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特征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特征


5、象征寓意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大多通过外在的形式表 达丰富的精神内涵,器以载道,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大到城 市的布局、建筑的开间,小到器物的材质、 造型、色彩以及吉祥图案的立意,无不凝 结着古人的智慧与设计机巧。
6、等级差异
中国古代统治阶层通过法律从材质、形态、 尺度、纹饰、色彩等多方面对器具、服饰等 设计加以严格限定,使古代艺术设计受到种 种制约,服务于不同阶层的设计作品面貌有 别,形象而直观地反映了古代等级制度。这 在器用、服饰等方面表现得最为显著,如商 周时期的礼器、明清两代的补服,皆为不同 阶层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
7、交流与融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民族融 合与文化交往从未中断,自汉代丝绸之路 开通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多民族艺 术融合及中外文化交流成为影响中国艺术 设计面貌的重要因素。
1、因地制宜
在顺应自然条件的前提下,设计制作满足特 定区域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作品,就地取材, 巧于因借。早在原始时期南方的干阑式建筑 与北方的地穴式建筑已体现出这一特征,历 代建筑与园林设计均遵循这一原则,江南的 私家园林与北方的皇家园林则是因地制宜设 计根据材料自身的质地、形态、 色泽、纹理巧为设计,既彰显材料自身的 韵味,又蕴含了艺术的形式美感,如玉器 中的“巧色”,瓷器中的窑变、开片、绞 胎,漆器中的剔犀、剔彩,明式家具等均 是因材施艺设计的结晶。
4、多样统一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东西部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存在明 显的差异,所以,各个时期的中国设计在材料选择、加工手 段、造型样式、装饰题材、色彩取向等诸多方面均存在差异 (唐三彩绚烂华贵,越窑青瓷类冰类玉、邢窑白瓷类银类 雪);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中央集权统治,实行“车 同轨、书同文”的政策,使中国艺术设计既体现出多样性、 包容性,又呈现出统一的风格。在整体与局部、繁与简、曲 与直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追求“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 审美境界。(这些既在建筑的营造法式、服饰等级制度等方 面得到充分体现,又在多子盒、攒盘这类器皿的形态结构、 装饰等方面得到印证。)
3、实用唯美
中国上自帝王下至庶民,各阶层所用的实用 器具、陈设品乃至建筑、服饰等,在满足实 用功能的同时也追求审美价值。由于受到物 质条件的制约,相对而言,下层民众更加关 注产品的实用功能,而上层社会则更为注重 产品的审美趣味。但无论身份地位高低贵贱, 各阶层均努力通过产品的物质形态传达其审 美诉求。宋代官窑青瓷与磁州窑白瓷即有力 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