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人格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人格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人格
有个人小时候成绩很差,初中差点没考上,高一留级,高二退学被迫读军校,后来他却成功地把卡内基培训引进到台湾,成为中文卡内基培训的创办人。

这个人就是黑幼龙。

不只是黑幼龙自己,他培养的4个孩子也一样有传奇色彩。

老大黑立言从小不用父母操心,出于对卡内基的兴趣,在耶鲁大学读完MBA后最终选择继承父亲衣钵;老二黑立国当年考过零分,在商场偷拿手套被抓,经历转变之后,成为美国当地一家医院院长;老三黑立琍小学五年级开始化妆,情感早熟,大学一毕业便与交往多年的男友完婚,放弃美国名校研究所,只为尽早过自己喜欢的家庭主妇生活;老四黑立行兴趣独特,追求完美,曾为圆明星梦奋斗,最终投身设计行业。

最终4个孩子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旁人眼中也算小有成就、令人艳羡,让人不禁想去探寻父母教养他们的秘诀。

如今黑幼龙年过耳顺,他十分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教养子女的心得。

他说:“教育子女就像养花。

父母要沉住气等待子女成长,顺其自然,不要阻碍孩子的发展。

”“慢养”有一个相当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教育的重点是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而不是让孩子“成龙成凤”。

其实,没有哪个父母不期望孩子超越自己,可如果“望子成龙”的目标——比如考入名校,选择热门专业——刚好不是孩子所喜爱的话,父母能不能退到后面,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并真心为他的决定而高兴?近日,笔者就子女教育的相关问题对黑幼龙进行了专访。

成绩不是衡量爱的标准
【父母可以强迫孩子学习,但是除非孩子自己愿意学,否则所有的努
力都徒劳无功。


黑幼龙不介意儿子童年很差的学习成绩,也从来不把自己对人生的期待强加在他们身上,而是让孩子能有机会犯错、反省,然后找到自己的路。

黑幼龙不那么看重学习成绩,这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我不太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

当然,我希望分数高一点儿,但我不会因为分数低就觉得孩子没有希望了,觉得他坏。

因为我当年成绩也不好,但现在也还不错,我很快乐,家庭幸福,同时也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这与我在学校的成绩无关。


黑幼龙的二儿子黑立国在美国读小学二年级时,经常调皮闯祸。

比如,把牛奶倒进除草机的油箱,想知道牛奶能不能代替汽油;拿着火柴,试图点燃路边车子的油箱。

最严重的一次是他在商场偷拿了一双手套被抓。

问他为什么,回答是因为好奇,同学也会在商场拿小东西,但都没有被发现,所以他也想试试。

从小爱玩,心思都不在学习上,所以黑立国成绩一直很差,但偏偏又很好强、好胜,脾气也不太好。

黑幼龙说:“在超市偷手套被抓,这在中国家庭看来是非常令人羞耻的事。

当时,妻子坚持立国没有偷,她愿意把手套的钱付了,但是工作人员不肯,争执到最后还是签了一份文件才得以离开。

妻子在车上情绪爆发,流泪哭喊,但没有发泄到孩子身上。

即使发生了这种事,我跟妻子也不认为他是坏孩子。

他只是因为一时好奇做错事。

父母要问清事实真相,更要做孩子的靠山,要让他知道,父母会支持他,即使他犯错,只要改过,父母对他的爱永远都不会减少!”
黑立国人生的转折点是从加入摔跤队开始的。

摔跤队里大多是黑人,学习成绩都很差。

教练跟队员说,学校规定,参加摔跤队平均成绩至少要
B才行。

黑人队员都反对,说怎么可能达到B!这时教练就说那为什么黑立国可以做到呢?教练的肯定对黑立国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他想要活出在教练心中的样子。

“每当犯错时,父母总是清楚地让我知道:错的是我的行为,而不是我这个人。

父母的耐心和包容,还有从未放弃的态度,让我也从未放弃过自己。

”进入高二,黑立国开始用心读书,而这也使他从高中的摔跤队长变成一名医生,后来成为美国当地一家社区医院的院长。

黑幼龙说:“父母很容易认为孩子成绩差就没希望了。

其实如果做到慢养,这样的孩子将来可能更优秀。

黑立国就是这样。


眼下学习成绩好并不等于日后的成功。

黑幼龙说:“我们给自己画三个圆圈,分别代表兴趣、专长和使命感。

最成功的人,他的这三个圆圈是重合的。

他最喜欢做的事,是他最擅长做的,也是对社会、家庭最有贡献的事。

并不是每个人的三个圆圈都能重合,那就让三个圆圈重叠的部分越多越好。

父母要帮孩子发现他的兴趣所在。

能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很有福气的,反过来说,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就很难成功。


引导孩子当以尊重为前提
【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是“慢养”的出发点。

在“慢养”的概念里,“养”代表了“滋养”。


以开放的态度和孩子们相处,不代表对孩子的教养什么都不做,完全放任。

在美国时,母亲李百龄对孩子的要求很简单,在学业方面完全让他们自由发展,只管他们的行为。

她为孩子定下两个底线:第一不准吸毒,第二不准随便发生性关系。

要让孩子有自主性,是一件非常重要却不容易做到的事。

女儿黑立琍从小学五六年级就爱化妆,一天到晚把所有心思花在化妆上,来吸引男孩的注意。

为了她化妆的事情,父母曾跟她抗争过一段时间,苦口婆心告诉她,自然就是美,还问她的哥哥:“你们觉得立琍这样化妆好看吗?”哥哥们就说:“好丑喔!”结果黑立琍更生气,她说:“哼!你们不懂!”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发现要她不化妆是不可能的了。

有一天母亲告诉黑立琍:“走,我们到药妆店去买化妆品吧!”黑立琍非常惊讶,问为什么?母亲回答:“我自己从不化妆,所以不知道你的化妆品是从哪里买来的,但是我懂药学,知道不好的化妆品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虽然买不起名牌,但至少药妆店的化妆品我还负担得起。

”于是母亲带她到药妆店去买了一些她想要的粉底、睫毛膏、眼影,等等。

后来黑立琍上了大学,她突然再也不化妆了,问她为什么,她只说:“不知道,反正就不想化妆了!”
带黑立琍去药妆店买化妆品的时候,她很沉默。

几年后,她说妈妈带她去买化妆品时,她非常感动,因为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她是真的关心和爱护。

黑立琍还很爱交男朋友。

她总是毫不掩饰地告诉父母,她喜欢哪个男孩,哪个男孩说喜欢她,学校的舞会她想跟哪个男孩跳舞……母亲觉得她交的那些男朋友很怪,可她处于叛逆期,脾气很差,偏说很帅!母亲基本上不干涉她交男朋友,但会很清楚地告诉她底线:不准吸毒,不准随便发生性关系。

黑立琍这样的个性,在一般传统家庭中也许会被全盘否定,觉得她是无药可救的坏孩子,但其实她只是很早就有自己的主见,同时也想获得更多的注意力。

事实上,黑立琍在学校非常活跃,是校学生会副主席,成绩也很好。

有朋友问母亲李百龄,这底线会不会太松了?你怎么知道孩子真的会照做?李百龄认为,信任孩子非常重要,也因为有父母的信任,他们会更诚实而负责任。

让孩子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那么就必须给他们自由选择和承担其结果的机会。


从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专业、学校、职业到选择什么样的伴侣,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他要面临的选择必然越来越多。

如果没有原则和方法,那么众多的选择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自由,而是痛苦。

父母应当教给孩子如何进行选择,而不是替他做决定。

黑幼龙最小的儿子黑立行十二三岁的时候在台北念初中,二哥黑立国和姐姐黑立琍要回美国。

黑幼龙坐在客厅里跟儿子谈,让他自己做选择:是跟着哥哥姐姐去美国,还是留在台北念高中。

黑幼龙很冷静地把两套方案分析给孩子听,如果选择A,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如果选择B,情况会有哪些变化。

他很认真很耐心地跟黑立行谈了很久。

最后黑立行决定跟着哥哥姐姐到美国读书。

黑立行高中毕业时,参演过歌舞剧“国王与我”。

他一演上瘾,想要当明星。

读大学期间他虽然是机械工程专业,但想要当专业演员的欲望从未消失。

大学快毕业时,他再度认真地跟父亲讨论自己的决定。

黑幼龙不忍浇他冷水,也认为年轻人都有追逐自己梦想的权利,所以建议他,用一年时间好好去闯,如果没有成果,再决定要做什么。

他学发声、学表演,黑幼龙也尽力帮他圆梦——拜访中影的经理,和影星张艾嘉见面,甚至征询导演吴宇森的意见。

一年后,黑立行决定放弃明星梦,回到斯坦福大学机
械研究所学习。

黑幼龙说:“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的过程中,会不会吃亏?是不是交了坏朋友?或是会不会受到诱惑?像黑立国曾经交了不少坏朋友,黑立琍也一样,但这要回到原来的论点,你是要让他尝试一下,受了罪、吃了亏,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这辈子要不要跟这样的朋友在一起,还是要把孩子保护起来免受诱惑?我认为就算孩子成长的时候你拼命保护他,以后还是要面对这些问题。

工作以后,他可能会因为缺乏思考、缺乏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历练,而遭受更大的挫折。


父母还应当明白,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这个目标与父母的目标重合的几率很低。

把这点想清楚,父母才不至于盲目指责孩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