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4X↑+O2↑+2H2O,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 浓硝酸应密封保存在阴冷处B . X的化学式为NOC . 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D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2. (2分)(2018·西宁)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侧溶液pHB . 过滤C . 稀释浓硫酸D . 量取9.3mL液体3. (2分) (2017九上·文登期中)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③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④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A . 只有①B . 只有①②③C . 只有②③④D . ①②③④4. (2分) (2017九下·丹阳期中) 由Mg粉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 . 12gB . 24gC . 36gD . 48g5. (2分)(2018·苏州)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可用"H2O"表示的是()A . 冰B . 可燃冰C . 干冰D . 水银6. (2分) (2019九上·玄武期中) 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的类型为化合反应B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C . t2时刻,还有乙存在,所以乙是催化剂D . t1时刻,乙和丙的质量比为7. (2分)镁条能在CO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CO2点燃2MgO+C,该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是()A . MgB . CO2C . MgOD . C8. (2分)(2017·渠县模拟) 将CaCO3和Cu的混合固体放在敞口容器中,高温下使其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CaCO3与Cu的质量之比为()A . 14:11B . 14:20C . 25:44D . 25:169. (2分) (2016九下·黑龙江开学考)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0. (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A . ②③⑤⑥B . ①②④⑥C . ①②④⑤D . ①③④⑤11.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都含有氧元素的是()A . 碱、金属氧化物B . 盐、非金属氧化物C . 盐、金属氧化物D . 酸、非金属氧化物12. (2分) (2018九上·玄武期中) 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 O2 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 . 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 COB . 曲线①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C . 蜡烛由碳、氧元素组成D .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二、填空题 (共6题;共26分)13. (3分) (2015九上·滑县月考)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①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②干冰________ ③汞元素________.14. (4分)(2018·广东) “下图”是部分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__;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 (4分) (2017九上·监利期末)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等,其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2)人们利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4)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和NO2等,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16. (4分)(2016·成都) 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①C60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②C60这种物质是由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③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④足球可由橡胶制成,橡胶属于________(填“有机”或“无机”)物.17. (6分)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熟石灰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的实质________.(2)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若改用n g氢氧化钠与相同质量硫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3)小明对熟石灰深入了解知,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试写出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因此需________保存.18. (5分)(2016·余干模拟)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盐,C为单质;生活中B和D都可用来灭火;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B和D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2)E→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C→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 B与D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三、简答题 (共5题;共20分)19. (4分)(2017·福建模拟) 如图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为下述五种物质中的一种:CuSO4、HCl、Fe、Na2CO3和Ca(OH)2 ,且图中相连两个环对应的物质(或其溶液)在常温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1)上述五种物质中:①可用于农业生产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②能相互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若图中乙为HCl,且乙与丁能发生中和反应,则丙为________.(3)若丙为Fe,则甲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0. (5分) (2016九上·黄石期中) 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更好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1)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甲醇(CH4O)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为纯净物(2)水在光、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3)汽油燃烧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是因为________.21. (5分)(2017·信阳模拟)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依据反应伴随的现象为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写出有两种氧化物生成的分解反应的方程式.22. (3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物质X Y Z Q反应前物质质量/g22845反应后物质质量/g待测24014(1)该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2)反应后测得容器中X的质量为________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3. (3分) (2019九上·上蔡期中)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四、综合应用题 (共1题;共10分)24. (10分)(2017·东海模拟)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猜想,请你补充丁同学的猜想。

同学甲:可能是CaCl2和Ca(OH)2;同学乙:可能只有CaCl2;同学丙:可能是CaCl2、HCl和Ca(OH)2 同学丁:可能是________。

你认为该小组同学的猜想中不需做实验就可以否定的是________。

(3)【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4)【反思与拓展】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含有Ca(OH)2,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填序号)a.pH试纸b.铜c.二氧化碳d.氧化铜(5)Ⅲ.取10g烧杯中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同时充分搅拌。

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________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反应完;②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