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课件

机械原理课件


2.
二、螺纹联接的防松
1. 防松的必要性 在静载荷下,螺纹联接能满足自锁条件:导程角 小于当量摩擦角。 在冲击、振动和变载荷作用下,或当温度变化较 大时,联接有可能松动,甚至松开,容易发生事故。 所以,在设计螺纹联接时,必须考虑防松问题。
2. 防松的根本问题 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 动。
2. 受力最大螺栓工作拉力Fmax(上边螺栓FI)
Q 2589 F1 =1299 (N) Q力引起 Z 2 mrmax ml 430 2= =1720 (N) m力矩引起 F2= 2 2 2 r1 r2 ... rz 2l 0.25 FI=F1 F2 1299 1720 =3019 (N) Fmax=FI=3019 (N)
机 械 设 计
(螺纹联接)
主讲人:闻岩
第二章 螺纹联接
§ 2-1 联接类型和螺纹联接简介 § 2-2 螺纹联接的拧紧和防松
§ 2-3 螺纹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2-4 单个螺栓强度计算 §2-5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螺纹联接设计实例
§ 2-1 联接类型和螺纹联接简介
螺纹连接联接类型
螺纹联接应用简介
以上三点都与预紧力密切相关,所以采用前一个包含 预紧力的公式计算F0更加直接方便。
因此,设计步骤应该:
1、按螺栓组受力分析,计算出受力最大螺栓的工作载荷 Fmax。
2、按照上述的螺栓组联接的三种失效形式求得预紧力F′。 3、按照下面公式求得螺栓总拉力。 C1
F0=F'
dc
C1 C2
4 1.3F 0 πσ
b、关于残余预紧力
其中F″称为残余预力,由不离缝条件来确定.
不离缝条件为残余预紧力F″>0。考虑到可靠性,余 预紧力F″具体取值如下:
当工作载荷F不变时:
F″=(0.2~0.6)F 当工作载荷F变化时: F″=(0.6~1.0)F 对于压力容器:
F″=(1.5~1.8)F
c、关于应力幅
当工作拉力F为动载荷(0~F~0~F)时,螺栓所受总 拉力是变化的( F′~ F0 ~F′~ F0)。拉力变化的幅度称为 拉力幅Fa,由图可知Fa计算公式如下
查手册:取M18螺栓或者取M20螺栓
M18螺栓: d=18mm d =16.376mm 16.16mm 1 d 2 17.026mm P 2.5mm
M 20螺栓: d=20mm d =17.294mm 16.16mm 1 d 2 18.376mm P 2.5mm
4. 各螺栓预紧力相同
二、 受拉螺栓组联接受力分 析
1. 受拉螺栓组联接承受横向力
2. 受拉螺栓组联接承受旋转力矩
动画模拟 注意:横向力和旋转力矩对于螺栓联接而言均属横向载荷, 在横向载荷作用下,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有如下特点:
(1)联接是靠摩擦力传递载荷,预紧力由不滑移条件来确定;
(2) 各螺栓受力相等,均为预紧力,而且加载前后保持不变。
五、 校核挤压强度(有m时)
ZF' m Q σB σ pmax= σ AJ W AJ [S] P
计算略
六、 校核应力幅(变载荷时)
C1 2F σ a= σa 2 C1 C 2 πd c
工作过程模拟 力—变形关系
a. 松联接
b. 只受预紧力
c. 预紧力和工作载 荷联合作用
2. 改善办法(减小螺距差)
(1)采用环槽螺 母或者悬置螺母; 使得螺杆和螺母 均受拉
(2)采用内斜螺 母;减小受力大 螺牙的刚度,将 力转移到原来受 力小的螺牙上.
(3)采用低弹性 模量螺母或者钢 丝螺套。
二、避免附加弯曲应力
螺纹牙根对弯曲很敏感,弯曲应力对螺纹联接最 具破坏性。 1、 改善措施: (1) 支承面平整 (2) 避免偏心载荷 。 2、具体方法如下
强度公式
预紧力和工作载荷联合作用的紧螺栓强度条件为:
(考虑工作状态下的补 充拧紧)
(工作载荷F变化 时使用)
一、 改善螺纹牙间载荷分布
1. 螺纹牙间载荷分布的不均匀性. 螺杆和螺母拧紧后,螺杆受拉,螺距增加;而螺母 受压,螺距减小,造成一定的螺距差。 这种螺距差在螺杆与螺母开始旋合的第一圈最大,以 后各圈迅速减小,造成第一圈螺纹受力最大,以后各圈螺 纹受力迅速减小,8~10圈以后螺纹牙几乎不受力。 这就是螺纹牙间载荷分布的不均匀性。过程模拟 由模拟过程可见,增加螺母的高度,对于提高螺纹联 接强度并无效果。
二、 螺栓联接组失效计算(求预紧力F′)
(1)不离缝条件
FI " (0.2 ~ 0.6)Fmax 0.4Fmax C2 C2 F' FI " Fmax (0.4 )Fmax C1 C2 C1 C2 ①
(2)不滑移条件
μ (FI " FII "... Fz ") Kf R μ (FI " FII ") Kf R C2 C2 FI "=F ' FI=F' (F1 F2) C1 C 2 C1 C 2 C2 C2 FII "=F' FII=F' (F1 F2) C1 C 2 C1 C 2 C2 C2 FI " FII "=2F'2 F1=Z(F' F1) (Z=2) C1 C 2 C1 C 2 (与m产生的F2无关) F'= Kf R C2 F1 μ Z C1 C 2 ②
设计分析:在螺栓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被联接零件的受载荷 方式,选取适当的螺栓类型,然后根据被联接件的尺寸和形状, 设计螺栓的个数和分布形式。对于此螺栓组,由于受倾斜方向 的拉力,既有轴向力又有径向力,因此采用受拉螺栓,其螺栓 直径设计公式如下:
4 1.3F 0 dc π σ
公式中,螺栓的许用拉应力[σ] 通过查表得到;受力最大螺栓 的总拉力为F0 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计算公式为:
二、 受剪螺栓
动画模拟
三、 受拉螺栓
1. 松螺栓
dc 当量直径
2. 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
工作过程模拟 力力—变形关系图,可知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0、 预紧力F′、残余预紧力F″和工作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下:
式中
C1——螺栓刚度; C2——被联接件刚度; C1/(C1+C2)——相对刚度系数。
4 F dc π σ
4 1.3F' dc π σ
4 1.3F 0 dc π σ
思考题
思考题
思考题
思考题
思考题
请见实例
实例
动画模拟
实例
播放
F
4、利用单个螺栓强度公式求得螺栓直径。
1. 力系简化
一、螺栓组联接受力分析(求Fmax)
Q=P cosα 3000 cos30=2589 (N) R=Psinα 3000 sin30= 1500 (N) m=RA QB 1500 0.2 2589 0.05 =430 (N m)
三、减少应力集中
(1) 增加螺纹牙根圆角半径; (2)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
四、 减小应力幅
当最大应力一定时,减小应力幅,可以提高螺 纹联接的疲劳强度。 由应力幅的计算公式:
可知:减小螺栓刚度C1或者增加被联接件刚度 C2可以减小应力幅。
减小螺栓刚度C1或者增加被联接件刚度C2可以减小 应力幅。由螺栓联接的力——变形关系图也可以说明这 一点。
取F′=8539N
三、 螺栓总拉力F0的计算
C1 F0=F' Fmax=8539 0.2 3019 =9143N C1 C2
四、螺栓参数确定
4 1.3F 4 1.3 9143 3 0 dc = = 16.1610 m= 16.16mm 6 πσ 3.14 5810
§2-4 单个螺栓强度计算
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受剪螺栓强度计算
受拉螺栓强度计算
一、 螺栓联接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1、受剪螺栓 其失效形式为 螺栓杆的剪断;栓 杆或被联接件孔接 触表面的的挤压破 坏。因此其计算准 则为:
[ ]
jy [ jy]
2、受拉螺栓
其失效形式为螺栓杆的断裂或 塑性变形,以及栓杆疲劳断裂。 因此其计算准则为:
一、联接类型
螺纹联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螺栓联接
双头螺柱联接
螺钉联接 紧定螺钉联接
二、螺纹联接应用简介
轿车
机床
摩托车
飞机机翼
发动机气缸
化工管道
自行车
锁紧螺母
汽车轮胎
§ 2-2 螺纹联接的拧紧和防松
1.拧紧的目的.
一、螺纹联接的拧紧
螺纹联接拧紧能增强联接的刚性,增加紧密性 和提高防松能力。对于受拉螺栓联接,还可以提 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对于受剪螺栓联接,有利于 增大联接的摩擦力。
表2-5 表2-4 表2-5 σs 240 [σ ] 58MP a [ S ] s 4.15 Q235 性能等级4.6 σ B=400MP a、 σ s=240MP a 2200k m [S ]s= =4.15 2 -7 900 -(700000 -F0) 10 (普通钢k m=1、F0=9143N、不控制预紧力)
3. 受拉螺栓组联接承受轴向力
4. 受拉螺栓组联接承受翻转力矩
动画模拟
三、受剪螺栓组联接受力分析
受剪螺栓组联接是靠螺栓受剪以及被联接件和 螺栓之间的相互挤压传递载荷。 1. 受剪螺栓组联接承受横向力
动画模拟
2. 受剪螺栓组联接承受旋转力矩
动画模拟


上述各种螺栓组联接所受的工作载荷可以理解为 “标准受力状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 非“标准状态”,因此,需要进行工作载荷的分解, 把作用在螺栓组上的实际工作载荷分解成若干“标准 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单个螺栓处受力的合 成。 (见若干实例)
相关主题