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知识点一:固体的压强1、(2009·福州中考)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解析:选D。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厚纸片垫在提手处增大了受力面积,根据Fps可知提手对手的压强减小。

2、(2009·兰州中考) 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最大B.立放时最大C.侧放时最大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解析:选B。

同一块砖无论平放、立放、侧放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一样的,但立放时受力面积最小,由压强公式P=F/S可知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最大。

故选B。

3、(2009·南昌中考)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解析:选D。

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可增大工件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保护工件,使其不易发生形变,故选D。

4、(2009·齐齐哈尔中考)(多选)一个底面积是0.01m2重是20N,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其静止在一个面积是1 m2的正方形水平桌面上,那么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A.一定是2000 Pa B.可能是2000 Pa C.可能是4000 Pa D.可能是6000 Pa解析:选B、C、D。

当正方体没露出水平桌面的边缘时,受力面积等于正方体的底面积,P=F/S=20N/0.01m2=2000Pa;当正方体露出桌面的边缘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变为大于2000Pa,故选B、C、D。

5、(2008·泉州中考)如图2是北京奥运会部分运动项目图标,在这些项目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答案:D6、(2008·佳木斯中考)下列图中的现象和做法为了增大压强的是()答案:A7、(2007·红塔中考)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 在此过程中, 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__,A对桌面的压强将 __ (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答案:不变变小8、(2009·齐齐哈尔中考)同学们可能都有这样的发现:书包的带子做得比较宽并且不光滑,请你说出这样做的物理道理。

答案:(1)当压力相同时,肩的受力面积越大。

根据P=F/s可知压强越小,人感觉越舒服。

(2) 当压力相同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防止书包带从肩部滑落。

9、(2008·衡阳中考)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用控制变量法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观察比较(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

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用控制变量法还可探究____________实验。

(只填一个) 答案: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0、(2009·上海中考)“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

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3千克,密度为1.5×103千克/米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2.求其 ①体积V ②重力大小G ③对地面的压强P解析:①体积33332/105.1100.3V mm kg kg m=⨯⨯==ρ;②重力大小G=mg=3.0×103 kg ×9.8N/kg=2.94×104N ;③对地面的压强Pa mN 4241094.211094.2S G S F P ⨯=⨯===。

答案:①32m ②2.94×104N ③Pa 41094.2⨯知识点二:液体压强1、(2009·福州中考)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 ),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 ),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 和p B ,则( ) A .p A >p B B .p A <p BC .p A =p BD .无法判断解析:选A 。

图A 杯中橙汁的深度大于图B 杯中橙汁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 的计算公式p gh ρ=液可知p A >p B ,故选A 。

2、(2009·常德中考)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 A .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B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 .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 D .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解析:选B ,因为杯子中已装满水,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后,杯中水的深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再由公式F=PS,由于压强、受力面积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也不变,故选B。

3、(2008·徐州中考)图1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

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答案:B4、(2008·北京中考)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ρ纯水)()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B、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C、a、b两点的压强相等D、b、c两点压强相等答案:B5、(2008·福州中考)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

纸盘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4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答案:A6、(2007·威海中考)如图3所示,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当A管竖直,B管倾斜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A、A、B两管中液体的质量相等B、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大C、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小D、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与B中相等答案:D7、 (2009·绵阳中考)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 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

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 m,宽20.2 m。

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 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 Pa,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 N。

(g取10 N/kg)解析:根据公式P=ρgh=1.0×103Kg/m3×10 N/kg×30m=3×105Pa, 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P1=1.5×105Pa,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F= P1S=1.5×105 Pa×30 m×20.2 m=9.09 ×107 N.答案:3×105 9.09 ×1078、.(2009·长沙中考)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他们首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水深为h= 0.2m,此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 Pa.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1,b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h2(选填“>”、“<”或“=”,取g = 10N/kg).解析:由于软木材阻挡了水的流动,此装置相当于连通器,稳定后,都与水槽液面相同。

答案:2×103 =9、(2009·贵阳中考)如图13所示,是一只盛有水的圆柱形水杯,请在图中画出水对水杯侧壁A点压力的示意图。

解析:水对侧壁的压力是垂直于侧壁而且向外的。

答案:10、(2009·昆明中考)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2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进行对比。

(5)在图丙中,固定U 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 的压强大小关系。

答案:(1)等高 (2)深度 (3)丙、丁 无关 (4)乙、丙 (5)各个方向11、(2009·襄樊中考)有一个圆柱形玻璃瓶,瓶身粗细均匀,瓶底很薄(瓶底厚度不计)。

当在瓶内装有110g 水时,用刻度尺测得水深是11cm 。

求:(1)距瓶底6cm 处水产生的压强是多大?(g 取10N /kg ,水的密度为1.0×103kg /m 3)(2)将瓶内的水倒净,换成96g 某待测液体,待测液体在瓶内的深度为12cm 。

那么待测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解析:(1)距瓶底6cm 处水产生的压强为Pa m m Kg N m Kg gh p 500)06.011.0(/10/100.133=-⨯⨯⨯==ρ(2)11cm 深水的体积为水水水ρm V =12cm 待测液体的体积为1112水V V =待测液体密度为33/108.012111211m Kg m mV m V m ⨯====水水水ρρ 答案:(1)500Pa (2)0.8310⨯kg/m 3知识点三:大气压强1、(2009·衡阳中考)如图3: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解析:选D 。

橡皮膜凸出是由于液体的压强而产生的。

2、(2009·兰州中考)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解析:选B。

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后,玻璃管与水银槽构成一个连通器,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在本身的重力及大气压的共同作用下其液面将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故选B。

3、(2009·安溪中考)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A4、(2009·娄底中考)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解析:选A。

人在吸气时,肺泡体积变大,内部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则大气压把气体压入肺内,故A对;B和C都是人的压力的作用效果,D选项是为防止水的压强给人造成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