置——大脑 • 输出装置——发声等表达器官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形 成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而 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体现了人内传播 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 三大人内传播理论
1、米德的 “ 主我与客我 ” 理论
2、布鲁默的 “ 自我互动 ” 理论
3、内省式思考 —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1.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I and the me)
人内传播的产生:
既是人的自我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 。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 人内传播的例子:
• 施拉姆-引用温德尔.约翰 逊对人们对话过程的描述 -阐释人的传播行为
• 1.一个事件发生,刺激了A先生感觉器官,产生神经搏 动
• 2.神经搏动到达A大脑产生“感觉”等 • 3. A按自己惯用表达方式把感觉变成字句 • 4.A“选择”或者抽象出某些字句,通过声波和光波,A
➢“主我”就真实的那个自己
➢“客我”是指自己评价中或 者别人评价中的那个自己
“主我与客我”辩证互动的过程
自 辩证 主我 我 互动 客我
意愿和行为主体(形式) 他人的社会评价及社会期待(内容)
“主我”是形式,是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 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是以“我”指称的那个把所 有内部感情的要素归属发展不充分的述谓结构。
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 定性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决定态度和 行为决策的基础;例如:根据西瓜切 红的程度来判断这西瓜是否成熟,根 据是否有喉结来判断性别。
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 推导出未知的属性。
人内传播的特点
人内传播过程不是孤立的,与外部过程保 持着衔接关系 。 人内传播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 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 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我A

我B
神经
通道
反馈 人的内在传播
人的内在传播是在人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信 息交流活动发生在两个“我”之间。人的内在传播集传者 与受者于一身。
表现为: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自我克制、 自我剖析、自我陶醉、内心矛盾等等。
人的内在传播是外界刺激所引起的人的内部的心理调 节。目的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
由一般的动物感觉和心理 到能动的人的意识的产生
(2)要素自我传播不外乎源自人内部的意识、思维或心 理活动。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视感觉觉:-颜色人,通形过状眼、听耳觉等:感声音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 属触性觉如:软形硬状、、凉颜热色等嗅作觉出:的气反味映,• 是视人觉:内颜传色播的 出味发觉点:甜;、咸、苦、酸
先生对B先生讲话 • 5.B先生受到刺激产生了神经搏动 • 6.神经搏动到达B先生的大脑,产生“感觉”等并作出
反应 • 7.这个反应又刺激了A先生或其他人—传播过程就按这
• A、B先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接受外部信息,在体内尤其是通 过大脑处理这些信息,处理结果转化为信息输出前的预备 状态。这些内在的信息活动就是人内传播。
例如:“我真伤心”里的,直接感受着伤心“我”, 就是主我。
“客我”是内容,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 现。是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例如:我评价自己道:“我是一个卑劣的人”这里 的“我”实际上指代后面的“卑劣的人”,是客体 化了的对象,是客我。而有着卑劣感的、感到自己 是卑劣的“我”,则是主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