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座号得分
初三政治重要知识点归(填空)
1、责任就
是。
2、责任产生于。
3、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4、承担责任的意义在于。
5、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有共有的情感。
6、关爱集体我要做到自觉维护的荣誉和利益,服从的安排,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在集体中,善于团结他人。
7、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承担责任、承担责任、承担责任。
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8、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要做
到;
;
;。
9、当今世界,中国是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一
个、、的大国,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但我国还属于发
展中国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10、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11、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比较低;、
还不够高;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1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阶段,从上世纪期算起,至少需要一
百年时间。
13、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
盾:。
14、国家根本任
务:。
15、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是:,
即以为中心,坚持坚持
16、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
1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是:
20、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
义务和责任,就要尊重各民族
的、、。
21、是党和国家为完成最终统一大业制定的基本方针。
“一个中国”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香港、澳门的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3、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要走向世界,坚持
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4、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2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是:。
26、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行,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27、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遏制,部分地区。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28、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29、在人类发展史上,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30、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
是。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1、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创新和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32、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33、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我国自然资源大,
多,但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损失、浪费严重。
34、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都是问题。
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形势,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35、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它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6、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37、我国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它包括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
38、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力、力和力中。
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3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其和
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40、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1、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
上、、战胜强敌、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42、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其具体体现,如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有
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有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43、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如: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精神等。
44、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5、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46、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47、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执法必
严,。
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
48、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49、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
50、青少年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51、公民行使监督权时,要在内正确行使,应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52、最高理想是。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5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54、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和。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5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的、不全面的、
的小康。
56、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5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精神。
58、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59、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的机会。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获取知识。
60、我国现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是:。
6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是:。
6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63、先进文化就是面向、面向、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6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给自己一份信心,创造精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