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躯干和四肢肌力检查

躯干和四肢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一反射检查的临床意义1.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断。

反射弧未中断时,如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因中枢的抑制释放而反射增强,亦可因超限制而反射消失。

2.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断。

反射弧未中断时,如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因浅反射的皮层反射通路受损,亦表现为反射减弱或消失。

3.反射对比对称性的反射减弱或增强,未必都是神经损害的表现,而反射的不对称性是神经损害的有力指征。

4.腹壁反射可因腹壁松弛、肥胖或腹胀而消失,提睾反射可因年老、阴囊睾丸疾患而消失,正常情况下也可以两侧不对称。

5.病理反射一般表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但在2岁以下小儿,正常亦可引出。

6.少数症例正常情况下,少数人亦可引出双侧弹手指征。

二病理反射检查中枢神经损害时,才出现的异常反射。

常检查的病理反射有下列几项:1.弹手指征又称霍夫曼(Hoffmann)征,医者快速弹压被夹住的患者中指指甲,引起诸手指的掌屈反应为阳性。

2.划跖试验又称巴彬斯基(Babinski)征,医者轻划患者足跖外侧,引起坶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

3.压擦胫试验又称奥本海姆(Oppenheim)征,医者以拇指用力沿患者胫骨前嵴内侧面从上而下压擦,若出现坶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分开,则本试验阳性。

4.捏腓肠肌试验又称戈登(Gordon)征,医者用力捏压患者小腿腓肠肌,若出现坶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分开,则本试验阳性。

5.踝阵挛医者一手托住患者腘窝,一手握足,用力使其踝关节突然背伸,然后放松,可以产生踝关节连续的交替的伸屈运动,则视为阳性。

6.髌阵挛患者仰卧,医者以一手的拇、食两指抵住髌骨上极,用力向下急促推动髌骨,然后放松,引起髌骨连续交替的上下移动为阳性。

三肌力检查临床意义1.肌麻痹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产生肌力减退或丧失,出现部分或完全瘫痪。

2.肌萎缩肌肉萎缩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则无明显肌肉萎缩,但如瘫痪过久,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3.肌张力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肌张力减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肌张力增高。

四下肢肌力检查1.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肌力测定患者仰卧,先将双下肢伸直外展,然后作夹腿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股薄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股内收,膝关节屈曲,小腿内旋,医者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3.髂腰肌肌力测定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先屈曲膝关节,再作屈髋动作,医者给以阻力。

4.缝匠肌肌力测定患者坐位,膝关节半屈曲位,嘱其外旋大腿,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并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5.股四头肌肌力测定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嘱其伸直膝关节,医者给以阻力。

6.梨状肌、闭孔内肌、孖肌、股方肌肌力测定患者仰卧位,髋、膝关节伸直,下肢外旋,医者给以阻力。

7.臀中肌肌力测定患者侧卧位,下肢伸直内旋,大腿作外展动作,医者给以阻力,并触摸肌肉收缩。

8.阔筋膜张肌肌力测定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小腿向外移动,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并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9.臀大肌肌力测定患者俯卧位,小腿屆曲,大腿后伸,医者给以阻力。

10.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肌力测定患者仰卧位,髋、膝关节屈曲至90°,在此位置上嘱患者屈曲膝关节,医者给以阻力,并分别触摸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半膜肌的收缩。

11.腓肠肌肌力测定患者俯卧位,膝关节伸直。

嘱其踝关节跖屈,医者给以阻力,并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12.比目鱼肌肌力测定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至90°,使踝关节跖屆,医者给以阻力,并触摸肌肉的收缩。

13.胫骨前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足背伸、内翻,医者给以阻力,并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14.胫骨后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足部跖屈并同时作足的内收、内旋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并在足舟状骨结节的后下方可触及该肌腱。

15.趾长屈肌肌力测定患者近端趾节伸直位,嘱其屈曲2~5趾之末节,医者在其趾端跖面给以阻力。

16.拇长屈肌肌力测定将患者拇趾的跖趾关节固定在伸直位,嘱其屈曲坶趾末节,医者在其坶趾端跖面给以阻力。

17.趾短屈肌肌力测定医者将患者的2~5趾跖趾关节固定于伸直位,嘱其屈曲2~5趾近端趾间关节,并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18.短屉肌肌力测定患者坶趾趾间关节保持伸直位,嘱其屈曲坶趾跖趾关节,并给以阻力。

19.展肌肌力测定嘱患者用力将坶趾与第2趾分开,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0.跖方肌、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肌力测定嘱患者外展小趾,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1.足蚓状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足趾的跖趾关节屈曲,近端和远端趾间关节伸直,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2.足骨间肌肌力测定嘱患者作足趾的分开与合拢的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3.腓骨长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足尽量跖屈,并使足外翻,医者给以阻力。

24.腓骨短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足背伸并外展,医者给以阻力。

25.趾长伸肌肌力测定嘱患者伸2~5趾末节,医者对趾端背侧给以阻力。

26.长伸肌肌力测定坶趾伸直位,嘱患者作坶趾背伸动作,医者给以阻力。

五、上肢肌力1.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肌力测定嘱患者前臂置旋后位,然后屈肘,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并分别触摸肱二头肌及肱肌之收缩。

2.肱三头肌、肘后肌肌力测定肩外展肘屈曲,作抗阻力伸肘动作,并触摸肱三头肌、肘后肌之收缩。

3.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肌力测定患者肘伸直,前臂旋后位,嘱其前臂旋前,医者给以阻力。

4.桡侧腕屈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腕关节背伸,继作屈腕动作,医者对此给以阻力,并触摸桡腕关节处紧张的肌腱。

5.掌长肌肌力测定嘱患者握拳,并尽量屈腕,可见掌长肌突于皮下,医者对屈腕动作给以阻力。

6.指浅屈肌肌力测定嘱患者屈曲食指至小指中任一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其余手指由检查者固定于伸直位,医者对屈指动作给以阻力。

7.拇长屈肌肌力测定医者固定拇指近端指节,嘱患者屈拇指末节,并给以阻力。

8.指深屈肌肌力测定患者手指伸直位,医者固定手指中节,嘱其屈手指末节,并给以阻力。

9.拇短展肌肌力测定嘱患者拇指作外展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并触摸拇短展肌的收缩。

10.指对掌肌肌力测定嘱患者拇指向小指作对指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11.拇短屈肌肌力测定嘱患者屈曲近节拇指,医者在拇指近节掌面给以阻力。

12.尺侧腕屈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腕关节呈内收位,在此位置上,作屈腕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13.拇收肌肌力测定嘱患者作拇指内收动作,医者给以阻力。

14.小指展肌肌力测定嘱患者手指伸直,小指作外展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15.小指短屈肌肌力测定嘱患者拇、食、中、无名指伸直,然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医者给以阻力。

16.小指对掌肌肌力测定嘱患者小指置伸直位,然后小指向拇指方向对合,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17.蚓状肌、骨间肌肌力测定嘱患者食、中、无名、小指在近端和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时,屈曲掌指关节,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18.骨间背侧肌肌力测定以患者中指为中心,嘱其将食指、无名指、小指分开,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19.骨间掌侧肌肌力测定以患者中指为中心,先将食指、无名指和小指伸直并分开,再嘱患者将食指、无名指、小指向中指靠拢,医者给以阻力。

20.肱桡肌肌力测定患者前臂置于中立位与旋后位之间,嘱其前臂旋前并屈肘,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1.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腕关节于外展位,并作伸腕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2.旋后肌肌力测定患者前臂置于旋前位,嘱其作旋后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3.指总伸肌肌力测定嘱患者掌指关节伸直位,中、末节手指屈曲位,然后作伸直手指的动作,医者给以阻力。

24.尺侧腕伸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腕关节呈内收位,并作腕背伸动作,医者对此加以阻力。

25.拇长展肌肌力测定嘱患者外展并稍伸直拇指,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6.拇短伸肌肌力测定嘱患者伸直拇指近端指节,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7.拇长伸肌肌力测定嘱患者拇指末节伸直,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五脊柱及腹部肌力检查l.骶棘肌肌力测定患者俯卧位,躯干向后背伸,医者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2.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肌力测定患者仰卧位,嘱其向对侧旋转躯干,在此基础上作仰卧起坐动作,医者触摸该侧腹肌。

3.腹直肌肌力测定患者仰卧,作起坐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并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肌力检查操1.倾头转脸:步骤:头倾向左侧,脸转向右侧8次;向对侧8次。

收缩肌肉:胸锁乳突肌。

支配神经:副神经、C2-3及部分C4脊神经。

2.上耸双肩:步骤:双肩上耸8次。

收缩肌肉:肩胛提肌、斜方肌上部肌群。

支配神经;1)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来自C3-5脊神经前支。

2)斜方肌:副神经、C3-4脊神经。

3.上肢后伸:步骤:双臂在上举位、平展位、下展位各后伸8次。

收缩肌肉:斜方肌。

支配神经:同上。

4.外展端臂:步骤:双上臂在前位、中位、后位各外展8次。

收缩肌肉:三角肌。

支配神经:腋神经,来自臂丛后束,上干和C5-6神经根发出的纤维组成。

5.叉腰后旋:步骤:双手叉腰,肩部后旋8次。

收缩肌肉:菱形肌。

支配肌肉:肩胛背神经,来自C5神经根发出纤维支配。

6.低位展臂;步骤:双上臂在30度以内外展8次。

收缩肌肉:冈上肌支配神经:肩胛上神经,来自臂丛上干和C5-6神经根发出纤维。

步骤:双上臂屈曲90度,并紧贴胸部,外旋前臂8次。

收缩肌肉:冈下肌。

支配神经:肩胛上神经,来自臂丛上干和C5-6神经根发出纤维。

8.背手后伸:步骤:双手腕背叉腰,后伸上肢8次。

收缩肌肉:小圆肌。

支配神经:腋神经,来自臂丛后束,上干和C5-6神经根发出纤维。

9.背手前收:步骤:双手腕背叉腰,前收上肢8次。

收缩肌肉:大圆肌。

支配神经:肩胛下神经, 来自臂丛后束,上干和C5-6神经根发出纤维。

10.举臂下压:步骤:双臂侧平举,然后内收上臂向下压8次。

收缩肌肉:背阔肌。

支配神经:胸背神经,来之臂丛后束,上、中、下干和C6-8神经根发出纤维。

11.双掌平推:步骤:双上肢平抬前推8次。

收缩肌肉:前锯肌。

支配神经:胸长神经,来自C5-7神经根发出的纤维。

12.展臂内收:步骤:双臂外展于水平位及下垂75度位向前内收8次。

收缩肌肉:胸大肌。

支配神经:胸神经1)胸大肌锁骨部分:臂丛侧束,上干和C5-6神经根发出纤维。

2)胸大肌胸骨部分:臂丛侧束、内束,中下干和C7-8、T1神经根发出纤维。

13.旋前屈臂:步骤:双前臂旋前位,各屈曲8次。

收缩肌肉:肱二头肌。

支配神经:肌皮神经,来自臂丛侧束,上干和C5-6神经根发出纤维。

14.正位屈臂:步骤:前臂与中立位各屈曲8次。

收缩肌肉:肱桡肌、肱肌。

支配神经:1)肱桡肌:桡神经,来自臂丛后束,上干、C5-6神经根发出纤维。

2)肱肌:肌皮神经,来自臂丛侧束,上干、C5-6神经根发出纤维。

15.伸展双肘:步骤:双臂屈曲位,伸展肘关节8次。

收缩肌肉;肱三头肌。

支配神经:桡神经,来自臂丛后束,上干、中干、下干和C6-8神经根发出纤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