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清寺

国清寺

国清景区导游词游客朋友们,上午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天台山做客!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寺庙是一座千年古刹,也是一座皇家寺院。

您可以看到这里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国清寺更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佛法精深,源远流长。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教观总持”四个大字,是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王震的手笔。

教指“教理教义”,是佛学的思想真髓,也就是理论,观指“观心观法”,体现佛教的修持方法,也就是实践。

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宗,强调定慧双修,教与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放到我们生活中讲就是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等下我们进入寺院后,请各位要文明游寺,无论您是不是佛教徒都要尊敬佛像,尊重僧人,特别进入佛堂后一定要保持肃静,切勿大声喧哗。

好,各位朋友,这边走,那现在我们踏上的呢就是通往国清寺的主通道:丰干桥了。

丰干桥是为了纪念唐代国清寺高僧丰干和尚而命名的。

关于丰干和尚的事迹呢,我们等下进入国清寺的三圣堂再跟各位细数。

站在桥上呢,大家会发现,这里的水是往西流的。

都说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为何这里的水是往西流的呢?大家过去一点就可以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就刻着一行到此水西流。

一行法师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他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俗名张遂,说张遂可能大家都知道了,就是编写《大衍历》的那一位了。

相传一行法师编写《大衍历》的时候,曾不远千里来到天台国清寺拜师求算。

真诚感动天地,连涧水都为之西流。

“一行到此水西流”,就成了虚心求教的千古佳话。

那实际上是因为这里的夏雨季节,经常会出现我们常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一行到此的时候,刚好碰到北山下暴雨,造成山洪暴发,山洪顺东涧咆哮而下,但是由于涧道狭窄,泄洪不及。

而西涧刚好无雨,水位较低,于是东涧之水便漫向西涧,造成涧水西流的奇观,实际上是因为天气和地理的原因。

那如果是换一种天气,两涧水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两涧水会在丰干桥处汇合,回旋打转,交相激荡,形成天台八大景之一的双涧回澜奇观。

当然要看到这奇观还真得天时地利人和了,不过各位可以在此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

再往前走,大家会看到照壁上“隋代古刹”四个大字。

这几个字是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手笔。

大家不要以为隋是错别字啊,这是隋朝时候的古字。

赵老用古字也是为了体现这是一座始建于隋代的千年古刹,迄今有1400余年历史了。

国清寺是皇家寺院,大家可以看到中间明显有龙的图腾。

大伙现在可以再此留影留念,在桥上或是去石碑那里的朋友要注意安全,不要走太远,小陈去买门票,等下我们就在门口集合。

好,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国清寺了,各位可以看到牌匾上赫然写着“国清讲寺”四个大字。

讲是讲经说法,点出了国清寺是研究教理教义为特色的寺院。

国清寺始建于隋朝,是隋朝杨广根据智者大师意愿修建的,国清二字寓意“国家清平,天下太平”。

国清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青山绿水,名树古木间屹立千年,迎接中外宾客前来观光朝觐。

“古刹著域中创六代盛三唐宗风远播”,“名山传海外倚五峰临二涧胜迹长存”形象地写出了国清寺的历史和环境。

正因为国清寺历史悠久,名树古木丛立,二00一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就请跟随我进寺一探究竟吧。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对石狮子实际上是由整块汉白玉精雕而成。

这是文革时期,国清寺重修时由赵朴初会长亲自从北京选送过来的,非常珍贵,是国家一级文物。

这里是弥勒殿,也就是寺院的山门殿。

由于佛堂重地,禁止喧哗,我要关掉话筒,请各位朋友谅解。

这一尊就是弥勒佛了,一看到笑意盈盈的弥勒佛,我们就会想到一句话:“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那和面容慈祥的弥勒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旁的两大金刚,面目威严,令人顿生肃穆之意。

弥勒以喜相示人,从正面劝导,引导人们一心向善;而金刚则以怒相示人,使人心生畏惧,不敢做坏事,正是遵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意。

那这边呢是韦陀菩萨,据佛经记载,韦陀菩萨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第一个发愿要守护释迦牟尼肉身塔,因此他的位置都是在这里,面对大雄宝殿,直接守卫佛祖释迦牟尼。

平时常去一些寺院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韦陀菩萨的姿势在不同的寺院中各有不同,有的是这样,有的是这样,还有的是这样……不同的姿势代表不同的意思。

那此处韦陀菩萨的姿势就表示本寺是十方丛林,各地来的佛教徒都可以挂单参礼。

因此在以前,云游的和尚来到寺院中,对这位韦陀菩萨是非拜不可的。

那大家看到的这一尊韦陀菩萨像是用青铜铸造外贴真金的明代文物,工艺精美,也是国家级文物精品。

我们继续往前走。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古木参天,都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我们左边的是鼓楼,右边是钟楼。

“晨钟暮鼓”“晨钟暮鼓”,所以寺院里都会有钟鼓。

钟楼底层供奉着地藏菩萨,鼓楼供奉着观音菩萨。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雨花殿,原来也叫天王殿,供奉着四大天王。

国清寺方丈曾在此设坛讲经,讲到精彩处,人们看到天上降下法雨天花,因此更名为雨花殿。

大家跟我进殿参观。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四大天王了,分别是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

为方便记忆,百姓又以他们的兵器重新起了名字,手持宝剑的称“剑无鞘”,手抱琵琶的称“琴无弦”,手拿雨伞的称“伞无骨”,手握蜃的称“龙无鳞”。

民间根据佛经中的说法,取其兵器的谐音就成了现在我们讲的“风调雨顺”。

人民祭拜四大天王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朋友们,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国清寺的主殿:大雄宝殿了。

大家可以看到殿前有两座雕刻精美的青铜宝鼎。

这是在1973年重修国清寺时从北京碧云寺选送过来的,原来有三座,现在还有一个放在国清寺的文物室中。

大殿门口的青铜鼎是乾隆皇帝为母祝寿时文武百官给太后的贺礼,非常的精美,高3.8米,重3.5吨。

原先是一对,我们这里是圣寿无疆,而北京那尊是万寿无疆。

上面雕塑着佛教八宝和三狮戏彩球,惟妙惟肖,技艺高超。

在进入大雄宝殿前,请大家抬头看下大雄宝殿的整体造型。

这是重檐歇山顶皇宫式建筑结构,殿额上大雄宝殿四个字是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家请注意与其它寺院的横写殿额不同,这里殿额是直写的。

去过故宫的朋友肯定知道古时皇宫里的殿额都是直写的,而且周边雕满了龙,这就体现了国清寺的地位,这是一座皇家寺院,规格非常高。

“大雄”的意思是一切无畏的大勇士,也是对释迦牟尼的德称。

进殿后,请大家注意不要喧哗。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位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佛了,慈眉善目,手结定印,正在讲经说法。

这座佛像高6.8米,重13吨,是明代青铜铸成,也是国家级文物珍品。

释迦是古印度的一个种族名称,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原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之后传经授道,感化众多世人。

两边是迦叶和阿难,佛祖的两大得意弟子。

佛祖流传下来的经藏都是由这两位收集整理而成,因此佛经中的首句都是:“如是我闻……”。

现在大家随我往这边走,这两边是十八罗汉,元代楠木雕刻而成,也是稀世珍宝,世上仅此一套,十分珍贵。

这一位是普贤菩萨,那边是文殊菩萨,文殊普贤两位菩萨一位大智,一位大行,与大悲观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齐名。

而他们的道场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也并称天下四大佛教名山。

这边走,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海岛观音,这边是龙女,那边是散财童子。

观音背后的影壁是他的道场普陀山全景。

左上角五峰环绕,一塔高耸的地方就是天台山了。

天台山和普陀山同属一条山脉。

这边是文殊菩萨,刚才有介绍过了。

好,各位朋友,那现在要向大家隆重推出的这一位呢就是这一位降龙罗汉了。

大名鼎鼎的济公就是由这一位罗汉转世的。

相传以前,这尊罗汉是用泥塑的,有一天雷电交加,一阵雷鸣后,这尊降龙罗汉轰然倒塌,没过多久,距此二三里的永宁村李员外的夫人就诞下一子。

李员外中年得子自然是喜出望外,但是这个孩子自一出生后,就大哭不止。

这一日国清寺的方丈路过李员外家,听说员外喜得贵子,便去道贺。

得知孩子大哭不止后,便要求看看孩子。

等看到孩子后,方丈笑呵呵地在孩子的头上摸摸,然后说:“不要哭,不要叫,你的来历我知道。

”说也奇怪,这孩子听了这句话后居然就破涕为笑了。

那这个孩子就是传说中的济公了。

那这个传说呢也是天台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了,具体的细节,大家可以到济公故居去看看。

这里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观看、参拜。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棵梅树是由隋代的国清寺开山祖师章安灌顶大师亲手所栽,故称“隋梅”,距此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国清寺几经兴废,而隋梅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实乃奇迹。

这里的梅亭是大家休息赏梅的好地方,原来这里是一座伽蓝殿,香火非常旺。

后来在重修的时候,为了保护隋梅,便迁至罗汉堂前去。

据说解放前伽蓝殿名声非常大,方圆百里的百姓无论是求子还是祈财,消灾避难还是保佑平安,都来此求拜。

而伽蓝菩萨都是通过托梦来答复大伙,因此这里以前睡满了人,大家都来祈梦。

郭沫若先生游览国清寺时就看到众多善男信女到伽蓝殿祈梦的热闹情景,即兴赋诗一首:“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

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

”各位,这里是由日本僧人修建的碑亭。

“法乳千秋”四个字也是出自赵朴初先生的手笔,寓意佛法如乳汁般滋润天台宗的信众直至千秋万代。

中间“天台智者大师赞颂碑”记载了智者大师的生平事迹。

“日本最澄大师得法灵迹碑”“天台行满座主赠别最澄大师碑”分别记载了最澄大师来天台拜佛求经,之后将天台宗经卷带回日本发扬的事迹。

看这边,隋塔在丛林中屹立。

隋塔始建于隋朝,后被毁,南宋时期重建。

隋塔高59.4米,六面九级,都说七级浮屠,但隋塔是九级,代表了皇家建筑的地位。

原塔是砖木结构,和杭州六和塔造型相似,由于年代久远,木结构毁坏后,留下砖墙。

从这里可以看到三隋胜景:隋塔、隋梅、隋代古刹,从这里取景非常的优美。

看好的朋友请往这边走,这是锡杖泉,相传宋僧普明坐禅于此,因寺内取水不便,以锡杖顿地曰:“此处当有泉”,泉即涌出,故名锡杖泉。

这里就是千手观音殿了。

观音原称观世音,为避唐主李世民的名讳,而更名为观音。

观音也是印度一国家的王子,俗名不眴,后拜释迦牟尼座下,在普陀山悟道成佛。

观音有三十二应身,观音菩萨为了救苦救难,常变幻应身,大家可以看到观音像后面有三十二尊像,称为三十二应身。

现在很多朋友都以为观音是女身,其实不然。

在古代,妇女地位比较低,但又是对佛教最虔诚的人群。

因此在佛教汉化的过程中,观音就慢慢演变成了女性的摸样,更加贴近广大女性教徒。

到现在,观音成为了知名度最高的菩萨,甚至有了“男带观音,女带佛”的说法,可以说佛教汉化过程中,观音是最为成功和与时俱进的一位。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尊佛像是千手观音像,观音因为要救苦救难,非常忙,因此佛祖就赐给了他千手,而且每只手里都有一眼,寓意上看无界,下观六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手托日月,法力无边。

这尊佛像是采用干漆夹苎工艺,这种工艺可以保佛像不开裂,这也是天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二了,前面说过的济公的传说是其一,总共两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