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3的倍数特征

253的倍数特征

2、5、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教材第14 页的例2 。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 .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3 .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教具准备
自己的学号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0 , 28 , 42 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二)教学实施
1、教学教肘第14 页的例2o
( 1 )板书:你能找出多少个2 的倍数?
( 2 )引导学生从这个数的整数倍考虑,按它的1 倍、2 倍……有序地思考
2,4,6,8,10,…
( 3 )提问:2 的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
引发学生思考,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2 的自然数倍也是无限的,无法一一罗列,所以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老师板书:2 的倍数有2 , 4 , 6 , 8 , 10 ,…
也可以用集合图表示2 的倍数:
2 的倍数
2 .练一练。

5 的倍数有哪些?
( l )学生小组合作。

( 2 )集体汇报,老师板书:5 的倍数有5 , 10 , 15 , 20 , 25 ,…
3、思考。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倍数?
思考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

明确: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4 .明确因数、倍数的关系。

学习了因数、倍数后,想一想能不能单独说15 是倍数,3 是因数,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不能,因为它没说清15 是谁的倍数,3 是谁的因数。

因为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地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

(四)思维训练
机械厂食堂矛来45 袋面粉和10 袋大米,共付2390 元,后来因某种原因退还10 袋大米,换回15 袋面粉,又付了370 元。

1 袋大米比1 袋面粉的价钱便宜多少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我们还知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也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l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所有自然数都是1 的倍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